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的部分著名歌曲介紹
文章來源: 英台2012-04-17 08:08:31
http://blog.donews.com/oldland/archive/2007/10/08/1217346.aspx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大陸的歌曲走上了與港台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那是一個痛斥萬惡舊社會、歌頌偉大中國共產黨的時代,從此中國大陸的人民都擁有了一個革命歌曲的火紅記憶。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升起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高高飄揚,廣場上的一個青年作曲家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叫王莘,1918年10月26日出生江蘇無錫,1935年受“一二·九運動”影響,在上海、寧波等地參加抗日救亡歌詠運動,組織上海、寧波抗日救亡流動宣傳隊,王莘時任隊長。“七七事變”之後,赴西北參加抗日隊伍,1938年冬考入陝北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係,師從冼星海,並參加了《黃河大合唱》的首演。畢業後,王莘到華北聯合大學文藝部任教,並在群眾劇社從事革命文藝的教育和創作工作。

  1950年國慶前夕,王莘再次來到北京時,正遇到人們在布置天安門廣場。隻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鑼鼓喧天、鮮花如海,一派熱鬧景象。天安門城樓上,工人們正在懸掛大紅宮燈,一隊隊少年兒童敲鼓吹號,邁著整齊的步伐練隊,準備接受國慶檢閱。麵對這一切,王莘禁不住心潮起伏,感慨萬千。傍晚,在返回天津的列車上,白天的畫麵和聲音再次在腦海裏翻滾激蕩,醞釀了一年的感情終於迸發出了創作靈感。王莘趕快拿出筆,不一會兒,生動鮮明的歌詞、雄壯有力的旋律就流淌出來。列車抵達天津,王莘一口氣跑回家中,直奔鋼琴,反複試奏,邊彈邊寫,直到東方露出魚肚白,《歌唱祖國》的三段歌曲全部創作完成。

歌唱祖國
王莘詞曲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麽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親愛的家鄉,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麽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我們勤勞,我們勇敢,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
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們愛和平,我們愛家鄉,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死亡。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麽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東方太陽,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國正在成長。
我們領袖毛澤東,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我們的生活天天向上,我們的前途萬丈光芒。

  在《歌唱祖國》中,王莘獨具匠心地采用了歐洲凱旋式進行曲的模式,並與中國民族音樂風格中的頌歌模式相結合,集中體現了中國各族人民讚美和歌頌自己的祖國、建設社會主義祖國這一濃烈的時代氣息。歌曲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以景襯情、以情感人;既有深度的藝術開鑿又簡潔上口,好唱易背,達到了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歌曲寫成之後,立刻受到各界群眾的好評。1951年9月12日,周恩來親自簽發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國廣泛傳唱《歌唱祖國》。9月15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首次刊登發表了《歌唱祖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立即邀請中央歌舞團合唱隊錄音,並灌製了唱片發行。此後在重大慶典的時候,常常會奏響《歌唱祖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這首歌的地位僅次於《義勇軍進行曲》,相當於第二國歌。

  在嘹亮的紅色革命歌聲中,誕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歌唱家,其中最傑出的就是郭蘭英。郭蘭英1930年12月出生於山西平遙,六歲學唱山西中路梆子,七歲在太原開化寺戲園登台,十一歲隨戲班到太原市演出,十四歲在河北張家口掛頭牌。1946年秋,郭蘭英離開戲曲團,參加華北聯和大學文工團,開始從事新歌劇事業,演出秧歌劇《王大娘趕集》、《夫妻識字》和《兄妹開荒》等。1947年,加入華北聯大戲劇係邊學習邊參加演出;1948年8月,轉入華北大學文工一團,同年在石家莊首次演出歌劇《白毛女》獲得成功。1949年4月,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了在匈牙利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以演唱《婦女自由歌》獲獎。

  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時候,由於日軍多次對根據地圍剿掃蕩,抗戰後方的物資奇缺。1941年春,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內,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1943年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看到三五九旅的豐碩建設成果,向戰士們獻上了新編的秧歌舞《桃花籃》,《南泥灣》就是其中的一段插曲。在抗戰時期,《南泥灣》就唱遍了陝甘寧邊區,後來郭蘭英更把歌曲詮釋得淋漓盡致,將它唱響到全國各地。

南泥灣
賀敬之詞,馬克曲,郭蘭英唱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來好風光,好地方來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當年的南泥灣,到處呀是荒山,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戰鬥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1958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創作了歌劇《洪湖赤衛隊》,講述的是洪湖赤衛隊黨支部書記韓英與土豪彭霸天鬥智鬥勇、最終粉碎敵人圍剿的故事。1959年10月,歌劇《洪湖赤衛隊》作為湖北省向國慶十周年獻禮劇目首次進京演出,並一炮打響。1961年,根據歌劇改編的同名電影放映後,影響力空前巨大,並獲得同年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音樂獎。劇中的主要唱段《洪湖水,浪打浪》、《沒有眼淚,沒有悲傷》、《看天下勞苦大眾都解放》等都成為民族歌劇的經典之作,歌劇裏的唱段由王玉珍演唱,電影裏的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則由郭蘭英演唱。

洪湖水浪打浪
佚名詞,張敬安/歐陽謙叔曲,郭蘭英唱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
晚上回來、魚滿艙,啊~~~啊
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帆稻穀香。
人人都說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魚米鄉,啊~~~啊

洪湖水呀,長呀嘛長又長啊,
太陽一出,閃呀嘛閃金光啊。
共產黨的恩情,比那東海深。
漁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強,啊~~~啊

  郭蘭英主演的歌劇《劉胡蘭》、《春雷》、《紅霞》、《小二黑結婚》等,創造了劉胡蘭、喜兒、小芹等一係列生動藝術形象,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郭蘭英嗓音甜美,音域寬闊,吐字清晰,行腔富於韻味,具有濃鬱的中國民族歌唱特色。她演唱的歌曲除了流傳很廣的《南泥灣》和《洪湖水,浪打浪》,還有《繡金匾》、《翻身道情》、《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八月十五月兒明》、《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其中著名的還有《我的祖國》(1956年電影《上甘嶺》插曲)和《人說山西好風光》(1963年電影《我們村裏的年輕人》續集插曲)。

人說山西好風光
喬羽詞,張棣昌曲,郭蘭英唱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呂梁。
站那高處,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水呀,嘩啦啦啦流過我小村旁。
杏花村裏開杏花,兒女正當好年華。
男兒不怕千般苦,女兒能繡萬種花。
人有那誌氣永不老,你看那白發婆婆,
挺起那腰板,也像十七、八。

  由於中國大陸的特殊環境,唱片業很長時間內不能正常發展,歌曲多是作為電影插曲的形式出現的。在五十年代,走紅的電影歌曲有:《讓我們蕩起雙槳》(1955年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我的祖國》(1956年電影《上甘嶺》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1956年電影《鐵道遊擊隊》插曲)、《九九豔陽天》(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插曲)、《小燕子》(1957年電影《護士日記》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見抗戰詩歌卷。

讓我們蕩起雙槳
喬羽詞,劉熾曲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麵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麵吹來了涼爽的風。

紅領巾迎著太陽,陽光灑在海麵上。
水中魚兒望著我們,悄悄地聽我們愉快唱歌。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麵吹來了涼爽的風。

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
我問你親愛的夥伴,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麵吹來了涼爽的風。

九九豔陽天
胡石音/黃宗江詞,高如星曲,張振富/耿蓮鳳唱

(女)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
(女)十八歲的哥哥坐在河邊,
(女)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轉哪,
(女)蠶豆花兒香呀麥苗兒鮮,
(合)風車呀風車那個依呀呀地唱哪,
(合)小哥哥為什麽呀不開言。

(男)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
(男)十八歲的哥哥想把軍來參,
(男)風車呀跟著那個東風轉,
(男)哥哥惦記著呀小英蓮,
(合)風向不定那個車難轉,
(合)決心沒有下呀怎麽開言。

(男)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
(男)十八歲的哥哥告訴小英蓮,
(男)這一去翻山又過海呀,
(男)這一去三年兩載呀不回還,
(男)這一去呀槍如林彈如雨呀,
(男)這一去革命勝利呀再相見。

(女)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
(女)十八歲的哥哥細聽我小英蓮,
(女)哪怕你一去呀千萬裏呀,
(女)哪怕你十年八載不回還,
(合)隻要你不把我英蓮(哥哥)忘呀,
(合)等待你(我)胸佩紅花呀回家轉,
(合)隻要你不把我英蓮(哥哥)忘呀,
(合)等待你(我)胸佩紅花呀回家轉。

小燕子
王路/王雲階詞,王雲階曲,王丹鳳唱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
我問燕子,你為啥來?
燕子說,這裏的春天最美麗。

小燕子,告訴你,今年這裏更美麗。
我們蓋起了大工廠,裝上了新機器。
歡迎你,長期住在這裏。

  五十年代末期,由於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電影製作的質量下降,電影音樂也隨之跌落,直到六十年代初,電影製作才恢複過來。六十年代走紅的電影歌曲有:《洪湖水,浪打浪》(1961年電影《洪湖赤衛隊》插曲)、《珊瑚頌》(1961年電影《紅珊瑚》插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1961年電影《英雄小八路》插曲)、《娘子軍連歌》(1962年電影《紅色娘子軍》插曲)、《人說山西好風光》(1963年電影《我們村裏的年輕人》續集插曲)。

珊瑚頌
趙忠/鍾藝兵詞,王錫仁/胡士平曲,任桂珍唱

一樹紅花照碧海,一團火焰出水來。
珊瑚樹紅春常在,風裏浪裏把花開。
哎!
雲來遮,霧來蓋,雲裏霧裏放光彩。
風吹來,浪打來,風吹浪打花常開。
哎!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周鬱輝詞,寄明曲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
愛祖國,愛人民,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
不怕困難,不怕敵人,
頑強學習,堅決鬥爭,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前進!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
愛國家,愛人民,少先隊員是我們驕傲的名稱。
時刻準備,建立功勳,
要把敵人,消滅幹淨,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為著理想勇敢前進,前進!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娘子軍連歌
梁倩詞,黃準曲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共產主義真,當是領主人;奴隸要翻身,奴隸要翻身;)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要翻身。
(向前進,向前進,革命戰士的責任重,婦女要翻身。)

  五十年代的革命歌曲普遍是朝氣蓬勃的,六十年代的革命歌曲在政治運動中加上了階級鬥爭的印記,越來越像喊口號,革命歌曲終於在文化大革命前夕走進了死胡同。但在更加摧殘人性的文革中,甚至大部分革命歌曲都被禁唱,隻剩《地道戰》、《地雷戰》等少數電影歌曲可以傳唱,而《歌唱祖國》、《義勇軍進行曲》等則先後被篡改了歌詞。下麵回顧一下幾首富含階級鬥爭精神的革命歌曲,1958年在《兒童音樂》創刊號上發表的《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1963年李劫夫創作的《我們走在大路上》、1963年電影《雷鋒》插曲《唱支山歌給黨聽》。《唱支山歌給黨聽》最初是在雷鋒的日記中發現,當初曾誤認為是雷鋒的作品,其實是雷鋒從雜誌上摘抄的。這首詩被剛進入上海歌劇院不久的朱踐耳進行譜曲,電影《雷鋒》將其選作插曲。《唱支山歌給黨聽》首唱是任桂珍,卻令正在上海音樂學院讀書的才旦卓瑪興奮不已,她覺得這首歌表達的完全是一個農奴孩子想對黨說的話,因為才旦卓瑪在西藏解放前就是一個受盡壓迫的農奴孩子。為此才旦卓瑪不惜苦練漢語,將它“搶”了過來,經過刻苦的訓練,在1964年4月“上海之春”音樂會上,朱踐耳專門為才旦卓瑪重新編配曲子,並將鋼琴伴奏改為民樂配器,演唱獲得巨大成功,才旦卓瑪版的《唱支山歌給黨聽》從此家喻戶曉,蓋過了首唱版。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管樺詞,翟希賢曲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穀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兩隻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裏,媽媽切卻吃著野菜和穀糠。
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
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
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我們走在大路上
李劫夫詞曲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誌昂揚。
毛主席領導革命隊伍,披荊斬棘奔向前方。
向前進!向前進!革命氣勢不可阻擋。
向前進!向前進!朝著勝利的方向。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勞動人民發奮圖強。
勤懇建設錦繡河山,誓把祖國變成天堂。
向前進!向前進!革命氣勢不可阻擋。
向前進!向前進!朝著勝利的方向。

我們的道路多麽寬廣,我們的前程無比輝煌。
我們獻身這壯麗的事業,無限幸福無限榮光。
向前進!向前進!革命氣勢不可阻擋。
向前進!向前進!朝著勝利的方向。

唱支山歌給黨聽
蕉萍詞,朱踐耳曲,才旦卓瑪唱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
母親隻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
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隻會淚淋林;
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奪過鞭子揍敵人。
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奪過鞭子,奪過鞭子揍敵人!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
母親隻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黨的光輝照我心。

  1976年文革結束後,共和國的歌曲創作逐漸複蘇。如果說文革前的大陸歌壇是郭蘭英時代,那麽文革後的大陸歌壇就是李穀一時代。李穀一1944年11月生於湖南華容,1961年畢業於湖南省藝術學院舞蹈專修科。1961年至1974年,逐步成為湖南省花鼓戲劇院主要演員,其中主演湖南花鼓戲《補鍋》一劇,於1964年和1965年獲湖南省和中南五省戲劇匯演優秀獎,後來拍成電影,從此知名並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接見。1974年之後,調入中央樂團擔任獨唱演員。因為嗓音甜美,1976年,李穀一被推薦錄製電影《南海長城》插曲《永遠不能忘》,從此一舉成名,自此為五十多部電影演唱插曲。《邊疆的泉水清又純》(1978年電影《黑三角》插曲)是李穀一早期的代表曲目。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
凱傳詞,王酩曲,李穀一唱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邊疆的歌兒暖人心,暖人心。
清清泉水流不盡,聲聲讚歌唱親人
唱親人邊防軍,軍民魚水情意深,情意深。
哎……哎……哎…………
唱親人邊防軍,軍民魚水情意深,情意深。

頂天的青鬆紮深根,人民的軍隊愛人民,愛人民。
浩浩林海根相連,軍民聯防一條心
一條心保邊疆,錦繡河山萬年春,萬年春。
哎……哎……哎…………
一條心保邊疆,錦繡河山萬年春,萬年春。
哎……哎……哎…………

  1980年,李穀一又為電影《三峽傳說》演唱了插曲《鄉戀》,然而這首歌卻使她卷入一場藝術的、政治的、社會的旋渦。當《鄉戀》正式上演時,常常深夜兩點還有人排隊買票,上萬人的體育館全場爆滿。壓軸節目《鄉戀》上演時,看台上掌聲雷動。演出結束後,李穀一不得不像運動員一樣,在體育館繞場一周,向觀眾告別。《北京音樂報》率先對《鄉戀》發起討論,這樣的討論波及整個社會。有人認為這首歌“灰暗、頹廢”,是“低沉纏綿的靡靡之音”;有人認為“明朗、健康”,是“優美動人的佳作”;有人認為它是“毫無價值的流行歌曲和香港歌星的唱法”;有人認為歌手把家鄉比做愛人,感情真摯而樸實……在八十年代初,鄧麗君的歌聲風靡內地,中央有個戰地工廠在中科院做報告說台灣有個鄧麗君,大陸有個“李麗君”。一夜之間,李穀一就成了大陸的黃色歌女,歌曲磁帶被封殺。“說什麽靡靡之音、黃色之音、亡國之音、亡黨之音——太過分了!當時我想,這麽大的共產黨,怎麽可能讓我一首歌就給唱垮了呢?”一切始料未及,李穀一委屈得無以複加。“想想唱過的歌,都是歌唱祖國歌唱解放軍的,《鄉戀》也是思鄉曲,一首愛情歌曲都沒有。我覺得我是最革命的。”她決定找個機會讓領導來評理。聽說鄧小平要來參加她在人民大會堂的演唱會,李穀一就想把這首歌唱給鄧小平聽,讓他評評理:這首歌到底是不是反動的、黃色的?結果演唱那天,鄧小平沒有來,中央樂團的領導卻下了逐客令,“如果你以後還這樣,就請到適合你的地方去唱”。後來共青團中央搞了個“十五首歌”評選,李穀一的《鄉戀》得票十五萬張,結果有人說,這十五萬張都是流氓投票,這是流氓喜歡的歌。批判歸批判,《鄉戀》還得唱,因為群眾喜歡。在上海和南京演出結束後,所有觀眾起立鼓掌,李穀一在上海體育館繞場幾周致謝。連續一年多,她每天能收到歌迷來信一百多封,後來李穀一隻好扛著兩麻袋信回來。當得知月薪四十三元的李穀一沒錢買磁帶學習,戰士、學生、四五歲的孩子都寄錢給她,有五元的,也有幾分的。直到1983年中央電視台直播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觀眾熱線高密度點播禁曲《鄉戀》,廣播電視係統的吳冷西部長,隻得冒著風險,咬牙同意李穀一在全國人民麵前演唱這首“黃色歌曲”。《鄉戀》終於在春節晚會得以正名,被喻為中國內地流行歌曲的“開山之作”。

鄉戀
馬靖華詞,張丕基曲,李穀一唱

你的身影,你的歌聲,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
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
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我的情愛,我的美夢,永遠留在你的懷中。
明天要要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
隻有風兒送去我的深情。
明天將要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
隻有風兒送去我的深情。

  二十多年後,央視國際網站推出了“流金歲月溫馨回憶”的“曆屆春晚節目明星牆”活動,由網友“票選出您最喜歡的曆屆春晚節目”,結果海選十天,1983年舉辦的首屆春晚以及當年演唱了七首歌的李穀一以四十萬高票雄踞榜首。第一檔四十萬票選區域內,全部是1983年李穀一演唱的歌曲,它們分別是《鄉戀》、《知音》、《年輕的朋友》、《問聲祖國好》、《春之歌》等。不僅如此,由她在1984年春晚上演唱的《難忘今宵》、《那就是我》、《跳吧,年輕的夥伴》也獲得了超過十萬張選票。1983那一年春晚的鋪排可能還比不上今天一個市級晚會的規格,當年的節目甚至沒有完整地彩排過,許多節目都是觀眾通過現場設立的熱線電話點唱的,所以李穀一史無前例地唱了七首歌,包括被劃為“禁歌”的《鄉戀》。1984年春晚李穀一演唱的《難忘今宵》從此也成為以後春晚的固定結束曲。

難忘今宵
喬羽詞,王酩曲,李穀一唱

難忘今宵,難忘今宵,
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裏同懷抱。
共祝願,祖國好,祖國好。
共祝願、祖國好,共祝願、祖國好。

難忘今宵,難忘今宵,
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裏同懷抱。
共祝願祖國好,祖國好。
共祝願、祖國好,共祝願、祖國好。

告別今宵,告別今宵,
無論新友與故交,明年春來再相邀。
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
青山在、人未老,青山在、人未老。
共祝願、祖國好,共祝願、祖國好。

  郭蘭英、李穀一固然成就非凡,但更偉大的是背後的詞曲作家,有一個人給她倆都寫了唱紅幾十年的歌曲,那個人就叫喬羽。喬羽,原名喬慶寶,1927年11月15日生於山東濟寧,出生時父親已六十四歲,四歲時能識字三千,從小遍讀唐詩宋詞。1946年春,喬慶寶入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人民大學前身)學習,並正式改名為喬羽。1948年秋,畢業後留校進入劇本創作室,與光未然、賀敬之、崔嵬等詩人、劇作家在一起工作。195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和冰心、葉聖陶分在兒童文學組。從1948年進京到1954年,喬羽創作了童話《龍潭的故事》、兒童劇《果園姐妹》、《森林宴會》、《陽光列車》等七八部兒童作品,其中《果園姐妹》於1954年獲宋慶齡親自頒發兒童文學獎。電影《祖國的花朵》拍攝於1954年,因為喬羽在兒童文學創作上的成就,導演邀請他為電影創作插曲歌詞,於是誕生了喬羽的第一首歌詞作品《讓我們蕩起雙槳》。《讓我們蕩起雙槳》歌詞近乎白描,見啥寫啥,因事起意,觸景生情。這對於古漢語功力了得的喬羽,是一種奇跡般的返璞。沒有深思熟慮的智慧顯現,沒有苦心錘煉的痕跡,它是去盡雕飾、洗盡鉛華的純美奇奐。但卻是這麽一首樸實的歌曲五十年長盛不衰,中國大陸的幾代少年兒童都是聽著這首歌長大的。

  1956年夏,喬羽正在贛南閩西原中央蘇區一帶體驗生活,準備寫一部土地革命時期蘇區少兒題材的電影劇本。這時他接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沙蒙接二連三的電報,還寄去劇本要求他為電影《上甘嶺》創作歌詞。喬羽看了劇本,覺得這個電影太難拍了,一個女演員都沒有,全是大兵在打仗。插曲所要表現的場景是在一個戰壕裏,上麵是敵軍飛機,我軍處於劣勢,躲在一個山洞裏。這時候要唱一個歌,寫什麽呢?在南昌開往長春的火車上,喬羽想了一路。到長春時,《上甘嶺》已經拍完,隻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幾分鍾戲,等歌出來後補拍。攝製組完全停機,一天要花上兩千塊錢,這在五十年代是一筆巨款了。喬羽問沙蒙:“你認為這首歌應該寫成什麽樣子呢?”沙蒙說:“你想怎麽寫就怎麽寫,我隻希望將來這部片子沒有人看了,這首歌還有人唱。”其實沙蒙心裏很急,但他也不催,每天到喬羽住的小白樓去一趟,不吭氣,每次都是坐坐就走了。最後憋得沒轍了,喬羽就寫了一個和《上甘嶺》八竿子打不著的歌,寫的是這次自己去江西,路過長江時第一眼看到長江的印象,“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而且為了親切,他用了第一人稱,“我家就在岸上住”。寫完後,等到沙蒙來時,喬羽一句話不說,把稿紙往他麵前一遞。沙蒙足足看了半個小時,一聲不吭,然後說了句:就它了。第二天沙蒙又來了,他拿著稿子說:“一條大河應該是寫的長江吧,既然寫長江,為什麽不寫‘萬裏長江波浪寬’或者‘長江萬裏波浪寬’呢?氣勢宏大,我看改成萬裏長江吧。”喬羽想來想去,說:“我看還是‘一條大河’好。”沙蒙問為什麽?喬羽說,這首歌不是隻寫給看到長江的人,是寫給所有人的,因為每個人家門口幾乎都有一條河,哪怕是一條小溪流,在小孩子心中,都是他終生不能忘記的“一條大河”。沙蒙沉吟片刻,深深歎了口氣說:“就一條大河!”沙蒙拿著歌詞找到作曲家劉熾,劉熾本是有名的作曲快手,這一回他竟比喬羽憋了更長時間,近二十天後,才為《一條大河》配上優美的旋律。然而長影請了幾個民歌手試唱,結果都不太滿意。喬羽忽然提出:“怎麽不請郭蘭英來?”郭蘭英演唱一試,在場的人都拍手叫好,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進行,第二天電台便向全國播放了這支歌。這支歌就是偉大的《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
喬羽詞,劉熾曲,郭蘭英唱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夥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燦爛的陽光。

  《我的祖國》誕生後,出人意料地在海外華僑和留學生中流傳開來,可以說,凡有龍的傳人的地方,就有《 我的祖國》。這首歌以其高尚純潔的愛國主義、理想主義情懷影響了幾代人,經久不息。其影響之深遠,甚至開啟了台灣七十年代的民歌運動,那時候,楊弦、李雙澤等人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如何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音樂。李雙澤說,他很喜歡一首大陸歌曲《我的祖國》,他還經常在朋友的小型音樂聚會中演唱這首歌,由此激發創作熱情。文革後不久,郭蘭英在深圳開音樂會,有很多東南亞華僑在座。台下不斷往台上遞條子,強烈要求郭蘭英唱《我的祖國》。當音樂響起時,觀眾席上一片安靜。郭蘭英唱著唱著,看見前幾排觀眾都低下了頭,她以為自己唱出了毛病,心中有點不安,再往舞台前走了幾步,又看見後麵的觀眾也低下了頭,最後幾乎全場的觀眾都低下了頭。原來那些低頭的觀眾都是在擦眼淚,他們在哭,郭蘭英也邊唱邊流淚。《我的祖國》是一首讓人永遠動情的歌,特別對海外遊子更是這樣。

  喬羽寫完《我的祖國》,繼續他的體驗生活,不久創作了電影劇本《紅孩子》,1958年電影《紅孩子》攝製完成。1960年,喬羽又根據廣西民間傳說創作了電影劇本《劉三姐》,《劉三姐》上映後獲得空前成功,其盛況詳見傳統民歌卷。1978年,喬羽隨中國文藝家代表團訪問巴基斯坦,在卡拉奇舉行的盛大招待會上,當介紹到喬羽就是電影《劉三姐》的作者時,全場掌聲如雷。會後,許多廣東籍的僑胞紛紛擁將上來,與他合影、請他簽名並口口聲聲地稱他為“廣東鄉親”。一打聽,原來在海外廣東僑界普遍有個說法,認為歌仙劉三姐的祖籍其實是廣東。在他們看來,能把劉三姐寫得如此地道、把山歌寫得如此動人的作者怎麽能不是廣東人呢?

  1964年,喬羽參與創作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不久文革爆發,喬羽一如中國的許多藝術家被關進牛棚,文藝創作因此中斷。文革結束後,喬羽是首批被解放出來的作家,一出來就立即參與創作話劇《楊開慧》。這之後,喬羽的文藝創作重新煥發青春,1980年為電影《紅牡丹》創作插曲《牡丹之歌》,1982年為電影《淚痕》創作插曲《心中的玫瑰》。1984年參與創作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同年創作歌曲《難忘今宵》,1988年創作歌曲《思念》,1989年創作歌曲《大風車》,1991年創作歌曲《夕陽紅》、《愛我中華》。

牡丹之歌
喬羽詞,唐訶/呂遠曲,蔣大為唱

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豔,
啊牡丹,眾香國裏最壯觀。
有人說你嬌媚,嬌媚的生命哪有這樣豐滿。
有人說你富貴,哪知道你曾曆盡貧寒。
啊牡丹啊牡丹,哪知道你曾曆盡貧寒。

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豔,
啊牡丹,眾香國裏最壯觀。
冰封大地的時候,你正蘊育著生機一片。
春風吹來的時候,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啊牡丹啊牡丹,你把美麗帶給人間,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心中的玫瑰
喬羽詞,王酩曲,李穀一唱

在我心靈的深處,開著一朵玫瑰。
我用生命的泉水,把她灌溉栽培。
啊…………玫瑰,我心中的玫瑰,
但願你天長地久,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在我憂傷的時候,是你給我安慰。
在我歡樂的時候,你使我生活充滿光輝。

思念
喬羽詞,穀建芬曲,毛阿敏唱

你從哪裏來,我的朋友,
好像一隻蝴蝶,飛進我的窗口。
不知能作幾日停留,
我們已經分別太久太久。
你從哪裏來,我的朋友,
你好像一隻蝴蝶,飛進我的窗口。
為何你一去便無消息,
隻把思念積壓在我心頭。
難道你又匆匆離去,
又把聚會當作一次分手。

  1977年後,喬羽曆任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院長,中國劇協第四屆理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歌詞是小玩意,但可以做成大文學。不要小看歌曲的力量,它經常比史書更準確無誤地記錄著一個民族生活心靈的變化,反映著一個民族最深刻最本質的東西。一首歌能否深入人心傳唱久遠,歌詞的作用是絕對性的。怎樣把話說到老百姓心坎裏去?那就必須明白曉暢,深入淺出。《北京青年報》采訪喬羽時,他說常常為新一代歌手及寫手的文化水平低而驚訝,“他們太荒唐,有的連中國的國歌都不知道。對中國的曆史,中國的好作品也一無所知,就覺得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這是不懂事。”喬羽說,現在是缺乏大家的時候。“不光是詩歌,包括小說等各種文學題材,都沒有出現大家。”、“五四時還有魯迅、聞一多等等,現在誰是大家?”他說,自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但沒有結論。“有人問我,中國什麽時候會出現大家?我說,一百年以後差不多。”其實喬羽是可以成為一代大家的,隻不過時代和環境限製了他的成就,但不管怎樣,能夠寫出《我的祖國》和《劉三姐》,這就足夠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第一文壇大家。

  港台的流行音樂從七十年代末登陸廣東,進而唱響大陸,因此廣東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內地流行音樂的先驅。八十年代一批經典流行歌曲,例如《請到天涯海角來》、《敦煌夢》、《信天遊》等等都是從廣東推廣到全國的,那時廣東是大陸唯一可以與北京分庭抗禮的音樂重鎮。1987年廣東電台設立內地第一家原創歌曲排行榜,1991年廣東流行音樂創作協會成立,“西北風”的式微與卡拉OK時代的來臨,廣州唱片業中唱、太平洋、白天鵝、新時代四足鼎立,這些因素促成了九十年代初廣東流行音樂的異軍突起。當時廣東歌手中最突出的是時稱“金童玉女”的毛寧和楊鈺瑩,那個時代他們的專輯銷量幾乎個個過百萬,他們的歌曲風靡一時。毛寧的代表歌曲有《濤聲依舊》、《晚秋》,楊鈺瑩的代表歌曲有《風含情水含笑》、《茶山情歌》,《濤聲依舊》的作者陳小奇是大陸歌壇嶺南派的領軍人物,他是大陸詞作家裏古風最重的一個,喜歡將古詩詞中的名句或典故經演繹與現代人的情感相結合,為中文流行歌詞創作形成一個典範。《茶山情歌》原是貴州民謠,它是一曲春天的讚歌,勞動的讚歌,也是一曲愛情的讚歌。有茶山姑娘深情的詠歎,也有砍柴少年爽朗的歡笑,貫穿了火熱的勞動韻律,洋溢著濃鬱的鄉土氣息。

濤聲依舊
陳小奇詞曲,毛寧唱

帶走一盞漁火讓他溫暖我的雙眼,
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
無助的我已經疏遠那份情感,
許多年以後才發覺又回到你麵前。

留連的鍾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
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
許多年以後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
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
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晚秋
蘇拉詞,許建強曲,毛寧唱

在這個陪著楓葉飄零的晚秋,
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
驀然又回首,是牽強的笑容,
那多少往事飄散在風中。

怎麽說相愛卻注定要分手,
怎麽能讓我相信那時一場夢。
情緣去難留,我抬頭望天空,
想起你說愛我到永久。

心中藏著多少愛和愁,想要再次握住你的手。
溫暖你走後冷冷的清秋,相逢也隻是在夢中。
看著你遠走,讓淚往心裏流,
為了你已付出我所有。

風含情水含笑
吳頌今詞,韓乘光曲,楊鈺瑩唱

輕輕楊柳風,悠悠桃花水,
小船兒飄來了,俊俏的小阿妹。
眼睛水靈靈,臉上紅霞飛,
問一聲小阿妹,你要去接誰。
要問阿妹去接誰,阿妹心兒醉,
去接久別的情哥哥,遠方凱旋歸。
蝴蝶船頭舞,鴛鴦水上追,
風含情水含笑,喜迎人一對。

茶山情歌
吳頌今詞,韓乘光曲,楊鈺瑩唱

茶山的阿妹,俏模樣啊…耶…俏模樣,
十指尖尖采茶忙,啊…耶…采茶忙,
引得蝴蝶翩翩飛呀,引得蜜蜂嗡嗡唱。
啊…哎…耶…
引來了對麵坡上的砍柴郎,
呀砍柴郎啊呀砍柴郎(嘿),
茶山上的那個小阿妹,啊…耶…俏模樣,
引來了的那個對麵坡上耶,砍柴的少年郎。
砍柴的阿哥嗓門亮,啊…耶…嗓門亮,
一支情歌兩人唱,啊…耶…兩人唱,
唱得蝴蝶雙雙飛,唱得茶花並蒂香。
啊…哎…耶…
茶林裏是飛出一對金鳳凰,
呀金鳳凰啊呀金鳳凰。
砍柴柴的那個小阿哥,啊…耶…嗓門亮,
茶林裏的那個飛出了耶,一對金鳳凰。
(喲…喲…喲…啦…啦…啦…茶山飛出一對金鳳凰嘿)

  但是好景不長,自1995年之後廣東歌壇逐年下滑。個中原因很複雜,包括以中央電視台為代表的北京強勢媒體的崛起、廣東簽約製度的漏洞、盜版的日益猖獗以及商業排行榜的“變味”……這一係列因素造成廣東歌手外流嚴重,唱片業日益萎縮,無力挖掘新人。

  1996年8月,廣東深圳羅湖區委、區政府為迎接香港回歸,策劃創作一台交響組歌《香港的早晨》。組歌共十首,創作者蔣開儒順利寫出了前九首,最後一首卻久久寫不出來。1997年2月,鄧小平去世,蔣開儒心情沉重,有朋友對他說:“小平都走了,《春天的故事》能唱多久?”他聽了,明白朋友是讓趕快創作出新歌,但他同時想到的不是一首歌的命運,想到的是國家的命運,想到的是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會不會改變?這時,他真有些不知所措,因此那一段時間,他非常關注社會對鄧小平的評價。1997年5月29日,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中,多次提到了高舉鄧小平同誌的偉大理論旗幟,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蔣開儒激動得無法入睡,他站在窗前,望著一條通往植物園的小路,植物園裏有鄧小平親手種植的高山榕,他靈感迸發,終於完成了最後一首歌《中國有幸》。1997年6月15日,組歌《香港的早晨》在深圳大劇院首演,市委副書記黃麗滿看完演出後說:“整台晚會很好,特別是最後一首歌《中國有幸》,你們好好改一改,改好之後,獻給十五大。”羅湖區領導對此非常重視,專門組織了一個小組帶著《中國有幸》北上,在中央電視台指導下,經過反複修改,《中國有幸》改名為《走進新時代》。《走進新時代》在中共十五大會議上唱響以後,迅速傳遍中國大陸,這首歌以其謳歌改革開放的鮮明時代特征,在後來的重大慶典上多次奏響,地位僅次於《義勇軍進行曲》和《歌唱祖國》,相當於第三國歌。

走進新時代
蔣開儒詞,印青曲

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麽豪邁。
總想對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麽熱愛。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啊…我們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已主宰。
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
承前啟後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啊…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
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
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然而一股餘孽暗潮逆流而動,奴才沉渣死灰複燃,在慢慢消磨掉革命精神、吞噬掉流行音樂的同時,竟堂而皇之地跳上電視屏幕張牙舞爪。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主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為暴君雍正大唱讚歌,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為暴君康熙高叫頌詞,而這正是發生在嶽飛、文天祥被剝奪民族英雄稱號的時候!

得民心者得天下
奴才詞曲

數英雄論成敗,古今誰能說明白。
千秋功罪任評說,海雨天風獨往來。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
有道是人間萬苦人最苦,終不悔九死落塵埃。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誰來主宰。
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誰來主宰。

向天再借五百年
奴才詞曲

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
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
麵對冰刀雪劍風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華年。
做人一地肝膽做人何懼艱險,
豪情不變年複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
都為夢中的明天。
看鐵蹄錚錚踏遍萬裏河山,
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
願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歌詞肉麻的吹捧豈止是歪曲曆史,簡直就是認賊作父,在三百年前,暴君手上沾滿的何止是知識分子的鮮血,更是沾滿了普通勞動人民的鮮血!那一係列的屠城、慘案,難道就這麽輕描淡寫地遺忘掉?那南京大屠殺也可以輕輕鬆鬆地忽略掉!還有種種萬惡的種族壓迫統治措施,如柳條邊、遷海令、文字獄等等,那些為防止中華民族意識覺醒的燒書、禁海、新老殖民者互相勾結,到了現在居然都絕口不提了!羅馬帝國被蠻族滅亡,那是一個文明的沉沒,如今這世上哪裏還有什麽羅馬民族?中華民族因其人口眾多,像野草一樣斬不盡殺不絕,雖亡國二百餘年,亦未曾放棄複國的努力,最終辛亥革命成功、抗日戰爭勝利。但是畢竟亡國二百餘年,思想、科技諸領域與明末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宋應星、方以智、王錫闡等等先驅形成斷層,乃至於現在不得不忍痛全盤接受西方思想和科技(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而今竟然還歌頌當初種下惡果的暴君!這些深入千家萬戶、男女老幼的歌曲,竟然是為封建專製殖民統治暴君招魂的反革命宣傳曲,不知這是怎麽通過大陸政府的審查的?試想:如果那幾個暴君真的能再活五百年,則公元2001年是大清國康熙三百三十九年。我們每一個人腦後還留有一條亡國奴標誌的豬尾巴辮子,對西方高速發展的經濟科技毫無所知,每天國務院正部級以上官員到太和殿早朝向殖民暴君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中國大陸流行音樂的沒落,於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