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個偽命題
文章來源: 酒吧裏的美國2016-01-29 19:28:18

“發展”死人的理論等提法是偽命題

 

    國內黨風不正,根在學風不正;學風不正,根在理論出偏,從未糾正。

    理論出偏,始於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

    所謂“馬克思主義”,說白了,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

    馬克思逝世後,連恩格斯都隻能編撰馬克思的手稿,無法“發展”馬克思的理論,更遑論隨便哪個後世之人。

    列寧總結過“馬克思主義”的來源與內容,但屬於闡發和推介,而非“發展馬克思主義”。

    同樣,列寧逝世後,他的理論,別人可以學習,運用,但沒有任何人能夠加以發展。列寧領導前蘇共締造的前蘇聯已經煙消雲散,“列寧主義”及其前一輩的“馬克思主義”至少在前蘇東已成昨日黃花。

    如果中國人能夠“發展馬克思主義”或者“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等,就都是多餘的。這或許是國內某些人嚷嚷“發展”和“中國化”的用意之一。

    如今,“發展馬克思主義”和“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偽命題,在國內重又喊得震天價響,表麵反映的是社會理論創新的無能,深層症結是執政黨作為整體對“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的無知,以及把握未來社會發展走向的遊移不定。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都是有門道兒的,既要學習有道,又要運用得法。空喊照搬,必食苦果。如建國前的王明,建國後的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前蘇東的崩解,鄧小平改開的腐敗亂象。

    斯人已去,其創造的理論可以啟迪後人,其提出的問題可以得到後人的努力破解,但是,死人的理論仿佛一個“熟雞蛋”,已經不能“發展”出新小雞了。

    隻要國內還在嚷嚷“發展馬克思主義”或者“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不是實事求是,就不是腳踏實地,就不是全麵創新,學風不正、黨風不正的痼疾就不會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