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老理(六)人各有誌
文章來源: 長亭路2013-10-19 15:28:25
老話老理(六)人各有誌
從前我們院裏有個老爺子,知書達理受人尊敬,後來死了老伴兒,兒女又不在身邊,街坊四鄰大媽大嬸們看老爺子可憐,大家自發組織起來,每天早中晚三班,一三五,二四六,一天不拉地給老爺子送去“春天般的溫暖”。老爺子的家務活兒大夥兒全包,還管飯。小豆包、紅燒肉、四喜丸子、雞蛋湯、餃子、餛飩、炸醬麵,一天一口味兒。老爺子每天一睜開眼就能看見大活人在自己家裏晃悠著。
老爺子整天被伺候得跟個政協委員似的,可過了沒仨月,有那麽一天這老爺子趁著老太太們"換防"的空檔兒,吃了一大把安眠藥,醒不了了。最後還是全樓的老太太們一塊兒送老爺子上醫院灌腸才救過來。
老太太們跟老爺子急了:“您這演的是哪一出兒啊?我們這麽待見您,您還甭不知足!”
老爺子不好意思地說:“我不落忍啊!太給大夥兒添麻煩了!”……
有一天老爺子在院裏碰上我,悄悄跟我說:“這還有完沒完啊?一群老太太們整天走馬燈似的圍著我轉,個個還都是關不住的話匣子。我這輩子最大心願就是一個人待著,誰也別打攪我,可誰都不讓!”說完,老爺子還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別說出去傷了老太太們的心。
瞧這事兒鬧的,猴吃麻花——滿擰!
會錯意、表錯情,幫倒忙、使反勁兒從而把事情徹底弄擰巴的情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所以古人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許多人常以自己的主觀願望來要求別人,把自己的標準當成別人的標準,然而推己往往及不了人,即使是從最善良的願望出發,你所設想的他人之意也未必是人家的本意。
說到底別人總是別人,你是你。人各有誌,“道不同,不相與謀”,何苦以己度人呢?“燕雀安知鴻鵠之誌”,然鴻鵠又安能體恤燕雀之小小心願呢?
不可否認,老爺子身上保持著老派文人的美德:君子獨善其身、忍讓不爭,寧願自己委曲也不願傷害別人,這些的確是老輩子傳下來的規矩。可我還是覺得這老爺子在這件事上沒必要太君子、太窩囊,太受人擺布了。
說到底,人得活著,善良才有意義。與其為了這些虛頭八腦的所謂美德而憋屈死自個兒,就不如就直截了當地把話講清楚:“你們要真想幫我忙的話,就各自該幹嘛幹嘛去,誰也別來,讓我一個人待會兒。”
這樣就直接切入了正題,很多時候話說通俗明白了比較容易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