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中國是否該出手相救,如何救?
文章來源: 淵潭2008-10-13 12:58:42


7000億美元救市雖被美國國會批準,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救市所需金錢肯定不止這個數目。美國資金短缺,為了籌集資金必定會大量發行國債。可是錢從哪來?

在美國缺乏資金的同時,中國外匯儲備2008年已逾萬億美元。中國有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讓美國及有些受金融危機困擾的國家眼紅。一時間中國是否為美國提供資金救市的爭論不絕於耳。什麽中國應該抄底或隻應悶頭搞好自己的建設,不要陷入美國的泥潭等說法不一而足。

俺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中國應幫美國,但用外匯儲備買美國國債卻為下下之策。

至今年七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餘額已經達到5187億美元,僅次於日本的5934億美元,占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餘額五分之一。如果再用外匯儲備買美國國債,假如美國的救市方案成功,經濟好轉,中國有可能賺上一筆美元。但是萬一美國經濟短時期內不見起色,中國就會上了美國的賊船,手中握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將會無法脫手,受累於美國。而且即使賺了,手中握有大量美元,花不出去看著美元一天天貶值更是件頭疼的事情。

中國自從加入WTO後,對外貿依存度一直明顯偏高,有關測算甚至高達80%。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有大量的外貿順差,今年9月份中國貿易順差再創新高。中美的貿易一直是一個巨大市場,其在中國的外貿收入中占很大比例,而且一直存在大量貿易順差。如果美國消費需求由於經濟危機持續降低,勢必影響世界經濟,中國未來對美國或其它外國的出口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從而連累國內的製造業。

中美的貿易順差其實很大程度來源於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製。2007年6月份美國最新的高科技出口管製名單限製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其限製涉及20個大類、31個條款。這20類產品包括:航空器及航空發動機、慣性導航係統、激光器、光學纖維、貧鈾、水下攝像機及推進係統、先進複合材料以及高科技通信器材等等。這些限製造成了美國許多企業的大量損失。以2001年至2006年占中國高科技進口產品總額中的比例為例,2001年美國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占當年中國高科技產品進口總額的18.3%,而這一比例到2006年降到9.1%。6年間,美國總共因出口限製損失了700多億美元的貿易額。

盡管以微軟和波音為首的24家美國企業團體(微軟、波音、通用電氣以及英特爾等都在發起公司之列)聯名向美國商務部寫信,要求當局放鬆對華出口管製。但美國出於所謂國家安全的考慮,仍是限製美國高科技對中國的出口。

在這美國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的機遇中,中國決不能坐失良機無所作為。俺認為中國應利用此次機會聯合美國各大公司給美國政府施壓,盡量要求美國放鬆對華的高科技出口限製。這樣既有利於中國花掉一些貶值的美元,又由於高科技產品的進口,將會使中國從簡單的來料加工,世界加工廠的地位加快向科技創新方麵轉型。而美國由於大量科技商品的出口必然會給美國帶來大量美元的收入,促進那些出口商品公司的興旺,也會直接或間接帶動其它相關行業,有利於經濟複蘇。

所以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應好好兒利用自己的巨額外匯儲備,使其既能增強自己的國力,又可幫助美國,避免美國滑向大蕭條的深淵從而拖累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

(一些資料和數據來源於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