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政治經濟展望之三:動蕩年華(一)
文章來源: 井底望天2010-02-06 20:08:48

 

中國和美國在新年裏的博弈,基本上是由美國挑起的。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現在的情勢,用英文說,就是status quo,造成的結果,自然對中國非常有利。因此中國是沒有興趣和意願,要去改變這個局麵。

當然,如果現在的遊戲規則製定者,美國和歐洲要求對現存的體製進行改革,中國自然要求增加自己的權利,而西方自然要求增加中國的責任。這樣的一個討價還價過程,將是這幾年的一個主流旋律。

美國現在對中國最大的要求,就是為國際經濟危機,尤其是美國的危機買單,希望靠中國的輸血來完成美國經濟的複蘇。

這個要求,基本上是三個方麵,一個就是人民幣匯率變動,通過人民幣的大幅升值,來減輕美國日益高壘的債務。另一個就是關閉美國的部分市場,利用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方式來減少對中國產品的進口。最後一個就是開放中國的市場,讓各種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有害無益的垃圾產品進來,尤其是代表好萊塢利益的電影、唱片等等。而任何可以提高中國技術水平和工藝能力,可以幫助中國製造業升級換代的好東西,那中國就不要妄想了。

這些是經濟上的要求,那麽政治上的要求,就是中國在國際事務上,做美國的副手(side kicker),凡是美國人自己沒有本事搞定的,伊朗、阿富汗、敘利亞、也門、緬甸、朝鮮、蘇丹、索馬裏等等,那麽你中國人幫我搞定。

不過同時人家也不會忘記更多的機會削弱中國的國家能力,尤其是減弱本來已經勢微的中國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這個政策主要就是在所謂支持中國主權的同時,施加壓力要求西藏、新疆、內蒙、香港、澳門等地,以及中國的南方省份和東南省份,得到更多的地方“自治權“,培植這些地方的當地勢力,從而在一旦中國的中央政府,代表國家,和西方有所爭執的時候,這些更多地方自治權利的地方,就可以重演當年清朝時期出現過的所謂“東南互保”的行動。

在對中國曆史的研究中,西方的學者們,比如說哈佛大學的著名中國學家費正清(俺將會杜絕用“漢學家”來翻譯Chinese  Scholar這個詞,避免陷入人家中國人就是漢人而把非漢人中國人,從中國人這個概念裏麵分離出去的伎倆),對中國曆史的大局勢看法主要是兩點。

第一點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那就是你大致可以把中國看成兩大塊,一塊主要是中國內地,就是英文的China Proper 主要是漢文化區,當然也有不少少數民族居住在這個區域。另一塊就是邊緣地區。

這個邊緣地區,就是以前經常提到的四大塊:東北地區、蒙古地區、新疆地區和西藏地區。

從中國的曆史上來看,如果中央政府可以保持這些地區的安定,那麽整個國家就安寧,如果做不到,那麽國家的前景就不是太妙。

而早期當主要的安全威脅來源於西北時候,靠近西北的長安就成了帝國的中心。當後來的主要安全威脅來自於東北的時候,靠近東北的北平就成了新的首都。所以這個西京和北京,來自於西部的“安”,和北部的“平”,不是沒有其內在的邏輯的。

所以希望中國的西部,可以從“寧”變成“亂”,從而導致整個中國的局勢不穩,確實是符合這個邏輯。

可是對中國的另一種看法,就不是很多中國人清楚的了。

那就是起源於唐朝,但是在宋朝開始興起的中國沿海貿易經濟,其實在中國曆史上,形成了後來出現的一直有的“一國兩製”之爭。當年的海禁政策,可以說是對這種分製的反應。

尤其是在南宋時期發生的以理學和心學為主旋律的正統新儒家學派,和以永嘉學派為副主題的非主流派,最後以程朱在先,陸王在後,建立了其強勢地位。

但是這個宋明理學和心學的強勢,最後的結果是,導致了全國政權落入外族之手,算是在信用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這種一個國家擁有兩種經濟模式的結果,就是產生了內地中國這個主要依賴傳統農業的社會形態,和海洋中國這個主要依賴於海外的商業和貿易的工商形式。這兩種形式的衝突,表現在政治權力的分布上,代表傳統的重農經商的儒家思路,在道德高地和名義上占了上風,但是實際經濟實力上,沿海的相關工商階層和代表其利益,來源於這些地方的京官們,則提供了對地方利益的保護作用。

當然因為這些經濟利益集團和海外貿易的關係,自然就理所當然產生了買辦這個階層。在這樣的內外合作過程中,其實北京的中央政府已經基本上失去了對沿海地區的實際控製,隻是大家在一個麵子上都可以接受的官樣文章之下,仍然保持一種雙方都可以認可的次序。

因此當鴉片戰爭爆發之後,英帝國主義勢力的強行介入,通過通商口岸、治外法權、和外國租界的模式,就把這種海外貿易集團,和中國沿海維係這些貿易的官商利益集團的關係公開化和合法化了。

在這個時候出現的,其實就是英國和清廷對中國的共治情況,就是說英國通過其經濟利益共同體的方式,確立了在海洋中國這個經濟體係的實際統治地位。而清廷則通過權力交割,退出對海洋中國的管理權,專心之至地管理它剩下的內地中國。

這個局麵後來被稱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那是很準確,雖然半封建這個定義,用詞不是太對。

隨著後來的各帝國主義之間,從利益爭奪,變成利益均沾的內部協調,以及後來美國倡導的門戶開放政策,使得在中國共治的一方就成了帝國主義圓桌會議。這個最明顯的結果,就是後來的八國聯軍行動。

而西方宗教上的滲透攻勢,導致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會的興起,一場太平天國革命,雖然最後失敗,但是對清廷的統治信用打擊不小。盡管在清廷的政府管理上麵,出現了積極的“同治中興”,但是北京朝廷對東南和南方的沿海地區,就更是沒有多少影響力了。

這種沿海和內地權力來源的衝突,也可以部分地套用在袁世凱的北洋軍閥,和孫中山的東南和南方支持者之間的爭鬥。而蔣介石政府代表的東南沿海勢力,和內地各派軍閥的對抗,也是這條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