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吹過
文章來源: 歌兒2008-10-08 04:32:24

有時候一頁書能不能徹底翻過去,自己說了不算的。

這不,我都說跟艾米這一場隔網相遇的緣分,算是盡了,把這場緣分當成一頁書翻過去了,就不想再翻回來。我有我的生活,這一頁過去,還有很多頁別樣的精彩,又何必跟一個本不知姓什名誰的網絡ID糾纏不清呢?我以為我想明白了,這一頁就可以翻過去了,但無奈總有風吹過,偏偏就要把我這本書,翻回到這本來已翻過去的陳舊一頁。

我試過好幾次翻過這頁,無奈風總不止,可見我與這頁書的緣分還未盡,隻是由很久以前的一場良緣,逐漸變得不那麽很令人愉快了。

這些日子有些掛在艾米家草坪上的展覽涉及到我,總會有朋友看了,就想到通知我一聲,說你也去看看吧,說你呢。我看了,覺得這些提到我的展覽內容吧,不怎麽符合事實。鑒於這些展覽是掛在人家家裏的草坪上,我有觀看權,卻沒有撤除展覽權,為免於某些對事實真相並不完全了解的讀者被誤導,我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下。

當然了,至於澄清事實的必要性,我以前是不知道的,總覺得清者自清,風總會過去,這一頁終有風化作古的一天,那些往別人身上亂扣帽子的人,早晚有一天會玩累了,然後去找點別的事情來玩玩。知道我的朋友,總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呢,估計也不知道‘歌兒’姓什名誰,我就算出來澄清,人家也未必會花那個時間來看我辦的展覽,所以也許這根本就是一件多此一舉的事情。所以雖然這兩天一再有朋友發信給我,說你要是不澄清,就一定會有人誤會你,我也沒太多慮。不過今天中午,倒是紅月給我的一通電話,讓我改變了主意。

紅月是我的老朋友了,以前推薦她看‘山楂樹之戀’,她看了以後說還行,但並沒因此就象我一樣迷戀上艾米的文字,艾園的跟貼什麽的,就更不看了。這些天艾米在自己的草坪上跺腳跺的比較使勁,她家那畢竟是名人的草坪,跺起腳來回聲很大,傳的很遠,連紅月都聽見了,以為出了什麽大事,遂趕去看了一眼,結果發現好幾條跟她老友有關的負麵展覽,嚇了一跳,於是打電話來的時候就特意問起這件事。我在電話裏大概說了一下,說完之後,突然覺得,既然紅月會打電話來問我事實經過,那麽難免還會有別的朋友,不明個中底細的,因為這些負麵展覽對我的人品產生質疑。那些朋友看我在自己博客裏一聲不響,沒準會覺得我是心虛默認了也說不定。

這麽一想,就覺得澄清的必要性還是很大的。清者並不是一直都自清的。我既然知道了這事,就該給自己個機會把該說的,想說的,說清楚。至於這件事會不會因此繼續下去,這一頁會不會就此更難翻的過去,我想過了,不知道。不過我既不是怕事的人,也不是死要麵子的人,該我承擔的我會承擔,以後怎麽發展,我聽天由命。人這一輩子,都難免做點無聊的事,如果都隻做有意義的事,那還不都成了許三多了。許三多可愛嗎?可愛,但我不想做許三多。:)

整件事情說來話長,我想還是就幾個曾經收到過的朋友的疑問來重點澄清一下好了。

第一:為什麽艾米/艾友友現在都叫你‘孤草’了,‘歌兒’這個ID真的是她給你起的嗎?

答:至於艾米/艾友友現在為什麽用我的舊ID‘孤草’來指代我,我並不知道。我改了ID,因為已經不喜歡‘孤草’那個ID了,那個ID總讓我想起一段不太開心的日子。我改了ID,艾米/艾友友是知道的,我還用‘歌兒’這個ID在艾園跟艾米/艾友友交談過多次,所以應該不是不知道我已經不用‘孤草’那個ID了。至於她們這麽做的原因,我既然不知道,也不願意妄自揣度。

關於歌兒這個名字,靈感真的是來自於艾米。她有次提到讓黃米指認常去艾園的一些姐妹們的頭像,認到我以前的頭像,他就說'girl',用太奶奶的中式注音就成了‘歌兒’。我當時正好想換了以前的ID,覺得叫‘歌兒’很好聽,所以就一時興起注冊了這個ID。聽有人說,她們現在不叫我‘歌兒’,而叫‘孤草’,是因為‘歌兒’這個ID是艾米‘禦賜’給我的,現在我既然已經被‘逐出艾園’,當然也就不該再叫‘歌兒’了。 我不知道艾米/艾友友是不是真的這麽想的,我覺得應該不是,因為這所謂‘禦賜’ID的事情,既然並不是事實,即便旁人不知道來龍去脈,艾米總是知道的。首先艾米從來沒說過,孤草,你以後用‘歌兒’這個ID如何?而且就算說過,也談不上‘禦賜’ID給我,頂多是給個建議而已,采納與否,要我自己決定。她既沒有權利‘禦賜’我一個網絡ID,也沒有權利剝奪我的某個網絡ID。對看上去頗通權益法律的艾米來說,這麽淺顯的道理,她不會不懂的。

至於我,現在既然已經決定遠離艾園,‘歌兒’這個ID還要不要繼續用,我自己全權做主,應該沒有誰有權利幹涉指責。支持我的人,自然會支持我使用自己喜歡的ID,支持艾米的人,我想應該會支持艾米‘不幹涉別人活法’的理論。所以我到現在還沒聽誰跟我說過讓我別用‘歌兒’這個ID了,可見大家都還是比較明事理的。 當然了,如果真有不明事理的人來跟我說這句話,我倒也不擔心。我自然也有噎人的話等著。都是女孩子嘛,噎人的話,誰不會說幾句呢?嗬嗬。

第二:你說你不反艾,艾米說你反艾,你到底反不反艾?

答:我還是那句話,我並不反艾。 我不反對艾米捍衛她自己的活法(當然是在不傷害無辜的前提下),支持艾米為國內弱勢群體說話,支持艾米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天分,多寫出一些好看的故事來。但我不讚成艾米/艾友友在自己的博客罵人,罵人是我不能接受的,所以我才選擇離開。

我既沒幹涉艾米的活法,到她的博客去對她指手劃腳,也沒煽動過我的朋友們去她的博客搗亂。我的朋友去她博客發表評論,因此就被封了IP,我覺得處理過重,到文學城意見區去請網管了解情況酌情解封,能算上‘反艾’嗎?那當艾園的評論功能被關閉時,我在意見區呼籲網管盡快恢複艾園的跟貼功能,也算是‘反艾’嗎?

‘反艾’這兩個字涵蓋麵太廣了,我反對的,隻是她對讀者大罵出口而已。

在我眼裏,博客雖然相對來說是私人領地,但假如說你站在自家院子的草坪上大聲罵街,周圍的鄰居聽見了,也是幹擾了周圍鄰居的自由的。博客這種展覽吧,每家和每家辦起來規矩不一樣。大多數人家在博客草坪上辦展覽,都是允許人家走到草坪上去看的,關於展覽有什麽疑問,也好走近了交流交流。艾米家草坪的展覽呢,以前也是歡迎大家踩上去的。艾米還專門寫過‘艾園跟貼tips’,說隻要不是她不歡迎的‘各打五十大板貼’,‘開道德法庭貼’和‘批評艾米寫作手法’的跟貼,她都歡迎,尤其是歡迎討論貼/辯論貼。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這個規矩好像變了,很多不屬於那三大類的討論貼/辯論貼也遭了痛罵。我不知道艾米後來是否又專門發表過聲明不讓大家跟貼了,反正我那天倒是看見黃顏出來說了一句:博客就好像別人的私人草坪,你可以看,但你沒有權利踩上去,除非受到了主人的邀請,否則要是踩上去了,就是幹涉了人家的活法,影響了草坪主人的合法權益。而這博客跟貼,就被比作‘踩上別人家的草坪’。

關於私家草坪的說法,我同意,的確不能隨意踐踏,把博客比喻成私家草坪,我不反對,反正不過是個比喻而已。但博客跟貼到底象不象私家草坪,這個目前好像還沒有一定的說法。假設這個比喻成立,隻要一篇博文的跟貼功能是開放的,那按照這個比喻,自然是主人不反對大家踩上他家的草坪,否則為什麽不幹脆關閉跟貼功能呢?如果要怪現在博客的技術還不過關,無法選擇性開放跟貼功能,那麽在現有的條件下,既然跟貼功能是對大眾開放的,博主對一個禮貌跟貼但持觀點和自己不同的人大罵出口,我認為是有違主人之道的。既然現在沒有博客跟貼法案,艾米的博客也沒在門簾上說,除某某某,某某某外,別人請勿跟貼,那麽跟了貼的讀者,就不算未經邀請踏上別人的私家草坪,在禮貌跟貼後,也不該無辜遭受辱罵。當然了,艾米有句話:我在自己的博客罵人,我沒違法亂紀,你能把我怎麽樣?我覺得她這句話說的也沒錯,這世上並非任何事情都公平,法律還是有很多漏洞的,因為沒有博客跟貼法案,所以現在的博客,既做不到全麵保護博主的權益,也做不到全麵保護讀者的權益,被罵了,以我看,就隻好當作不小心踩到了狗屎,然後回家洗洗幹淨,薰點柚子葉,下次出門小心點,別再趕上同樣的倒黴事就好。再有積極點的呢,就做點事情,爭取促成博客機製和相關法案的完善,以免以後別的人也遭遇同樣的不公平待遇。

在我看來,每個善良的靈魂都是值得尊重的。今天被某人罵了白癡的人,昨天沒準還在路上幫迷路的孩子去找媽媽,明天沒準就犧牲自己的時間幫路上拋了錨的旅人換個爆掉的輪胎。這些被她罵了白癡的人,不知道多少在地震發生後慷慨解囊,甚至有人可能曾親赴災區施予援手。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接受的文化熏陶不同,對很多事情的認識有分歧,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博主,對別人的不同意見,願意解釋的就解釋幾句,不願意解釋的就不理也罷,為什麽要對別人大罵出口呢?隻因為現在沒有法案禁止博主罵人,就隨意的鑽空子嗎?同樣的事情,不同的做法,效果可以完全不同。對艾米的這種她看不上的就一定要砸的做法,我敬而遠之了。‘砸’這個字,總是讓我聯想到文革時的‘打砸搶’,我隻經曆過文革的尾巴,但文革後的幾年我已經有了記憶,那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相處時的彼此防範,現在想來還是讓人不寒而栗。說每句話,都怕被人抓住把柄揪鬥一場,有時抓的把柄根本就不是把柄,而是有人喜歡玩弄文字遊戲,故意曲解別人的語義,搞得人人自危,草木皆兵。我因為這個‘砸’字,而勾起了某些不愉快的回憶,因而決心遠離那個我曾經很眷戀的地方,難道因此就說我是 ‘反艾’嗎?如果有人一定要因此就說我‘反艾’,那可能是大家對‘反艾’的理解不同。幸好我相信這世界上還沒有公認的‘反艾’的定義,目前也就沒必要再為此糾纏了。

就好像我以前跟一個朋友私下說過的,我不反艾,我也沒那個閑功夫反艾。至於艾米說我反艾怎麽辦?愛怎麽辦怎麽辦。

第三:唐小琳寫的那篇‘褐色娘子軍揭竿倒義傳奇’裏的獨芳是不是你?

答:是嗎?唐美眉又出手了?那我可得看看。唐美眉那可是才女。嗯,看了,人家不是說那是傳奇嗎?都說了是完全虛構的了,請勿對號入座,你幹嘛還硬把我往裏塞啊?除了說這獨芳三十五六,是個失婚婦人,跟我有點沾邊,但首先我沒揭竿,也沒倒義,再說她說那獨芳奶奶立牌坊之心不死,可我連這個牌坊指的是什麽都不知道,又怎麽可能是我?我認識的女人基本各個知書達禮氣質不凡,雖然說有的屬於溫婉謙和型,有的屬於俏皮可愛型,還有我這種‘十三妹’型,但沒有誰臉兒菜黃或者土色麵容,那‘傳奇’裏麵穿褐色衣裙,臉兒菜黃的十二差一和那土色麵容的大土坑我都不臉熟,唐大才女既然把獨芳和這兩個人放在一處,那獨芳應該跟我是徹徹底底的沒有關係了。所以說嘛,唐美眉的故事是傳奇,看起來還有下文,等等看吧,既然越傳越奇,下文一定精彩。我已經想好了以後不去艾園草坪看展覽了,這下集我就看不到了,可惜啊可惜,你要是看到了,如果覺得精彩,倒不妨講給我聽聽。 要是唐大才女就此才盡,寫不出下文了,或者下文寫的不出彩,不講給我聽也罷,這世上好聽的故事多了,我一直想好好重溫一下紅樓夢的,嗯,等有空吧。

第四:艾友友在艾園跟貼裏說凡是反艾米的,都‘親政府’,還以你舉例,你怎麽看?

答:艾友友這次以‘孤草’舉例,洋洋灑灑寫了兩大段來論證她觀察到的那種“有趣的現象”。我今天寫論文寫的腦子有點累了,正好來跟艾友友討論討論她的那些論據是否可有確實出處,而那些論據,又是否可以支持她的所謂論點。這個因為我需要做一些考證工作,要轉貼一些以前的跟貼,所以占據篇幅較長,所以單立一篇來寫。這也是受新浪百度的發帖長度限製無奈所致。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長歎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