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了…
文章來源: Sweet巧克力2009-06-05 14:12:45

昨夜, 我又夢見了小時的家.

仿佛還是小時的我, 我看見了出差回來的父母, 正風塵仆仆地向我走來, 我欣喜地向他們的懷抱飛奔去.

一如既往, 媽媽疼愛地撫摸著我的臉: “你又野了一個夏天, 看看你的臉, 曬得多黑, 象巧克力一樣.”

她把我摟在懷裏, 輕柔的叫著: “我的巧克力寶貝兒......” 在媽媽的懷裏, 很溫暖, 很踏實, 隱約間, 還有那種我熟悉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

披衣下床, 輕輕拉開窗簾, 望著夜幕中掛著的那輪半明的月, 心的那一角有些空空的.

我想家了
......

盡管
, 搬了很多次家, 房子住得越來越好. 可是每每夢見的, 仍是那個我在中國的家, 並且還是我十歲左右時住過的老房子.  俄式的屋頂, 斑駁的老樓梯, 暗紅色的磚牆, 高大的木窗, 沉重的門,還有那座和地板嵌在一起古老的俄式地鍾, 在靜靜的夜裏, 滴噠, 滴噠地響著......

在那所老房子裏, 有太多太多的記憶, 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小的時候, 因為工作的關係, 父母經常不在家, 隻有我和外婆在一起, 外婆對我的溺愛, 讓我每天象一個野丫頭一樣和小夥伴在外邊玩耍. 記得一年的夏天, 媽媽爸爸出差, 回來的時候, 當他們看到我曬得黝黑的臉, 都睜大了眼睛, 媽媽摸著我的臉: “這是我的女兒? 我都認不出來了!  看看你的臉, 曬得和巧克力一樣!”
邊說著邊有些嗔怪地看著外婆
, 外婆在一旁, 笑眯眯地不吭聲.
以後, 每當爸爸媽媽出差回來, 都會說: “看看我的女兒, 是不是又和巧克力似的了? “  漸漸地, 我自己的名字好象被遺忘, 大家都叫我巧克力, 盡管我的臉又恢複了白晰,  象爸爸的皮膚那樣.  最初的時候, 聽見大家這樣叫我, 特別那些表兄妹們, 我很不高興. 但後來, 不知為什麽, 我慢慢地習慣了, 甚至喜歡上了這個名.  叫來叫去, 大家也真的忘記我原來的名字,  這個名字就一直叫了多年.
那年和仍是同事關係的先生回國
 出差, 恰巧 是到我家所在的城市, 為盡地主之誼, 邀請他到家裏作客. 別的他聽不懂, 父母那左一聲, 右一聲的巧克力”, 他卻聽得真真切切.  問及, 我無奈, 隻好如實相告.  從此, 在國外, 有了個叫我巧克力的人.

昨夜, 我在窗前站了很久, 心隨著思緒走了很遠.  我想念遠方的家, 我的父母親, 還有那個老房子. 雖然幾年前它已經被拆掉, 蓋起了一幢漂亮俄式的寫字樓, 但在我的記憶中, 那座老房子仍然是最美的.

不知什麽時候, 先生來到我的身邊.  輕聲地問我,    是不是不舒服. 我告訴他, 我做了夢, 夢見了小時候住過的房子, 還有我的父母, 我想家了......

他攬過我的肩, 笑著說: “ 這裏才是你的家, 你的家在這裏呀!”

是啊, 我的家在這裏, 這裏有帥氣, 體貼的丈夫, 乖巧的兒子, 溫暖的房子,  一切是那麽溫馨幸福. 可是, 不知為什麽,  常常闖入我的夢境卻是那個已經久遠的家.

那是我心中永遠的家, 那裏有媽媽的味道, 有我熟悉的飯香, 還有那一聲聲溫暖的呼喚.

在那個家, 我可以不去想那些讓我煩惱的事情, 因為那裏有爸爸媽媽的庇護; 在那個家, 我可以躺在媽媽的 懷裏, 安靜地和她聊天, 撒嬌.

, 無論你走多遠, 永遠是你避風的港灣, 不論你多老, 你永遠可以依偎在媽媽, 爸爸的身旁.

曾經看到這樣的場景,  那年, 我到北京去看奶奶, 爸爸的哥哥, 我的大伯伯也從外地回家, 看望他的母親.

我永遠忘不了這個場景:  大伯伯 象小孩子似的枕著奶奶的腿, 奶奶坐在那裏, 手輕輕撫摸著他的頭發.    那年, 大伯伯 五十歲, 奶奶 八十歲......

當時, 我覺得大伯伯很好笑.  多年過去了, 每每回憶起, 我卻深深地理解了:  在家裏, 在媽媽的身邊, 不論你多大, 你永遠是個孩子.

想家的日子
, 如行雲, 如流水,  它在某個不經意間, 突然飄進你的周圍, 包裹著你的心, 讓你的心在輕輕牽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