離婚與分裂,兼說英國脫歐
文章來源: 飛雲2016-06-25 19:34:39

就象一對新人結合,夫妻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必須“門當戶對”,必須有起碼的價值觀認同才能維係這個家庭。否則認知迥異,互不相讓,難以溝通。結果要麽婚姻痛苦、貌合神離,要麽離婚分手。在共同價值觀基礎之上,夫妻當然還是會有差異,難免摩擦、妥協、體諒;同時需要讓渡一定的個人自由,這是正常的。

朋 友圈也是一樣,大家基於共同的價值觀基礎來交往,有的圈子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合作。在密切的朋友圈內,需要讓渡一定的個體自由,就是俗話說的:“成人不自 在,自在不成人”。圈子越大,多樣性越多,需要讓渡的自由也就越多,矛盾也就越多。因此朋友圈需要區別對待:合得來的關係密切。不太合得來的,則距離產生美,尚可交往。合不來又靠太近則矛盾頻出,枝節橫生,最後說不定拳腳相向,反而轉為敵對。

國家內部,及國家之間又何嚐不是如此?

日不落帝國創造了如今世界的文明體係,和其他英語國家,特別是美國一道維係著這個體係。英美文明體係的基礎,毫無疑問是聖經價值觀。

而英國(保守黨與工黨)及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兩黨好像夫妻輪流競爭做“家長”需要有共同價值觀認知。歐盟、北約則如朋友圈,基於相似價值觀、共同利益協調合作多年。

如 今,正如飛雲在過去文章中一再提到過的:歐洲左派、美國民主黨自由派長期占據“政治正確”製高點、占據媒體宣傳優勢;歐洲、美國保守派則節節敗退,不僅不 敢按照聖經價值觀行事,反而時時迎合自由派,處處討好自由派選民,以至於歐洲、美國都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保守派”。在這樣的境況下,歐洲、美國大幅度左 傾化,“文化多元”侵蝕著歐洲、美國的文明基礎,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

在這樣的時刻,作為歐洲曆史上曾經最有智慧的英國,帶著他們最後的一點 智慧“尾巴”,決計離開歐洲。離開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英國為了照顧歐盟“朋友圈”讓渡了太多的自由。自己的事情,自己無法做主。明知對國家有危害,但囿 於歐盟協議卻不得不執行。第二,事實上是在歐盟內部搞殺富濟貧。以希臘為例,支出不受節製,工作時間短且散漫,退休待遇、福利爆棚。誰來買單?可不可以持 續?第三,歐洲人的懶惰,導致大量中東,非洲移民湧入做工。加上歐洲、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敗形成戰亂、民眾蟻竄而任其發展形成“難民”。在這些移民及難民當 中,甚至包括講正宗英國腔英語的二代移民當中,因為其信仰與西方無法兼容,於是在ISIS的崛起帶領下,出現了大量屠殺無辜民眾的恐怖攻擊,死傷慘重。

於是英國退出了!這樣他們將可以有自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代價是短期的經濟損失乃至衰退,英鎊的貶值。

未來的英國怎麽樣?不會太好,大英帝國很難再有輝煌。因為,不兼容移民的人口數量將決定英國的命運。對此英國無能為力。即便“極端”如荷蘭“極右”的建議,也不過是花錢遣送中東“難民”。對那些指數增長的、與英國文化、信仰不兼容的“公民”人口,英國怎麽辦?毫無辦法。

有一則伊索寓言說:河流中漂蕩著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罐,另一個是銅罐。 陶罐對銅罐說:

“請離我遠一點,別靠近我,因為隻要你輕輕地碰我一下,我就會被碰碎的”

陶 罐英國埋在地下千年可以完整,銅罐在地下很快會腐蝕得無影無蹤。但是它們不能在一起同行,它們不兼容。可惜這倆罐子已經密切地挨在一起不能分開。注重契約 精神的英國人,一定被對手用契約玩死。唯一可以值得欣慰的是:脫歐使得英國比歐洲大陸的法國、德國得以多苟延殘喘一陣子。僅此而已!



美國,情況比歐洲好很多。但是兩黨分歧越來越大,乃至兩黨與美國多數民眾也大為脫節。本質上就是美國左派為代表的“文化多元”與美國傳統聖經價值觀出現了不可調和的嚴重對立。



在上次大選結束後的2012年底,飛雲曾著文認為美國價值觀的長期巨大分歧將會引起美國的分裂,結果很快美國就出乎預料地即刻出現了80萬人聯署獨立。四年後的今天,在奧巴馬不懈的努力下,美國的裂痕進一步急速擴大,達到了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



如果早一年公投,因為做夢人的數量還比較多,英國一定還會留在歐盟許多年,形成絕對潰敗的局麵完全不可收拾。晚一些年公投,則人口逆轉及左傾化加劇也會使得公投失敗。換句話說,英國公投正當其時,恰到好處。

此 次大選,川普的“常識”突破了政治正確,突破了“文化多元”,他的理念喚醒了美國敢怒而不敢言的大多數。這次選舉,與英國脫歐意義相近,重要性卻不可同日 而語。好有一比的是:四年前川普還是一個“笑話”,因為奧巴馬的危害尚未達到使人痛徹心肺的地步,多數人尚在夢中。這一次對美國來說也是正當其時,故此川 普必勝,上帝保佑美國。

如若川普失利,意味著美國多數人口寧可選擇盜賊,也不要耶穌;意味著美國繼續左傾化;意味著自由派大法官全麵占據美國並且可以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惡解憲法和法律。

美國就此走向不可逆轉的分裂。因為價值觀對立,“離婚”將難以避免,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