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醫生自己成為病人之後的生活”講座
文章來源: 廣陵曉陽2012-10-05 20:49:02


這個星期三中午,我參加了單位舉辦的“醫生自己成為病人之後的生活”講座。4位座談會講員是P醫師、L醫師、K醫師、和V醫師。

60多歲的P醫師是一位有40年臨床經驗的麻醉科醫師、控製疼痛(尤其是癌症相關疼痛)方麵的專家。今年3月份因為一位同事患癌症去世,P醫師決定對自己近來的腰背部疼痛做一個斷層掃描檢查,結果發現腎上腺有腫塊。經過一係列進一步檢查,最終診斷是P醫師患晚期(第IV期)肺癌伴腎上腺轉移。P醫師與我們講述了他得知診斷後的心路曆程。知道患了無法醫治的晚期肺癌,他決定放棄化療,選擇利用放射治療緩解症狀。麵對死亡,知道時日不多,他撿起了自己對音樂的愛好,組織了一個樂隊,為他人(特別是病人)演出。P醫師說音樂使他忘記疼痛、忘記疾病。他說“Music is a heavenly experience。It's in that moment when I hit that musical stride that I'm alive for ever.” P醫師,我一定會參加你和你的樂隊將在11月初舉辦的音樂會。

50多歲的L醫師是一位消化道腫瘤專科醫師,大約7年前被診斷患直腸癌。在手術後的7年中有過2次複發,現在完成了相關化療和放療,癌症被控製。有人向他詢問“生病後與配偶之間關係有沒有變化?”他的坦誠回答使我的眼睛濕潤了。其中,他講述在他做腫瘤專科醫師培訓的第2年,他的妻子被診斷患乳腺癌,那大約是30年前的事了,那時是他照顧妻子。7年前,他被診斷患直腸癌,是他妻子照顧他。L醫師說“In those difficult times, our relationship is the purest.”他的話使我想到了婚姻誓言“...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from this day forward until death do us part.”

50多歲的K醫師是一位兒童腫瘤專科醫師。今年7月份,她在家突發seizure。她立即請她的先生叫來救護車送她到我們單位的急診室。經過一係列檢查,發現她患有腦腫瘤。所幸的是手術後病理診斷是良性腫瘤,所以,她不需要進行化療和放療。K醫師講述了在手術住院過程中她更加意識到一個好醫院不僅僅是有一流頂尖的醫生,而且是因為有一流頂尖的其他衛生工作人員。她也講述了在她發病、診斷、手術、康複過程中,她給家人帶來的負擔以及她丈夫的付出。K醫師的丈夫與我們同一個單位工作,也在聽眾中。打斷K醫師的講話,他插話說“No! It is not a burden. It is a challenge, but not a burden.”他將這話重複了兩遍,有不少聽眾讚同地點頭,而K醫師則紅著臉笑了。

30多歲的V醫師是一位放射科醫師。去年底,她在做乳房自檢時發現一側乳房有腫塊。一係列進一步檢查後,診斷為乳腺癌。手術後病理診斷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附近的淋巴結,必須進一步治療。因此,手術後她選擇了進一步化療和放療。參加星期三座談會時,坐在輪椅上的V醫師完成整個化療療程不久。因為化療脫發,她的頭上裹著頭巾。她微笑著給大家解惑說:“這輪椅與我患的癌症及相關治療無關。1998年,我還在醫學院上學時,遭遇一場事故,從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從此,就使用輪椅。”V醫師講述了她是單身,她的母親因癌症去世,因此,現在是她的父親照顧她。她講述沒有醫學背景的老父親比她自己更加擔心她的康複。V醫師來自於美藉印度裔家庭。

這個座談會使聽眾了解到當醫生從治療別人的人成為接受治療的病人後的身心曆程,也使聽眾了解到怎樣做才能幫助這些患癌症的同事。當我打電話將這個講座內容告訴我的先生時,他唏籲感歎地說:“真是生命短暫,世事無常啊!”他說他敬佩這4位醫師,敬佩他們與腫瘤爭戰的毅力、麵對死亡的勇氣、對親情的感恩和珍惜。。。先生說出了我的心裏話,我與他同感。先生還說疾病和苦難能使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更加親密。在這一點,我不完全同意。這4位醫師的疾病確實使他們與所愛的人關係更加親密。然而,有一個統計報道:在有嚴重疾病或其它殘疾的配偶或孩子的家庭中,離婚率高達80%,遠超過普通人群的離婚率。

後來,先生還說生命的質量不僅在於長短,還在於內容。這一點,我也完全同意。在電話中,我們用《詩篇》第73篇的第26節共勉:“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裏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我們達成的共識就是珍惜每一個今天,過好每一個今天。




音樂《The Wonder of Life》

[後記 (1-23-2013)]:聽完講座後的日子裏,我又多次見過患晚期肺癌的P醫師。2013年1月20日,他在親人圍繞的家中安息。得知他英年早逝的消息時,除了難過、惋惜,我還感歎生命的脆弱、無奈、不可知,以及與他的惺惺相惜。“沒有人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份。海浪衝掉一塊岩石,大陸就減損。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莊園失掉一塊。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之哀傷,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所以,不要問喪鍾為誰而鳴,它為你而鳴。”(約翰•多恩),當然喪鍾也是為我而鳴,是為人類每一個成員而鳴。這些不幸的消息,讓我想到《聖經》中雅各書4章13節至15節教導我們不要為明天誇口:“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麽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隻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先生和我再次共同認識到珍愛身邊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珍惜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