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麵楚歌之中國篇 未來世界之新格局之一
文章來源: 井底望天2009-05-18 14:40:59

 

 

2008年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難忘而困惑的一年。難忘是因為各類大事件接踵而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困惑是突然中國人,尤其是新一代的知識人士,發現原來西方社會,至少在媒體上和政治上,對中國是如此的充滿惡意和敵視。

於是有某些勢力,就跑出來為西方的行為圓場,說是其實人家西方人是為了俺們中國人好,希望俺們可以享受他們的“先進文明製度”,其實不是對中國人有敵意。充其量也隻是對中國政府有敵意而行(言下之意,俺們這些中國小老百姓,不關事),不過就算西方人對中國政府有敵意,隻是對政府的意識形態不滿而已,隻要中國政府把旗幟換了,把槍繳了,人家西方大爺們還是很歡迎你的。

這個說辭,其實就是胡說八道。西方和中國的衝突,不是美國保守派冷戰分子們鼓吹的,是一種意識形態之爭,也不是亨廷頓老哥標榜的,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之爭(當然,有一些腦殘人士,一直認為隻要中國做西方3百年殖民地,大家就有好日子過了)。

中國和西方的衝突,歸根結底,就是膨脹的人類人口,對有限的地球資源之爭。

而其他任何把這種資源之爭,進行文化或者意識形態上的包裝,從而導致事態向對自我利益有利的方向發展,都是一種扯虎皮的行為。

看清楚這一點,就知道為啥美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區的軍事行動,隻不過是以反恐的馬甲,來控製中亞的能源和地緣資源,遏製中國的經濟發展能源水龍頭,並限製中國通過巴基斯坦走廊,對自己的能源和貿易生命線進行守護。

看清楚這一點,就知道為啥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對伊朗,敘利亞,黎巴嫩,也門的虎視錚錚,隻不過是以民主人權的馬甲,來控製世界的核心能源和地緣中轉站,達到掌控世界的目的。

看清楚這一點,就知道為啥美國在緬甸的顏色革命,希望通過昂山素姬的反對黨上台,從而把美國勢力插入其實力薄弱的印度洋,控製馬六甲通道的另一個出口,從而像當年的匈奴一樣,徹底控製漢朝的絲綢之路咽喉。

看清楚這一點,就知道為啥美國和西歐(尤其是法國)在蘇丹達爾富爾的操作,企圖把達爾富爾變成非洲的科索沃,從而使西方國家可以從乍得伸手進來,利用世界銀行主導的乍得-喀麥隆管道,搶奪蘇丹的能源。

看清楚這一點,就知道為啥美國要在索馬裏用兵,防止該國伊斯蘭勢力的崛起,從而控製亞丁灣這個紅海和印度洋的咽喉點。

看清楚這一點,就知道為啥美國和西歐在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的動作,是在俄羅斯的刀插不進,水潑不入的能源資源控製網上,試圖扯開一個缺口。

看清楚這一點,就知道為啥當中國和安哥拉合作開采石油時候,西方媒體對安哥拉的口誅筆伐,全力打壓,直到最後美國成功的壓迫安哥拉將能源對半分給美國,才逃避了西方媒體的攻擊。

其實原因很簡單。美國和西歐人非常滿意他們享受的高人一等的生活,可是當世界上的其他窮人,都想過上這種羨慕人的生活,問題就大了。因為大概俺們需要起碼5-6個地球才可以養起來這種生活。

現在的發達國家,25%的世界人口要消耗75%的世界資源,你想搶人家的飯碗裏的大肉,還指望人家和你客客氣氣?你發夢啊。

所以發展中國家的模式,必須得到控製和引導才行。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印度模式,就是1億人國家,然後出現1千萬富人,2千萬中產階級,和7千萬窮人。

馬上就有人說,老哥你是不是寫錯了,印度不是1億人,是11億人。不是,俺沒有寫錯,印度是1億人,因為印度隻有1億人口是被當作人看待的。那10億有一張嘴和兩條腿的東西,在印度是不被當作人看的。

聯合國說,這十來年世界貧困人口的減少,基本上都是在中國發生的,而中國政府的一個破曆史記錄的功績,是領導了超過6億人民走出了貧困。而相比中國,印度大概有7億多的人口是生活在低於聯合國的貧困線三分之一以下的水平的,而這個水平,是美國的貓和狗都不會過的。

而帶動中國人走出貧困,走向富裕,就是中國政府在西方最大的原罪。因為道理很簡單,越多的中國人富裕了,就有越多西方人獨享的世界資源被中國人拿去了。中國的人口太大,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要讓這樣大的人口,向西方消費水平靠攏,必然會把人家西方人的生活水平降低。

這就是中國和西方衝突的根本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有人建議,就是中國拉美化,沿海和大城市的少數人口,向西方生活水平靠攏,大部分人則是繼續貧困。要這麽做,就要打破中國政府現階段保障政治穩定,全力發展經濟的既定方針,要麽美化自由市場的作用,推動進一步的貧富分野,要麽醜化自由市場的作用,回歸改革開放前的社會均貧。

本來中國最好的選擇,是將主要力量,花在把社會財富這個大餅做得更大,同時在不犧牲效率的情況下,兼顧社會公平,把大餅的分配向窮人方向移動一些,這樣才可以讓窮人們在大餅的絕對值和相對值的分配上,都有所改善。

而中國在不放棄共同致富這個政治和社會發展目標,在未來就無法避免和西方國家的直接衝突,並不能排除發生戰爭的可能性。而俺這裏,就有一個為中國避免這個攤牌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