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遊戲(之二十一)
文章來源: 井底望天2008-06-23 21:08:14

第五篇

 

堂堂背我隨餘子,微許知音一葉桐。

                                ---【清】王夫之

 

四十一

 

另外美國希望打擊的是伊朗的汽油進口和原油出口。 也許你會驚奇,伊朗在美國數十年的經濟製裁下,其本國的石油提煉能力因為設備老化,缺乏配件,已經不能滿足國內的汽油需求,而要從國際市場每天買大約7百萬加侖, 占伊朗消費量的40%。本來這些汽油通常從歐洲進口,但由於美國的製裁,伊朗不得不轉入亞洲市場,從新加坡入口,通過支付歐元現金而逃避美國的製裁。同時,伊朗支付了中國的中石化公司22億歐元將伊朗的兩大煉油廠生產量提高三倍,並試圖開發天然氣液化來徹底解決燃油的進口問題。

伊朗政府也試圖提高汽油價格,但是在憤怒的年輕車主階層抗議之後,不得不作罷。由於伊朗和美國的對抗會是一場持久戰,如何做到汽油的自給自足是保持國內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美國的當前策略,是如何使伊朗難以從亞洲進口汽油。

在美國猶太人的大力推動下,美國國會由紐約的民主黨議員愛克曼和印第安納的共和黨議員彭斯剛剛提出在2007年的製裁伊朗法案中,增加條款,禁止世界任何國家向伊朗出售汽油,並懲罰任何在伊朗能源工業投資的國家。

很明顯,在伊朗能源上投資的國家,首當其衝的是中國,尤其是中石化的最新的石油和天然氣合同,當時美國就暗示可能會以中石化在美國上市的理由,而對其製裁。而中國就暗示,以中國公司退出美國股市來作為報複而打擊美國已經搖搖欲墜的金融係統。

在伊朗的石油市場上,除了中國,就是日本。本來日本曾經非常配合美國的政策,從伊朗撤出了投資,但是發現美國保證的從伊拉克替代的石油未能兌現,使日本的能源來源陷入困境,因此對美國的製裁不再熱心,而且日本從伊朗買入的石油,全部用日元計價,而美國財政部幾乎沒有對日本施加壓力,可能也是日本沒有其他選擇。

印度同樣對美國的製裁三心二意。本來印度計劃從伊朗經過巴基斯坦的油氣管道,因為美國的反對而泡湯。加上中國在美國情報部門對伊朗的核子計劃作出不利於布什政府的評估後,立即簽訂的合同,都令印度人耿耿於懷,認為盲目跟著美國走,就是自取其辱。

當然美國的目的也許並不是徹底打垮伊朗的經濟,而是令伊朗人的日子艱苦,而不得不接受美國苛刻的談判條件。更重要的是,可以造成危機,而導致伊朗自己內部的政策爭吵,從而給予美國可乘之機。對待中國和伊朗的經貿關係,美國根本不敢用貿易戰的威脅來要挾中國,一個可能性的方案就是告訴中國,如果美國對伊朗的製裁不能達到目的(因為中國的不配合),剩下的選擇就是不得不進行戰爭,而那可不是你中國想看到的局麵吧!

另一個角度就是最近由美國大西洋月刊上卡泊林(這位作者正是2005年關於台海中美大戰的放風者,通常代表美國國防部的一些勢力的觀點)提出的關於中國的新疆和西藏的一些見解。他提出新疆和西藏的情形和台灣不同,牽涉中國人(漢人)的民族感情,所以美國在操作這些問題時,要比較小心,不能得罪了所有的中國人,而使中國成為美國的敵人。最好是和中國人麵對麵溝通,比如布什總統不應該學那些歐洲的“小”國(大概指法國之流的不入流國家)去抵製奧運會,而應該和中國人協商,在新疆和西藏問題上換取中國在世界其他地方(估計如伊朗,緬甸和蘇丹等)支持美國的行動。

 

四十二

 

而美國在伊拉克艱辛的經營了5年,終於有機會在紙麵上對伊拉克石油進行分贓。估計這個月,西方的5大石油公司美國的埃克森,雪佛龍,英國的英油,英荷的殼牌,加上法國的托托(也許這是為什麽法國新總統沙科奇讓人覺得比布什還布什的原因),終於和伊拉克政府簽訂了一個私相授予的開發合同,而不是石油界通常進行的公開拍賣,以出價者高贏得合同的慣例。經過了在伊拉克政府石油部工作的石油專家們的評估,這些來自於以上公司的顧問們一致認為把合同給予這5家公司,是對伊拉克政府和人民最好的選擇。

這個合同是在美國和伊拉克政府簽訂了28個永久使用權的軍事基地,和美國用兵搶回石油輸出港巴士拉之後,才有可能簽署。如果美國可以保證石油公司員工的安全,和石油輸出管道的暢通,至少可以部分的解決日本的石油短缺問題,使美國可以對伊朗施加更大的壓力。當然和當初的原定計劃不同的是,美國的人民是無法追回這些年在伊拉克用兵的軍費,直接的收益者當然是這5大石油公司。唯一的變數就是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甚至由伊朗特種部隊假扮的什葉派民兵)會不會讓這個計劃得逞,仍然是一個未知之數。

這就令人不禁想問,到底伊朗一仗會不會在布什離任之前開打?筆者的估計是機率不大。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伊朗的核子計劃距離核武化尚有一段時間,而美國對伊朗的空中打擊,並不能完全將這個計劃摧毀,而麵對伊朗可能無休無止的報複,尤其是在伊拉克和針對以色列的反擊,都會令美國好不容易叼到嘴裏的肥肉,又增加變數。而且,美國的主要戰略目的是占領伊朗,如果不能靠自己的地麵部隊的話,就不能排除希望扶持親美的伊朗政府,而這兩個選擇似乎在目前的情況下,都不太現實。但是,如果美國可以將戰爭的危機刺激到一觸即發的地步,一個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可能會以強勢的談判地位,和伊朗暫時消除敵意,而換取伊朗對美國在伊拉克的霸權予以承認,而不會挑戰美國在伊拉克的大肥肉利益,然後在將來再找機會顛覆伊朗。

當然在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上也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但是在把法國拉進分贓團隊裏,就保證了歐盟的英法兩國知道在哪邊站隊,不會再在美國的中東政策上說三道四。

那麽伊朗肯不肯將百年不遇的崛起機會白白的放棄,把好不容易吃到口裏的伊拉克再吐出來,也是一個考驗。現在伊朗的對策是,一方麵竭力爭取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希望借俄國和中國的力量來應付美國和歐洲的壓力,另一方麵,希望能夠有一個相似於歐盟的亞盟出現,能夠讓伊朗的未來完全與西方和歐美脫節,而成為亞洲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中國,日本和印度的經濟聯係來帶動伊朗的經濟起飛。

當然最佳的選擇就是,伊朗能夠和中國和俄國建立起一種實際意義上的軍事同盟,能夠為伊朗在獲得核子武器之前,提供安全保障,而使伊朗成為亞洲經濟圈的一個邊界防守力量。其實伊朗在這方麵一直很積極,而俄國也因為北約的步步緊逼而願意合作,反而是中國似乎不願出頭,覺得自己力量還是太弱,無法擔負起保衛伊朗的責任。

從俄國的角度而言,如果歐洲可以從伊拉克取油取氣,當然會虛弱其對歐洲的能源武器的威脅砝碼。如果能夠令伊朗的能源全部流向東方,是一個求之不得的結果。雖然不可以出兵保衛伊朗,但是在提供先進武器給伊朗上麵,似乎比中國更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