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草書《早朝詩》
文章來源: 尹思泉2016-02-05 07:45:14

 

董其昌書法上有“邢張米董”之稱,即把他與臨邑邢侗、晉江張瑞圖、須天米鍾並列。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

 

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征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劄,流布人間,爭購寶之。”(《明史·文苑傳》)。

 

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書為宗法,備加推崇、偏愛,甚而親臨手摹董書,常列於座右,晨夕觀賞。董其昌此卷,以尖利秀勁之筆,鼓努俊發之勢,迅筆疾掃一氣嗬成,在懷素之外別具一種秀朗峭拔的風神,舒展淳雅的韻味,自是佳作。

 

 

釋文:

早朝詩。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雲裏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春瑣,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自惹禦爐香。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來源:書法)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