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侃“陽剛” (原創)
文章來源: 野性2008-10-08 11:03:11

野性 原作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友人小聚,侃及“陽剛”雲雲,各有感慨。然細究之,此詞在各人嘴上實際是“音同義不同”,遂感而有下文。

  “陽剛之氣”一詞,源於元氣陰陽學說,借為傳統審美範疇,轉為男性人格特質之代用語。三種含義迄今仍分別在中醫界、文藝批評界及日常生活中使用著。這裏隻侃後者。

  “陽剛”一詞本不難解。陽者日也,明也,熱也,動也。喻之人格,坦蕩蕩,直耿耿,無隱無晦也;熱忱忱,火爆爆,奮進勇為也。剛者,鐵石之性,堅也,銳也。喻之人格,硬錚錚,強勁勁,不屈不撓也。陽剛之為人,如《易經》言:“天行鍵,君子自強不息”。

  是故,敢想敢為乃陽,敢硬敢強為剛。敢想敢為而不循磊落之徑者,陰謀也,非陽。敢硬敢強而指向弱小者,欺淩也,非剛。陽剛之為人,陽為首,剛從之。磊磊落落,陽即是剛。所謂“無私則無畏”,“無欲則剛”。剛而不陽者乃陰損,剛而不陰者為奸雄。“不陰”未必為陽,陽乃正氣也。

  陽剛為男性人格之一麵,又因各人先天秉賦與後天修養之差異而成不同格調。概觀之,可見四層或四格:石格,山格,海格,天格。大致又可以四位文學形像代之。

  張飛型:純剛不柔。鐵膽剛腸,寧折不彎,絕無奴顏媚骨,專愛扶弱抑強。反應過度時,有“匹夫之勇”或魯莽固直之嫌。此為石格。

  關羽型:剛中有柔。雄渾厚重,有膽有識,居高臨下,氣量不狹,忍辱負重,矢誌不移。此為山格。

  劉備型:外柔內剛。浩瀚深邃,寬容豁達。胸有萬傾波濤,待人卻溫柔敦厚,如海灣宜人。不知深淺者,視之為平庸;識之交之者,方見其博大精深,使人如臨大海,自覺渺小,然非為其居高臨下,概因虛懷若穀,容納百川,故眾望所歸。此為海格。

  孔明型:飄逸空靈,出神入化,大智若愚,大象無形,純法自然,剛柔既濟,難分陰陽。實乃所謂太極浩然之氣。此為天格,為陽剛之最高境界。

  概言之,石格者,得陽剛之質,顯其堅;山格者,得陽剛之形,顯其雄;海格者,得陽剛之勢,顯其闊;天格者,得陽剛之氣,顯其神韻。

  四格境界有高下之分。石格者,純陽純剛之體,可塑性差,性真有餘,性善不足,生物性大於文化性。故有張飛鞭笞士卒之暴。山格,海格者,後天塑造乃成,文化性大於生物性,顯示人性和理性之光。關羽形像之高大,非因其武藝超群,恰因其重情,既不吃曹操的軟處理,也敢對曹網開一麵而不懼一死去赴孔明的軍令狀,皆緣一個“義”字。義重如山,方使人高山仰止。劉備更得力於其海涵之善,若無海量,豈能得臥龍,鳳雛。白地城托孤,一番“阿鬥若不成器,先生可廢之自立”的話,豈是小器之人能說得出。至於天格者,先後天俱至關重要,天賦極高,修養極佳,參透自然,社會,人性之三界,超脫功利,所謂看破紅塵。孔明研兵法,非為得天下,出茅廬皆因感劉備真情。既用兵,非為好戰,而以藝術視之。精心構思漂亮一仗,非唯輸贏本身計,恰如作畫賦詩,求意境之美也。脫離世俗功利的審美人生,乃生命之最高境界。諸葛先生欣賞自己運兵之美,也欣賞對手運兵之美,以美求之,其兵法方發揮至極致。人生境界真善美,真受限於自然標準,善受限於社會標準,唯有美是自由的,因為精神是自由的。隻有審美人生才不拘一格——原來陽剛之要義仍在真善美。

  以上皆以武人為例,非謂文人不配稱陽剛。文人之陽剛,貴在氣勢,而非形質。文人不宜演“動作片”,欲仿武人則如東施效顰。文人之陽剛貴在一股浩然正氣,而非形質。正大光明,清高脫俗。胸有傲氣,進之可伸張正義;身有傲骨,退之能潔身自好。若無力驅邪,也斷不同流合汙;若靈與肉不可兩全,棄肉存靈,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化界無正氣,乃全民族之精神陽萎。至於格調,抑或仍可以上四格類之。詩人如李白屬天格,杜甫屬海格,白居易屬山格。學子如孟子為山格,孔子為海格,莊子可稱天格。石格者,在著名文人中到不可多得,大抵疾惡如仇,毫不妥協的魯迅,柏楊,赫胥黎可歸此格。

  及至普通人,隻要堂堂正正,不奴性勢利,不欺軟怕硬,便是合格男兒,大可不必自卑而刻意效仿藝術形像或曆史偉人。順便一提,那種以是否懼內,是否敢動粗罵人,是否孔武有力作為陽剛象征之論,恐不得要領。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