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述評(2010年9月)
文章來源: 井底望天2010-08-30 13:32:47

首先是一個叫典韋的讀者朋友,發給了我這麽一個郵件:

 

 井大,怎麽評估本(Bernanke)最近的講話及日元走勢?

 

 

下麵是我的一點看法: 

   
   在世界央行貨幣政策座談會上,本強調如有必要,聯儲將動員一切措施實施貨幣寬鬆以刺激經濟。在02年本尚為聯儲理事的時候,麵對網絡泡沫破滅、911、反恐戰爭的困局也是開出了直升機撒錢的藥方,雖然在聯儲內部也有爭論,但低利率的貨幣寬鬆局麵實已鑄就。聯儲強調通過公開場合引導貨幣政策預期,我們看到原油期貨一天就蹭到75了,如果這就是聯儲的意圖的話。更進一步的引申是,盡管強調聯儲的獨立性,作為整個官僚體係的一部分,所謂的格林斯潘期權和與通貨緊縮相比通貨膨脹更能接受的偏好,都使央行不可避免從長期而言偏向貨幣寬鬆從而形成通貨膨脹的局麵,現在的本,隻是步子走得快一些而已。
    又一輪貨幣寬鬆不可避免。貨幣寬鬆的局麵能夠持續多久?上一輪的寬鬆,大概是09年的3月份到現在有1年半的時間。我想,如果重啟貨幣寬鬆,這個效應會短於上一輪。原因是,通過衍生品的定價機製通過期貨引導現貨價格會加快通貨膨脹的傳遞,同時貿易戰和國際政經的爭端會加快這個進程,比如08年原因直上140的局麵或許會出現,而刺激效應消退與通貨膨脹上升,滯漲局麵形成。而抑製通貨膨脹本身需要通貨膨脹的後果足夠嚴重以使貨幣當局不得不對貨幣寬鬆的政策進行糾偏。
    聯儲重啟貨幣寬鬆,對中國將是非常大的挑戰,是跟進還是隔離?如果跟進,那麽現有的通貨膨脹壓力會進一步累積,尤其是08年以來的類似成品油定價機製的改革,實際上會進一步推升輸入型通脹,這就為實體經濟和金融體係的動蕩奠定基礎;如果隔離,既要在外匯儲備的管理又要在資本進出方麵,加強控製,而這,前者要求有更高的全球資產配置能力,而後者似乎是和當局的政策趨勢是不一致的。綜合而言,中國一味跟進的話,實際上就是以出口增加外匯儲備吸收聯儲的貨幣政策,而承擔聯儲貨幣政策的主要負麵效應。
    日本也在醞釀幹預匯率。以日本的基本麵而言,主權債務沉重,生產資源與市場高度依賴外部。日本出於促進出口目的力圖使本幣貶值,而市場聞之,推動日元向上,邏輯何在?

 

典韋兄的看法,很到位。這裏我就談一談我的看法。

 

1. 關於日元的問題。

 

日本的經濟是一個死局。這個從目前的經濟恢複來看,世界上的四大經濟體,兩個形勢一片大好,就是中國和德國。兩個形勢非常不好,就是美國和日本。

美國的經濟形勢不好,可以理解。因為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前,美國的經濟主要靠消費需求拉動。而美國的經濟危機,起源於金融危機,其實就是債務危機。這個危機的出現,自然就打擊了美國人的消費信用。而因為美國的經濟本來就是靠信用提供的過度消費,那麽除非你可以恢複這個消費信用,或者是你找到新的增長點,那麽你肯定是走不出這個低穀。

中國和德國的經濟不同,主要是製造業。那麽就是說,如果自己的內需上來了一些,再加上人家其他國家的需求從低穀裏麵恢複一些,那麽你的經濟引擎就重新發動了。

而日本的問題,就是自己也是一個製造業大國,但是這個引擎動不了。

把日本和中國比較,是不恰當的,但是把日本和德國比較,還是比較靠譜。

那麽日本和德國比較,問題在哪裏?

第一個就是貨幣兌換率。如果現在德國仍然用的是德國馬克的話,那麽其對美元的兌換率一定不會比日元對美元的兌換率,差到哪裏去。但是德國現在用的是歐元,那麽今天通過希臘債務危機等等,歐元對美元的兌換率下跌,這個就增強了德國在非歐盟市場,相對於日本產品的競爭力。

比如說,人民幣大致和美元保持穩定,那麽日元對美元上升,歐元對美元下降,那麽你日本產品在中國的競爭,在相對於德國產品上麵,是不是有劣勢?

所以說德國的歐元匯率,因為被其他經濟發展水平低的歐元區國家,給拉低了,其實是享受了抱團紅利的。

第二個就是內部市場問題。德國和日本一樣,本身的國內市場,是不太有出息。但是德國靠了歐元區和歐盟(不少是和歐元掛鉤),就搞出來了一個準內需市場。這就是日本經濟,自從其整合東北亞和東南亞的雁行模式,在東亞經濟危機中,被美國徹底破壞之後,逃不出的宿命結局。

因此日本從鳩山開始談論的東亞共同體,其實就是想走這個歐盟的道路,算是希望和中國一起,整合東亞市場,那麽日本就可以以中國和東南亞作為自己的準內需基地。而由於中國和日本的產業檔次,到現在為止,還是屬於非競爭的互補狀態(當然越往後走,對日本越不利),那麽在這個共同市場中,日本又可以躲在中國的政治、軍事和外交實力後麵,從而躲避被美國的窮追猛打。

其實這個才是韓國天安艦事件的最深層原因。因為美國的意思,就是你丫一幫子別想把俺老大給撂一邊去,自己開一台麻將。

那麽日本現在的唯一應對,就是要幹預外匯市場,保證不要被人家突破了80關口。但是長遠來講,日元的出路,要麽是和人民幣掛鉤,要麽就是用人民幣,除此之外,真是沒有太多選擇。

 

2. 關於中國該不該跟進美聯儲撒錢的問題。

 

我的看法,當然是要跟進。如果中國采取緊縮措施,那麽就會中了美聯儲的圈套。

千萬不要誤解,認為歐洲現在在緊縮經濟。歐洲,尤其是英國,現在不是在緊縮經濟,而是在緊縮公共支出,就是壓縮政府的財政負擔。這個過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靠私人資本來帶動經濟恢複。而且通過壓縮財政出發,你得到的反而是更好的政府信用,而導致你在資本市場的舉債成本更低。

你想一下,如果美聯儲印錢出來買美國政府國債和兩房債券,這些放出來的流動性,肯定就會流動到你中國或者歐洲國家。如果你不是靠一個防火牆把這些流動性給防住,而要搞什麽經濟緊縮,你的各類企業,自然就會去吸收這些更加便宜的流動性。

當然了,如果你跟進的話,你的流動性增加,如何處理通脹壓力?

其實很簡單,你也把你的人民幣流出自己的國境之外,就解決問題了。

最近出現的一個事情,大家可能不是太注意,那就是人民幣的貿易結算,開始走向全球了。

現在的人民幣境外交易中心,是設在香港。而香港的兩家英國背景的銀行匯豐和渣打,最近在一係列國家開始了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在東亞,自然是日本和韓國,而在歐洲,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都開始了。

而在美國,則是有花旗銀行(當年在投資中國上麵傻冒了一把)和摩根斯坦利(記得中投在這裏的經營?)處理美國客戶。

在重要的南美洲(對中國而言),則是由西班牙的第二大銀行BBVA來處理人民幣結算問題。記得中國當時在西班牙出手,幫助其度過財政危機?這顯然是一個好的合作。

這個情況的出現,就是爭取把中國的進口,全部用人民幣來結算和支付。而這就是我提到的看誰的錢撒得快的問題。

另外就是要迫使美國為撒錢付出代價。一個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美國國會對付中國公司,比如說華為的辦法,來對付美國公司,防止其用多印出的美元,來搶購中國的優質資產。如果美國在中國的公司要融資,讓他們像麥當勞那樣,用人民幣融資。

另一個就是逼迫美國必須用真金白銀的優質資產,而不是爛廢紙國債借據來回籠泛濫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