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奶奶和堂姑(中)
文章來源: 小泥山2009-02-07 20:45:50

英姑姑性格開朗樂觀,但命運卻時不時地和她過不去。她的大女婿,剛改革開放的那幾年,因為幫助省城一個較大的企業提高了經濟效益而提升為副廠長,正當風華正茂時,患癌症去世。幾年之後,她小兒子騎摩托車出車禍去世。我不能想象姑姑是如何走過那些艱難日子的。


四年前,我回國見到英姑姑,已經做了太外婆的她,與時俱進加入“拇指一族”,學會了發手機短信,盡管用的是孩子們淘汰的手機,但在老人家的圈子裏,算得上是很時髦的了。身上的衣服,腳上的鞋子,看著都很精神。

姑父是學化工的,因為做過某種油漆的實驗,得了一種血液病,前些年總是要上醫院去“換血”。 姑姑因為腰椎間盤突出,也做過手術。為了照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的父母,他們的大兒子,我的維表哥把原來買的新公寓賣了,換了個有電梯的二手公寓。 零七年回國過春節我去看了看。房子的廳特別大,裝修得很大氣。因為表哥表嫂工作都很忙,為了省事,把賣主的客廳裏的家具全部買了下來。那天和姑姑說著話,她從客廳的沙發縫裏,摸到了幾塊碎餅幹,笑著說:“這是免費的夾帶。前些日子還摸到了硬幣若幹,還要繼續摸,要是能摸個戒指寶石之類的,那就賺大了。”

表哥的兒子在美國讀書。家裏四口人。唯一的帶陽台大臥室,由姑姑姑父住。二個小臥室,一間作書房,一間表哥表嫂住。姑姑說,她和姑父本不肯住大房間,但表哥表嫂堅持要讓,說老人成天在家呆著,應該住大的。“每次家裏來人看房子,我都要不好意思一番,唉”。姑姑歎著氣說。有這麽孝順的兒子兒媳,我真為姑姑高興。

維表哥是英姑姑第二個孩子,比我大十一歲,他就是當年我爺爺給買糯米飯的那孩子。因為文革耽誤了,高中都沒讀。後來在一個工廠當司機,但平時喜歡看雜書。他妻子華是中學數學教師。他們結婚後,在華表嫂的鼓勵和支持下,表哥上夜大,學法律,成了省城較早的一批律師之一。我去墨汁叔叔家時,英姑姑帶著的小孫子,就是他們的兒子,那時可能是他們最艱難的時候。

九十年代後,表哥成了成功人士。九六年元旦我回國,他們已經買了商品房,在我們那個不太發達的省城裏,算是較早富起來的工薪階層。他們的兒子讀書一直很優秀,上了國內最好的大學,然後出國是靠他自己,拿的全額獎學金,並沒讓父母花錢。

說起維表哥和華表嫂,有件趣事值得一提。我二舅的大兒子奇,是個醫生。奇表哥結婚時,正好我爸爸在省城開會(我家下放之後,沒能搬回省城)。爸爸去看英姑姑,說起某日要去喝喜酒。英姑姑說,同一天,我也要去喝喜酒,我媳婦華的妹妹玉要結婚。兩下一說,原來,華表嫂的妹妹嫁的就是我的奇表哥。這下可把大家給樂壞了,親上加親。要不是我爸正好趕上,還不知何時才能知道,我姑姑家的表哥和舅舅家的表哥娶的竟然是一對親姐妹。真可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們啊!

記得奇表哥剛剛和玉剛談戀愛時,我二舅提到過,玉各方麵都不錯,就是有點嬌氣,是家裏最小的嬌嬌女,身體也挺弱的樣子。二舅還說:“她的姐姐相當不錯,我見過一次,實實在在,落落大方,一定是個賢妻良母”。當然,他說這話時,並不知道,那個好媳婦兒,落在了我英姑姑家。現在二十幾年過去,還真要佩服我二舅當年的眼力,華表嫂不僅是個賢妻良母,還是個公認的好媳婦。當然,好的婆媳關係,應該不是單方麵的,一定也要歸功於英姑姑的吃苦耐勞,開朗豁達。

零七年春節後不久,姑父病故。失去相濡以沫五十多年的老伴,姑姑又遭人生一劫。令人欣慰的是姑姑挺過來了。幾天前,我打電話給她拜年時,她依然談笑風生,身體雖然不如從前,心還是年輕的。我問她學什麽新鮮東西嗎,她說:“上網了,弄了個QQ,正在聯絡你爸媽,你滿姑姑和湘姑姑,大家都上網,打字大家都慢,反正誰也別嫌棄誰,好玩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