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的參與者(多圖)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13-04-06 08:02:25
 

 

 

昨天陪哥嫂去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非常著名,不光因為裏麵的陳列品種類繁多,更主要的是有許多名人真跡和價值連城的寶貝,如莫奈,梵高和畢加索等大家的作品,中國商朝的四腳鼎。多年前我也陪父母來過這裏。父親很喜歡,也懂得欣賞。而母親卻有些感慨,因為她看到許多中國的東西在這裏,甚至於有些展品連國內都絕無僅有,比如四腳方鼎。而麵對母親的義憤填膺,像‘美的東西屬於世界,而不屬於哪個國家’這樣冠冕堂皇的話我真的說不出口。因為當時我的眼前真的仿佛出現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那就是我的祖國。心裏除了羞愧還有痛苦。但話又說回來,如果這些寶貝留在國內,經過戰亂,文革,許多東西也許會毀於一旦呢。如果是這樣,我們可能真就永遠可不到了。

可以說我不懂得藝術,但對美好事物卻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愛,這種自然天成的影響,讓我對一切美好的東西不僅心存敬畏,還有一種感恩情懷。其實許多時候,人們的視覺,感官對外界事物的自然反應,就已經具有一種態度和立場了。而非得多麽專業,這也許和我從來不迷信什麽專家有關。我從來都以為,自己已經具備對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的本能,這對我一生都很重要。當然人們還是要不斷學習,提高知識水平,這樣才有進一步欣賞事物的基礎。其實人真不需要太懂,卻一樣能夠欣賞。隻是因人而異,這與一個人的閱曆和知識麵有很大關係。正因為這些不同,人們的審美觀也一定不同,而不像老話說的那樣僅僅是外行看熱鬧。 

嫂子是出生在美術世家,自己又是學美術的,一定會看到我們這些外行看不到的東西,但我相信,我看到的不一定比她少,心裏的感受也不一定不如她那樣震憾和激動人心,隻是看同樣的東西時的角度和理解有所不同。哥哥挺不容易,應該算陪客一類,他不喜歡,也就談不上欣賞,幾個小時下來,可以說百無聊賴,陪客很辛苦。

我以為18世紀前的歐洲油畫華麗莊嚴,還有些宗教神秘感,文藝複興後的油畫強調人文理想,看著難懂,不易欣賞。我更喜歡19世紀後的油畫,因為裏麵有種浪漫的詩情畫意。但我真看不出印象派畫有多麽好看的,這就是我不懂的局限性。比較而言,我不太喜歡後來的畢加索。不光是因為他的東西很難看懂,盡管他的畫在他活著時就非常值錢。我比較喜歡莫奈的畫兒,朦朧而平靜的美。不像有些畫家的畫讓人一看就緊張和乏味。如果非要給出個評價,我可以勉為其難地說莫奈的繪畫風格平靜,梵高激烈,畢加索天馬行空!

在眾多印象派大師裏,我最喜歡莫奈的畫,就我目前的審美程度而言。也許是因為莫奈活得長,畫多,主題也多,再加上人老了對事物的認識更深入淺出,心平靜氣。也可能是因為他選題浪漫,比梵高的作品更容易消化,理解。芝加哥美術館有一個室,全是莫奈的油畫,有早期的人物畫,有塞納河兩岸畫的畫,有晚期畫的睡蓮花。我隻胡亂照了幾張,因為兩個小時的時間太寶貴了,而且好東西多得讓人目不暇接,顧此失彼。

人其實不可能什麽都懂,即使你孜孜不倦,活到老,學到老,也不可能麵麵俱到。隻要欣賞,有自己的喜好,是非觀,不讓自己僅僅做生活的旁觀者,而是努力去參與,實踐,人生就很有意義了。你們說呢?




 
莫奈的畫兒,朦朧而平靜的美。莫奈平靜,梵高激烈,畢加索天馬行空!你們看呢?

 

     

 
 

商朝的四腳方鼎

 
 
 
 



 
 
 

 

 

  

 

 


六月的雨裏
那些無主的落花
讓心情也凋零和殘缺
我曾用忘記的魔咒
搭起一道自閉的屏障
去圍剿無望的思念
卻在哭泣的飄紅中破碎
你的憂鬱
再次從潮濕中向我走來
我閉上雙眼
和喜歡鼓噪的雙唇
就自欺欺人的以為
一切都將過去
而你
卻佇立在每一滴雨點上
淋透我的思想
和精神

我知道
是白雲把你托付給了明天
在你我都還困惑時
輕易離間了我們的愛情
從此你我天涯海角
恍若隔世
我曾怨恨
也曾詛咒天道不公
但對你
我卻從來隻是愛慕
因為隻要想到你
和曾經牽手的浪漫
我的心
就會讓幸福再次豐富


你沒有離開
更不曾在我的視野中消失
就象這六月的小雨
連綿不斷
雖然我聽不到你愛的誓言
但在和雨纏綿的風裏
滿是你輕聲的呼喚
也因此
在紛擾的歲月中
讓我銘心刻骨的
還是那些熟悉的感覺
和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