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麵楚歌之南亞篇 印度洋之大博弈之二
文章來源: 井底望天2009-08-23 08:26:46

 

不過在展開討論這個專題之前,俺要說一下第三個因素,就是這種三分天下,各管自家後院,然後伸手到人家那裏淘寶的想法,過高估計了三強自身的文化影響力,以為自己那套文化上忽悠世界的東東,真能夠得到這些“後院”國家的全力讚同,而做出隻對自己有益的選擇。而事實上,更可能出現的是,人家來者不拒,還希望用你中國牌,對付他美國牌,用他美國牌,對付你歐洲牌,再用你歐洲牌,來對付他中國牌呢。

如果按照西方人的思維方法,中國人雖然把筷子伸到了美國人的後院拉丁美洲,去夾人家美國人理所當然認定是自己的肥肉來吃,也不會形成對美國致命的影響。畢竟人家美國強大的海軍力量,可以控製從巴拿馬運河到太平洋的亞洲海岸。大不了最後就切斷你的運輸線,除非你拿其他全球利益上的籌碼來換。

這裏俺就簡單介紹一下拉丁美洲的情況。拉丁美洲基本上是兩個領袖之爭,一個就是委內瑞拉,一個就是巴西。而中國和這兩個國家的關係都不錯,並且現在的突破口是華人和華裔比較多,占了總人口28百萬的20%的秘魯。

美國的共和黨鷹派對中國在拉丁美洲的貿易和投資,早已經不滿,不過沒有辦法因此而對這些國家實施壓力。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象奧巴馬這次在美洲國家會議上,和古巴和委內瑞拉的示好,和對洪都拉斯軍事政變的斡旋。

而在東南亞這個西方人定義的中國後院,則是由希拉裏高調宣稱,美國返回東南亞,並以南海列島的主權爭端,來介入當地事務。在對美國和中國都抱有好感的非洲,俺們也可以看到美國的外交動作。不過隻要美國和歐洲的目的,不是要搞亂這些地方,那麽多一些投資和貿易的參與者,對這些地區的人民也不是什麽壞事。

雖然說中國和拉丁美洲的貿易增加比較快,但還是可以看出中國對印度洋航線的依賴性,要遠遠高於太平洋。因此可以理解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是軍事力量處於弱勢的中國,試圖破局,打破軍事力量強勢的歐洲和美國圍堵的一個博弈。因此主要的局勢混亂,將是發生在中國周邊的國家,或者中國自己的邊境地帶(比如說去年的西藏和今年的新疆),而最會發生問題的地方,當是中國通往印度洋的兩個走廊巴基斯坦和緬甸。

俺們先看一下美國《外交事務》雜誌今年4月份,由卡普蘭(Robert  Kaplan)這個美國軍方出名的喉舌發表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題目叫做“21世紀的中心(Center Stage of 21st Century)”,認為印度洋這個美國勢力比較微弱,又涵蓋了西邊的撒哈拉沙漠,東邊的印度尼西亞群島這個穆斯林文化圈的地方,將是亞洲兩個新興強權中國和印度爭奪的地方。而作為實力衰退的美國,不可能像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那樣占絕對的支配地位,需要集合自己的盟友,在中印兩大勢力中做裁判(估計是拉偏架),以保證這個地區的穩定和次序。

而在200812月份,中國雲南省的副省長顧朝曦,在接受《中國社科院報》記者采訪時,提出“直達印度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選擇”,認為從雲南經緬甸到印度洋的新通道,可以減少3千公裏的馬六甲繞路,而且可以一下子,開拓東南亞10個國家5億人的市場,和南亞7個國家13億人的市場。

在俺的《大國遊戲》裏,談到了中國直達印度洋的2條通道,一條就是從緬甸的實兌港上岸,經曼德勒到雲南的瑞麗,一條就是從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上岸,直接通過巴基斯坦全境到新疆的喀什。不過俺也說過巴基斯坦線路的問題,在於南邊的俾路支獨立運動,和北邊美國的反恐戰爭。而且南疆的喀什,也是疆獨分子最猖獗之地。因此這條線路確實有很大的難度,還不算上跨越喀喇昆侖山這些地理上的困難。

結果今年的8月份,中石油最後取消了在瓜達爾港口建立煉油基地的計劃。不過同時,緬甸輸油管道,卻開始了施工,總算是打開了中國通向印度洋的第一個通道。

而俺們可以預料,美國人是不會輕輕鬆鬆就讓中國人得手,果然美國聯邦參議員,來自弗吉尼亞州的民主黨人韋伯(Jim Webb),以爭取釋放因非法接觸昂山素姬的美國人為理由,突然破例的訪問了緬甸。不要小看了這位韋老哥,他曾在當年的裏根政府時代出任過美國海軍部長,算是國際戰略上的老手。

那麽美國的這個舉動,其隱藏的含義是什麽?以著名軍師布熱津斯基在後麵出謀劃策的奧巴馬政府,在緬甸會有什麽新招?而對中國若即若離的緬甸軍政府,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如果你看一下美國的新聞媒體對緬甸的報道,就會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以為緬甸軍政府簡直就是中國政府的附庸,而沒有中國的大力支持,緬甸軍政府早就會垮台了。其實這些都是媒體精英們用來忽悠小老百姓的東西。

根據美國的各個思想庫的分析,其實緬甸軍政府對中國非常警惕,比較懼怕緬甸回到英國人來之前,完全附庸於中國的局麵。而緬甸軍政府現在對中國的依賴,主要來源於被西方的孤立和製裁逼得山窮水盡,沒有去路,隻好偏向中國。但是緬甸軍政府一有機會,就會馬上利用印度和東盟來平衡中國,因此如果西方敢於打開局麵,不再一味的支持昂山素姬,而是認可緬甸軍政府的合法性,就可以被軍政府,大紅地毯,敲鑼打鼓地歡迎進來。

而美國現在的政策,似乎印證這種變化,就是認可了前幾年靠支持民主派試圖推翻軍政府的顏色革命政策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