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女兒的婚事 (54) 海歸海歸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13-03-05 15:57:46







讀者按:

和對的人在一起,可以喚出人的善;和不對的人在一起,可以激發人的惡。


和對的人在一起,可以喚出人的善;和不對的人在一起,可以激發人的惡。


注:

未經作者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摘編本人任何作品;任何轉載或轉貼都須注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否則必須承擔一切法律後果. 特此聲明!


此文屬於虛構!


[ 故事梗概]

九十年代末,北方某大學教授的女兒潔,美麗單純,本來鍾情於同一部隊研究所的技術室主任於,卻因一時賭氣,下嫁給了父親的得意門生,來自農村的博士生康。康後來赴美深造並事業有成。但潔和康婚後的感情與生活,卻一直因為兩人出身、教育和個性的迥異,始終磕磕絆絆,危機重重。在教會裏一次偶然的邂逅,讓潔認識了赴美經商的高幹子弟吳。兩人在十多年間,雖情投意合,以心相許,卻又因種種原因,陰差陽錯,失之交臂。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幾個年輕人之間,存在的愛恨交加,悲喜參半的糾葛愈演愈烈。多年後,康終因與自己的學生有染,麵臨事業和婚姻二者不可兼得的困境,而被迫向潔提出離婚。後與一直深愛著自己的虹結婚,不久兩人又隨海外學人大批回歸的潮流,揭開了回國創業的人生新篇章。而吳亦終於了結與前妻的恩怨糾纏,為曾經導致前妻自殺的婚姻畫上了句號。故事中人物的命運像一付配好對的撲克牌又被重新洗過,老天似乎慷慨地給了每個人第二次選擇的機會。康和虹歸國後,將如麵對對新的機遇,挑戰和誘惑;而吳和潔的生活又將發生怎樣的改變,有情人是否能終成眷屬,卻似乎仍是一團迷霧。。。


小說中迭宕起伏,令人唏噓的情節內容,既是一代人在故園和他鄉的天空下,奮鬥,掙紮;於人生的事業、感情路上,失去和獲得的真實記錄;同時也是一部關於人性真,善,美和愛,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小說。在這個忙碌而浮躁的年代,相信每個讀者,都不難在主人公的身上,找到似曾相識的自己,為自己經曆過的一切流淚,也為自己的生命喝彩。



題記: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在異國天空下掙紮過,奮鬥過,迷茫過,失去過,更收獲了的人們。讓我們共勉!



南歌子

雪阻歸來遲,相逢親亦難。北風刺骨秋衣寒。又見候機廳外,倦顏歡。

長發半遮麵,憔悴報平安。青燈萬卷情何堪? 骨肉銷魄一聚,魂夢間。






人生如果是條河,關鍵的轉折處,很可能就那麽寥寥幾個。過了那些坎,向東還是向西,哪怕還有無數小曲折,但大體的流向便確定下了。但即使這樣一個事實,許多人都是要到年華老去,回首往事時才能看清。懊悔或許會有,但執迷其中就大可不必,因為就算時光倒流,重來一遍,大方向也不會有太多的改變,一方麵形式比人強,另一方麵與人的個性也有很大關係。可對康這樣的人來說,實際上連那樣的事後懊悔都可免去。他卑微的出身背景,和精於算計的個性,讓他總是有未雨綢繆的危機感,別人是走一步看一步。在他,就得看到兩步,甚至是更遠。他習慣於對人生有明確的規劃,而且一切都必須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才能安心。他一直都相信,正是這樣的行為方式,使自己過去十多年來,出人頭地,超越了大多數的同齡人。而他同樣確信,這樣的特質,會給他帶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比如現在,康已經強烈地預見到,自己正麵臨著人生的又一次重大機遇和抉擇。就像10多年前,他孤身來美,是順應潮流的明智壯舉。那麽今天回國,也同樣是命運的安排,在他的人生進入相對的平淡期,甚至走下坡路時,對他發出的又一次召喚。他心裏躍躍欲試的鬥誌,和對未來的憧憬,又一次被激發出來。不過這並不表示,他會被盲目的樂觀衝昏頭腦,他從來就不是那種忘乎所以的人,現在隨年紀漸長,閱曆漸深,他就更加注重於審時度勢,從而選擇自己未來的道路。


康覺得,雖然回國可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他對國內的實際情況與他所期望的,還有一些距離。這麽多年在美國的工作生活,他已經習慣了這裏的便捷高效,和相對簡單直接的處事方法。而且每次回國開會,他都會警惕地覺察到,自己已經對國內的辦事方式和工作態度,有了相當的不適應甚至是反感。他甚至擔心,如果自己義無反顧的徹底海歸,是否會像南桔北枳,會經曆新一輪的水土不服。再說國內這幾年發展太快,他離開了這麽久,對業界的情況也沒辦完全掌握,而這些恰恰都需要時間和親曆親為的實踐才能夠達成。所以權衡再三,康覺得現在就破釜沉舟回去的時機尚未成熟。再說他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虹的感受他也要考慮,雖然他清楚的知道虹會以他的意誌為意誌。而且像他這種年齡的人,也犯不起錯了,尤其是在這樣關乎人生的重大決擇麵前,必須小心謹慎,步步為營。更何況許多事情隻能等回國和校方談過之後才能進一步明了,到時再做打算也不遲。

如此權衡一番後,康決定自己一個人先行回國,這段時間實驗室就暫時由虹代為管理。在機場他又向送她的虹囑咐了幾句,分手時虹又衝動地撲在他懷裏溫純了片刻。起初康顯得有點拘謹和不自然,在公開場合作親熱舉動,他很不習慣。不過當看到虹那種發自內心難過的樣子,又不禁憐惜拍拍她的後背,說了句他會照顧好自己,就推開了虹。


康的冷靜讓虹多少有點心意闌珊,但她了解康就是那種不解風情的男人,而這種男人倒讓她不擔心,他一個人到了國內會藏汙納垢,弄出來些緋聞故事。於是鬆開手,看著康拖住自己幫他準備好的行李箱,漸漸消失在候機大廳的玻璃窗裏。

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康起初還被興奮的感覺籠罩著,饒有興味地觀看每個座位上提供的小電視裏的好萊塢電影,片子雖然老舊,但對他這樣一個平時沒時間讓自己閑下來的人而言,卻都是新鮮的。康也想像別人那樣睡上一會,哪怕隻是打個盹兒,但不知為什麽就是做不到。


時間一久他的腿就不安逸起來,他隻好走到中間的緊急閘門前站立一會。飛機上的食物和虹的手藝比起來簡直就不能下咽,就是潔的水平也差得遠呢。他不鹹不淡吃了幾餐,算是勉強填飽肚子。就在他窮極無聊時,終於轟地一聲悶響,身下的座椅連續顛了幾分鍾,康的心才和飛機一起接到地氣。到了,終於落到了祖國的土地上!


康隨著人流快步走下飛機,熟悉的黃臉孔,親切的中文字,迎麵撲來。他忍不住伸展一下胳膊腿,覺得步履輕快,如在雲端。工大派來接機的人,手舉寫著美國康教授的大牌子,正望眼欲穿地等在一出候機大樓的出口處,康臉上帶笑,快步走過來,跟來人熱情握手。然後就像被一陣春風裹挾著,上了早已等候在外麵的轎車上。

去賓館的路上,康一邊回答著人家的問題,一邊望著窗外刷刷閃過的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風景,他精神亢奮,又倍感舒適,忍不住踏踏實實地靠在車椅背上。望著自己有些中年發福的肚子,忽然有些衣錦還鄉的飄飄然。康的吃住都是工大為他安排的,就在學校附近一家4星級酒店裏。大堂金碧輝煌,富麗氣派,房間非常寬敞,還是套間,裏麵臥室,外間會客,比起康去過的國外任何酒店,硬件上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接他的人又客氣了一番就走了。康坐在坐在沙發裏打開電視,心不在焉的看了幾眼,突然想起check-in的時候,前台的接待小姐臉上謙卑的微笑,心情不由大好。不過,康覺得工大的人員反倒有些粗魯,說話口氣很衝,儼然客人就是上帝,呼呼喝喝的架勢。前台小姐似乎也司空見慣,依然故我的笑容可掬。但一轉身臉上卻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鄙夷。不過,康看得出,接待小姐對他的態度略有不同,目光是由衷地柔和,微笑中透著尊敬,甚至還有點自慚形穢的謙卑。康知道這些小姐都是閱人無數的人,一定是覺得自己的舉止神色與國內人不同,又看到他拿美國的護照,自然對他另眼相看。這些感受在康的心裏一閃而過,臉上卻波瀾不驚。多年來,隨著事業的功成名就,他在外表上早就煉出了一副恩威兼具,溫厲並存的大方態度,但內心裏,他總還是非常在意別人如何看他,對待他,有種下意識的敏感。說實話,工大這樣的安排,他其實有點意外,雖然知道自己的資曆和才幹足堪禮遇,但這與他數年前出國時的狼狽反差太大。再想到,他的母校工大,一所赫赫有名的重點大學,建校至今幾十年,自己恐怕還是第一位能享受如此高的禮遇,作為貴賓被邀請回校的校友吧,這種開先河的莫大榮耀,康一時之間還不能完全適應,心底裏有些受寵若驚。

中午,一位姓郭的副校長,親自在本市一家非常高檔的酒店裏為他接風洗塵。校長寒暄幾句後說,先不忙著談工作,既來之則安之,請康教授好好品嚐一下家鄉的小吃。康聽了心裏暖乎乎的。席間,各種佳肴美饌,流水般上來,可謂色香味俱全。康雖然走南闖北,但由於工作性質的局限性,使他幾乎沒見過什麽大場麵,尤其這樣一桌在他眼裏極度鋪張浪費的美味佳肴,難免讓他眼花撩亂。他在這方麵的無知和少見多怪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康一邊認真聽主人的介紹,一邊凝神專注的逐一品嚐,嘴上不停嘖嘖稱奇,讚歎國內飲食的精美和創新力。還大發議論到:

”在中國,飲食早就成了一種文化,其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與其他國家相比簡直就天上地下。那些西方人,對舌尖上的學問簡直可以說是孤陋寡聞,一竅不通。”

副校長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其他在座的人也都附和著點頭稱是。副校長又帶頭敬酒給康,康不太會喝,但盛情難卻,幾杯下肚,就醉意朦朧。酒足飯飽,那位副校長又特意囑咐他,不必急著來學校,可以先辦他自己的事情,比如看看導師,父母,同學等。康暈暈忽忽的,也許是時差和酒精共同作用的原因,他隻記得他勉強撐到回了賓館,一進門就把自己扔在了暄軟的大床上,睡著了。


康再醒來時,已經是晚上8點多鍾,許是休息過了,又洗了把臉,康整個人清醒過來。置身異地的新鮮感又湧上心來,更何況這是重回故裏,新鮮裏又有了種喜悅和興奮,仿佛有很多事要做,又不知從何開始。他簡單把行李開箱,然後出來坐在沙發上,突然回想起那位副校長的話,於是在心裏盤算著是否現在去見見他的導師,女兒的姥爺。但猶豫再三,想到見麵時可能出現的尷尬和難堪,心裏就打起了退堂鼓,覺得沒臉去。至於何時老家看父母,他想等一切塵埃落定,有了確實的結果,再榮歸故裏。主意已定,康平靜下來,反正要倒時差,這會也睡不著,他便拿出隨身帶著的專業資料看看,又給虹用skype報了個平安,問問實驗室的事,交代給她些工作。一切做完,才晚上十點,他打開酒店的電視,看到了熟悉的中央電視台新聞,主持人當然是年輕的新麵孔了,但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讓他倍感親切。在美國家裏看中國新聞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在一個遠離大陸的小島上,而現在,他像一個小孩一樣,回家來了,祖國這時候在他的心裏已經不是個抽象的名詞,而是這滿耳普通話,滿眼漢字和近在咫尺,清一色的同胞手足所建造起來的溫暖的家。讓他能能不倍感踏實和安逸,想著想著康漸漸打起盹來。

第二天一早起來,康好好洗漱一番,換了衣服,就直接去了學校人事處。在工大人事處,康意外遇到了過去的同學李斌,那個當年幹幹瘦瘦的小夥子,現在白白胖胖,一付春風得意的樣子,而且當上了人事處長。兩人都覺得喜出望外。兩人在辦公室裏聊了起來。李到現在還不知道康已經離婚了,所以在談論的話題中,還經常會提到他們共同的導師,潔的父親。每每這時,康都有些尷尬,他本來就不善辭令掩飾,這會兒隻能是顧左右而言它。

李斌告訴康,校黨委對他非常重視,特意召開兩次有專家,教授以及各係主任,書記列席參加的擴大會議,討論他的工作安排和生活待遇問題。為了他的引進問題,如此大動幹戈,在工大曆史上還是頭一次。可見校方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校方還擬訂了為康量身打造的兩種方案。

其一是康完全海歸,校方負責在校園內為康成立一個研究所,麵積暫定為400平方米,配備相應設備和技術人員。行政職務為研究所所長,一級教授,博士導師。康的職責包括,教學、每年承擔至少一項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帶兩個以上博士生、並負責培訓高端技術人才。每年在sci上發表1篇論文。待遇方麵是,每年年薪80萬元人民幣,另加25萬元安家費,在校園區附近的一處240平方米的房子。


其二,人繼續留在在美國,但負責研究所的管理和科研工作。帶一名博士生,每年至少回國講學兩次,每次為期15個工作日,400個學時。在sci上發表一篇以上學術論文。待遇是報銷全部回國期間的費用,包括食宿,旅差費。如果夫人和孩子回來,也一並報銷。另外給康每年勞務費為12萬元人民幣。如果想買房子,按成本核算,可以買240平方米的校園區內的房子。回國期間吃住,包括隨行人員一概由校方負責。

其實兩種方案對康而言都具有一定的誘惑力。但如果問康心裏的意思,他其實更屬意於第一個方案。究其原因,多半是感覺和感情上的不同。前者是一心一意在在一個完全自主發揮的巨大空間裏大展宏圖,後者也能發揮能力,但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在海外多年,讓他最難以啟齒的苦衷就是沒有歸屬感,無論生活上工作上多麽得心應手,始終都是局外人,融不進美國去。當然這樣的大事,他要和虹商量後才能決定,所以他和老同學說要考慮考慮。李斌說當然可以,什麽時候考慮好了告訴他一聲,再由他向主管校長匯報,就可以具體落實了。康問李,如果他回來是以什麽身份,李回答說,如果他現在是綠卡,就負責給他重新落戶口,辦身分證,然後享受正式職工待遇,包括退休金,一視同仁。如果是美國公民就得向國家外專局申請外國專家證,最後在勞動局辦就業證,合同製,可一次性簽5年的合同。


康走出校辦大樓時,渾身輕鬆自在,這幢日式的老樓,康不知道走出走進多少次,但隻有這次他才真正感覺到自己像個主人。康精神抖擻的走在校園裏,身旁不時有三三兩兩的學生擦肩而過,他們朝氣蓬勃的臉上,泛著青春的光芒,像一縷縷陽光,把康的身心都給溫暖和燦爛了。他突然有了種勇氣,對,去見見自己的導師,曾經的嶽父,他們又不是老虎會吃人。康一念至此,立即去學校附近的商場買了些保健品,衝動中伴著些忐忑,向那片被綠蔭掩蓋下的日式獨門獨戶的小樓走去。這是文革後,學校為了照顧知識分子特意分給幾個老教授的,潔父是解放後第一批教授,當然有份。


康篤篤篤敲了三聲門,心裏咚咚咚地直跳。開門的是潔父,老人一看是康,吃驚不小,手裏的老花鏡差點掉在地上。但他畢竟是見過世麵的人,馬上恢複了平靜,從容地把康讓進屋子裏。潔母正在廚房裏擇菜,聽到動靜出來,一看是康,心裏甭提多別扭,但自己是長輩又不好太失禮,於是不冷不熱地說了句:

"你來了,坐吧。"

就又轉身進了廚房。康把東西放下,畢恭畢敬,直著身子坐在沙發上,一五一十的把自己要海歸的事情,連同他在美國的現狀到校方的意圖,以及自己的設想,向導師簡明扼要的敘述了一遍,然後又恭敬地說希望聽聽導師的意見和建議。潔父聽得很認真,沉吟了一會說到:

"我老了,主意還是由你自己拿吧。如果是我,就先選擇第二套方案。先把位置占下,然後一邊做一邊再觀察觀察,這麽大的事還是穩妥點好。"

"謝謝老師,您和潔。。,啊,我也是這麽打算的,就是在決定前還是想聽聽您的看法。那我就不打擾您了,過些日子我再來看您。"

康本想說老師和潔的看法一致,但發現老師的臉色嚴肅,甚至是有點難看,立即轉了話題。他這會兒明白了,自己在這個家裏已經成了不速之客,不受待見了,現在真到了從自己的幻想中,擠出那點一廂情願的念相的時候了。想著再呆下去,連自己都會覺得無聊,於是給自己找個台階,說不便過多打擾二老的休息,就趕忙起身告辭。康父沒有送他,隻是說讓他有時間再來家裏玩。康有些意興闌珊。剛進門時的那股春風得意的勁頭,此刻不知跑到哪裏去了。在回賓館的路上,他在心裏反複罵自己是個小人。


回到賓館,倦意上來了,剛想打個盹,就聽到有人敲門,一看原來是李斌。李告訴康,他約了幾個老同學一起吃個飯。飯店他已經定好了。康本來正因為去嶽父家的事灰心失意,這會覺一陣溫暖,眼眶有點發熱。在電梯裏,他問老同學能否給他訂張明天回老家的火車票。李一口答應,讓他放心,說明天一準讓他走成,並且還會親自送他去火車站。

約了的老同學幾乎都來了,故人見麵格外親切,一番熱鬧寒暄完,康的心情好些了,但剛才在老師家的壓抑感還隱約蟄伏在他的意念中,因此他沒喝幾杯就酩酊大醉。後來稀裏糊塗被人送回賓館。到第二天醒來,他覺得頭很痛,連忙洗了個熱水澡,衣服還沒穿利索,李就來接他去火車站,還買了許多禮物。康想給李錢,李說你能回來就算還債了。康很感動,自己以前怎麽就沒注意到同學之間的友愛呢。也許過去他太想出人頭地,隻顧個人奮鬥,完全忽視了與別人的正常交往。


回到老家,把情況一說,康的父母也不懂什麽時髦的名詞“海歸”,隻聽明白了,兒子這是要回國了。又聽見“龜”,就聯想到老家的村話“龜兒子王八蛋”,以為他是犯了什麽事,不然好好的,怎麽在外國呆不下去了。兩位老人心裏犯著嘀咕,爬滿皺紋的臉就更緊縮地像核桃皮。老母親低著頭,佝僂著腰,到了外屋,忍不住輕輕歎了口氣,抬起枯瘦的手,偷著在抹眼淚。康出來剛好看見了,趕忙過來摟住母親的瘦削肩膀,笑著用老家話解釋了半天,終於讓母親明白過來,他是衣錦還鄉,而非漏脯充饑之舉,她的兒子現在比出國的時候還風光,是被人八抬大轎請回來的。老人開頭還半信半疑,看康春風得意,神采飛揚的樣子,才終於相信了,旋即破涕為笑。


恰好康父的70 歲生日也要到了。常年不回來,錯過了很多次為父親祝壽的康,這次當然絕對不能潦草。他堅持要在家裏大辦了三天酒席,宴請了全村的父老相親。在那些臉上帶著尊敬、羨慕,口裏不住誇讚他的鄉親麵前,康顯得越發謙卑有禮,將自己的榮耀都歸功於父親和母親。大家就又都眾星捧月一般,為康父敬酒,康父憨厚地笑著,高興地嘴也合不攏,嗬嗬著隻忙不迭請大家吃好喝好。康的兄妹也為康多年來的傾囊相助,對他感恩戴德,雖然因為不常聚首,略顯生疏,但都對他充滿了敬意和仰慕,正在讀大學的妹妹更是暗暗發奮著要以哥哥為榜樣,她那倔強的眼神,讓康想起了當年的自己,雖然年紀漸長,心中平添了些滄桑感慨,但他還是覺得自己沒白奮鬥,這麽多年的辛苦在這一刻都得到了回報。

筵席結束後,消停了幾天,父母很自然地又問起康什麽時候才能讓他們抱到孫子的事,看到父母殷殷期待的目光,康不想掃他們的興,隻得隱瞞了虹不能生產的事實,對二老說,快了,快了。他知道這種瞞天過海的做法隻是權宜之計,不能長久,以後海歸了,父母一定會逼得更緊,看來領養孩子的事情還真的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康這次給父母的5000美元,都是臨走時虹塞到他手裏的。康交給父母時,心裏還感到暖乎乎的。他現在越來越覺得虹是老天賜給他的寶貝了。虹的身上幾乎沒有許多來自大城市裏的女人的那種膚淺、矯揉造作和不可一世的毛病。她對他甚至比他家鄉的那些農民還實誠,這種女人對自己來說真是可遇不可求。


康在家了呆了十幾天就回到了母校,他認為已經考慮成熟,就和校方按照第二方案簽了5年聘用合同。回美國前的那天晚上,他猶豫了很久是否再見導師一麵,最後決定不辭而別。但他還是發了封短信給導師,把自己簽合同的事情告訴了他,算是有始有終吧。讓康出乎他的意料的是,當天晚上就收到了潔父的回複,裏麵有許多鼓勵他的話,還有些要他注意的問題,臨了還特意說,隨時歡迎他來家裏做客。康看完很感動,壓在他心頭的一塊巨石終於放了下來。將心比心,康現在完全能夠理解導師和師母的心情。人家那麽信任自己,並把自己唯一的獨生女托付給當時一窮二白的他。又為了他的事業和前途,眼睜睜地看著他把她帶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現在卻變成和自己幾乎沒有什麽關係,獨自一人帶著他的孩子,在異國他鄉艱難的討生活的單身女人。雖然這裏麵有許多複雜的因素和至今他也沒弄明白的道理,但客觀上就是如此,他也不能否認和推脫自己的責任。想到此,康感到很愧疚,是自己辜負了導師的信任和期待。


康在離開祖國的飛機上,透過一層灰雲,望著那片植被少得可憐,並不賞心悅目的土地,心裏卻翻湧著貼心貼肺的親切。種種不愉快的往事和他現在躊躇滿誌,又躍躍欲試的宏圖偉誌比起來算得了什麽呢?


他將來不但要在科學上有所建樹,更決心要在仕途方麵也出人頭地。而且後者對他而言似乎來得更強烈,更迫切,更有現實感。他早就意識到了,像他這種沒有任何背景,全靠自己的才幹打拚的人,要想揚名立萬,就得同時在仕途上有所作為。隻有如此,他才能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己的理想,報效這塊急需人才,基礎理論研究薄弱,有些人浮於事,但養育了他的土地。頭一次,他覺得自己很崇高,至少是誌願上。早晚有一天,他要徹徹底底的回到這片土地上來,並有所作為,而決非落葉歸根的那一種。

-------------------------------------------------------------------------

在這輾轉無眠的夜晚
隻有風
和心還在流浪
月亮忘記了自己的責任
開小差似的溜走
隻留下孤獨和惆悵
和掛鍾的鏗鏘
為了逃避
我隻好緊閉雙眼
讓一切
不複存在
如果就此別過
人生的路還有多長
是否會繼續
那些燈紅酒綠的浮華
和醉生夢死的奢侈
無可奉告
就是這個聲音
讓我的思想
再次凋零在
被曙光燦爛的驕傲裏
沒有誰不被忘記
卻有人
常被懷念
而最讓我們滿懷期待的
不是男歡女愛的現在
而是那些
尚未滿足的心願
不必自作多情
不必異想天開
更不要和彼此說再見

如果去了
就不必
再想起我來
停在時間的站台上
雖然有先有後
有長有短
但最後的結果
都是時空相悖的場景
物是人非的結局
讓你記住我
是個多麽沉重的枷鎖
這個要求真的非常荒謬
即便是愛你的人
也過奢求
貪婪
去就去了
幹淨的輪回
豈不是對生命
最好的禮讚
乞求重生
不如過好
每一個今天
隻要能讓自己充實的活著
你就可以大聲的吼出

真的活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