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下)
文章來源: 小泥山2008-12-21 07:29:16

我的記憶中,外婆一共來了我家三次:一次是在小泥山,媽媽生病被抬下山的那次。大舅和外婆來到泥公社看望住在醫院的媽媽。後來媽媽康複回家,把外婆帶上了山,住了十來天。外婆六十多歲,爬那一趟山,腰酸腿疼好多天,但全家人都特別高興,尤其是我媽。

第二次,是在銀鄉。奶奶有事回老家,外婆就來銀鄉住了幾天。和奶奶不同,外婆不識字,自己也從未出過門。思女心切的她,冒了一回大險。舅舅送她上了來泥縣城的車。然後她買了票換了來泥公社的車。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她要來,也沒接她。她自己拿著個信封,一路問到銀鄉小學,突然就出現在我們家。那是個夏天,她老人家腳上居然穿的是一雙海綿拖鞋。那幾天,媽媽和外婆都是喜氣洋洋的。我那時已經懂點事。聽見外婆總感歎。和女兒住在一起有多麽舒心。自己的媳婦(二舅媽)是多麽刻薄小氣。

有一天,家裏養的雞吃了農藥,奄奄一息的樣子,外婆和媽媽給那雞實施搶救。一個扒開雞嘴巴,一個往雞嘴裏倒菜油。一不小心,灑掉了不少油。記得外婆對媽媽說,哎呀,浪費這麽多油,好在你婆婆不在,不然,她要心痛得不得了。說完兩人相視而笑,一臉小孩子做了壞事,逃過大人監管的僥幸。我這個真正的小孩子在邊上看著,覺得她倆真有趣。

第三次外婆來,我們已經結束下放,住在一個小城市裏。那次奶奶也在。媽媽和外婆沒有在銀鄉的那次相聚那麽自在。不過,外婆依然感歎,她真想和女兒同住,但又表示,你家是有奶奶的,兩個老人住一起,不合適。記得媽媽說,你要是願意來,也不是不可以的,隻是,你真舍得你兒子孫子孫女,你能放心你的大兒子和大孫女嗎?外婆沒住幾天就依依不舍回省城去了。

我長大些後,媽媽給外婆的信,經常會給我看。幾乎每次媽媽都要給二舅媽做一段思想工作。從外婆的嘴裏,我認定二舅媽是個壞蛋,不講理的人,但媽媽總是比較客觀地說,外婆也有缺點,外婆買菜總要買點新鮮剛剛上市的菜,價錢比較貴。家裏來了客人,外婆也總巴不得盡情招待,做上一桌子好吃的才滿意,但家裏經濟條件有限。你大舅隻顧自己瀟灑,本來他接過老娘,帶著女兒,自己過,也會少很多矛盾,但他不樂意,所以,大舅也是有責任的。

我越大,越發現外婆和奶奶確實大不相同。她自己有零花錢。這錢經常是和二舅媽吵架的導火線,但也給外婆帶來了很大的快樂。記得我們每次回省城,外婆總要帶大家上街吃小籠包子。離開時要買薩其馬讓我們帶走。每次還總要做她的招牌菜,粉蒸肉。大家吃得高興,外婆就特別滿足。

有一回,家裏吃茄子,爸爸神神秘秘的說,“今天的茄子很好吃,不過,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茄子,你們知道是哪回?”我自然不知,隻見媽媽在一邊微笑。原來,那是爸爸第一次見外婆的時候。當年爸爸在外地工作,回老家和媽媽談戀愛逛馬路,那正值困難時期,街上的餐館裏,隻有粉絲炒雞蛋,雞蛋炒粉絲,幾頓下來,媽媽都吃膩了。然後,媽媽就說,我們回家吃吧!

“毛腳女婿”,第一次上門,連招呼都沒打,當年的老爸老媽真不講究,我敢肯定,老爸連禮物都沒買。好在外婆不在乎,隻是急壞了,家裏沒好菜啊,隻有茄子!爸爸說好啊,我喜歡茄子(媽媽不吃茄子,不過,那天,肯定是沒人在乎她了)。於是外婆使出渾身解數,起碼用了二兩油,做了一盤爸爸認為一輩子最好吃的油燜茄子。

外婆還有一件特逗的事。一天,她對大家說,我們要買點好菜,舍得吃,舍得用。最近廣播裏不是總在說,要“闊吃闊用”嗎!孫子孫女們都糊塗了,廣播裏 , 闊吃闊用?弄了半天,原來是廣播裏說要“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呢!嗬嗬,“闊吃闊用”後來就成為我家的外婆語錄了!

三舅和小舅結婚都很晚。三舅的大女兒七二年出生,外婆已經六十七歲了。當時,大舅,二舅和我媽作主,不讓外婆帶三舅和小舅的孩子(共五個),因為外婆身體雖然沒什麽病,但一直體質很弱,而且特別嗜睡。這樣,暮年的外婆總算是享了幾年清福。

改革開放之後,二舅家裏生活好了很多。二舅媽和外婆的矛盾就緩和多了,加上孩子們都大了。這些孫子孫女們都會想法勸架,爭吵越來越少。孫輩們都很孝敬貼心,周末大家相聚,總是逗得老人家開開心心的,還有了兩個重孫子。二舅媽後來吃齋念佛,成了一個真正的慈祥老奶奶。

八八年夏天,本來身體不錯的外婆半夜做夢,從床上摔了下來。肋骨斷了幾根,送到醫院幾個小時之後,搶救無效去世,享年八十三歲。

外婆去世,非常突然,誰也沒有思想準備。我的一個表哥(她的第四個孫子)當時正在外地出差。那時沒有手機,大家都忙亂得很,也就沒有花大力去通知他。沒想到,開追悼會那天,表哥居然鬼使神差地回了家。他說,頭一天他不知怎麽就覺得家裏奶奶有事,心裏很不得勁,於是決定提前返家。聽說外婆是從不信鬼信神的,我也一樣,但這事有點太蹊蹺,特此記上一筆。

不知是不是真有另一個世界,不過,我還是想對外婆說上一聲,外婆安息!祝您在另一個世界,闊吃闊用,永無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