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一旦下跌,將逼中國土改
文章來源: 瓦斯彈2010-01-22 23:38:54

房價一旦下跌,將逼中國土改

在房地產的產業鏈中,收益最豐的其實並不是房地產商,更不是銀行,而是地方政府和可以獲得無償土地的“有關部門”。

其實房產的營造成本並不高,帶電梯的高層毛胚房,頂多3000人民幣一個平方米,而多層商品房一千多就能搞定,但是房產的市場價動輒兩三萬,政府可不是傻子,在批租土地時,就是兩三萬一個平方,這可不是按每平方米的土地來計算的,而是要乘上容積率的,也就是說,大頭全被政府拿走了,房地產商隻是喝喝湯罷了,頂多是要點政策,從銀行多貸些錢,想辦法空手套狼而已,按照中國的現行辦法,所得稅歸中央,而土地批租的收入全部歸地方,這就是為什麽地方政府對房地產那麽熱衷,地方政府拿這些錢來搞動遷(多數是分包出去的),搞市政,當然同時政府衙門也成了最有錢的地方了,大小公務員的待遇和尊嚴也極大地提高了,因為批租是一次性的,一旦把錢花完了,下一次收錢得等70年以後了(見瓦斯彈博文),地方政府最願意看到的就是房地產漲,漲,漲,隻有這樣,政府才能不斷的批出土地,並不停的掙錢,所謂增加土地供給來抑製房價這個方法在中國是無效的,甚至正好相反,這也是房價這麽些年來隻升不跌重要原因之一,前些年胡溫就想借口宏觀調控,抑製房價,結果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第一個跳起來拍桌子,說這會破壞上海大好的經濟形勢。

這個由地方製造的泡沫之所以能夠持續這麽久,還要歸功於前些年中國製造業的強勁出口,如果美國一時半會兒還喘不過氣來,這個泡沫的破裂恐怕就逃不過去了,一旦房價下跌,政府的收入受損,什麽跨海大橋,磁浮列車,就都成了問題。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代表全體人們的政府還是會有辦法搞到錢的,這就是土地製度改革,開征房地產稅。

美國的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也是和房產有關,這就是房地產稅,這是按百分比每年征收的,雖然比不上批租爽,但細水長流,每年都有收入,但人家的土地是個人所有,征稅還有道理,中國土地是國有的,隻聽說收租的人繳稅,沒聽說交租的還要上稅,所以說,土地私有化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我猜過程會是這樣,對那些舊房產的業主,包括住房改革時買斷產權的業主,讓他再交一筆錢,把土地所有權也買下來,對那些商品房的業主,可以把70年的使用權轉一下,這樣他們就可以得到一本金光閃閃的地產證,然後以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像美國人一樣交房產稅了。

瓦斯彈01/2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