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女兒的婚事(26) 相安無事(祝大家節日快樂!)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12-12-20 20:14:07




此文屬於虛構!


題記 :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在異國的天空下掙紮過,迷茫過,失去過,更收獲了的人們。也以此文激勵那些正在掙紮和奮鬥的人們。讓我們共勉!

二月雨肥冬土暖,綠黃參半與春同。
窗前不見枝頭豔,回眸盆花別樣紅。


正所謂工夫不負有心人,康終於在大學附近找到一個較為理想,兩室兩廳兩衛的公寓房。讓代理又帶潔看了看,潔看完也覺得還可以,讓康拿主意,於是就定下來了。康找人做了房檢,又和原房主通過代理進行討價還價,最後找律師審閱文件。 15 天後在 CLOSING DAY 如願以償地拿到了房子鑰匙。

當天晚上兩人去中國城吃了頓美食,以示慶祝。 潔睡一覺醒來,發現康還在那裏翻來複去的折騰,他就這樣心裏不擱事。第二天康就開始在中文報紙上逐個給他認為不錯的裝修公司打電話,找人看房,再按他的要求估價,然後反複比較價格,討價還價最終選定一家叫開明的裝修公司。其實康看重的就是價格,根本沒考慮質量和人文效果問題,也難怪他對這一行算是摸石頭過河,心裏沒譜。更不要說什麽審美觀了。

第二天開明公司派來兩名師傅,都是河北人。後來康才知道,他們這是第二次幹裝修,根本就是趕鴨子上架。為了在美國混下去,不然怎麽辦 ? 對那些既沒身份,又沒一技之長的人來說,想在美國有口飯吃,憑的就是大躍進精神,有條件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當然這些康一直被蒙在鼓裏,穿幫是因為有一次,師傅給康打電話,說白膠和釘子用完了,讓他買回來。康抽空從實驗室跑去 HOME DEPOT 按他們的要求買好東西,一進門,就見那個叫大張的師傅,臉黑得像從爐灶裏剛鑽出來似的,而個子矮小的王師傅則站在一旁捧腹大笑。

康一進來兩人立即噤聲,不約而同地都去忙自己手裏的活計。康問出了什麽事。兩人支支吾吾,東拉西扯。康看他們不想說,也不好追問,他不想得罪他們,因為平時他人不在,幹活隻能憑良心,糊弄他也沒法。而既然已經請了人家,就隻能將就著點,如果得罪了人家,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其實這種事,兩頭怕,康怕人糊弄,弄僵了人家將來報複他這個坐地戶;而幹活的怕康挑三揀四,少給工錢,更要命的他們是黑工,上不了台麵,有問題也無處理論。在如何對付這些 :“粗人 ” 方麵,康喜歡耍些小聰明,比如經常給兩人買些香煙,或礦泉水,他天真地以為,隻有用這些小恩小惠哄住兩人,他們才肯賣命的為他幹活。

“休息一下吧”康把一包煙遞給王,

“萬寶路 ?”

王接過香煙,放在鼻子前嗅了嗅,然後放進口袋裏沒舍得抽。

“你們應該掙不少錢吧 ? 平時還往國內寄嗎 ? 老婆孩子都幹什麽呢 ?”

“老婆當工人,孩子念書。錢嘛,一年寄一次。”
“就一次 ? 夠他們娘倆花嗎 ?”
“不夠有什麽辦法,我們也不容易啊。”
“你們平時沒活,幹些什麽呢 ?”
“喝酒,玩牌,去賭場。”

“去賭場 ? 就不怕輸錢 ?”

“輸錢,也比一天天無所事事地熬好多了。起碼有希望,刺激,精神上滿足。跟你說多了你也不懂。”

“我說為什麽,你們一年隻給家裏寄一次錢,原來都給賭場做貢獻了呀。”

“你們這些臭知識分子,就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如果我有老婆孩子,有身份,誰願意過這種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呢 ? 你知道嗎 ? 剛才大張差點被電打死,”

“為什麽呢 ?”
“他在家是種地的,哪裏幹過電工的活,火線和零線接反了唄。得,我去幹活了。”

康聽他這麽一說,心就慌起來,於是各處轉了轉,看看東,看看西,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一時覺得沒趣,就回實驗室去了。一路想的卻是他們不定裝修成什麽樣子呢 ? 心裏非常後悔,又想到2000元錢,心裏很不是滋味。但自己又挑不出什麽大毛病來,因此沒理由現在換人,再說現在換人怎麽和別人說,他已經吹出去了,自己找到了中國城最好,最便宜的裝修公司。沒辦法隻能以後多回來幾次,看緊點。康心裏七上八下,又糾結起來。晚上吃晚飯時康和潔說起此事,潔卻不以為然的說 :

“都不容易,就別那麽挑剔了。再說你給人才多點錢啊 ?”
康想想潔說得也對,整個裝修才付給人家 2000 美元,不過是點辛苦錢,要質量還得找老美,是自己認為不值得圖便宜的,怨不了任何人。想到此,心寬了許多。 人都一樣,最容易原諒的就是自己。

潔懷孕頭三個月,每天吃飯前都要去廁所吐出綠色的胃液和膽汁,而且這期間仿佛味覺和嗅覺放大了一百倍。更要命的是一到電腦前就覺得惡心,可能是自然對孩子的保護。但她又是做這一行的,很難避開。老張對她很照顧,盡量安排她做一些輔助工作。潔忽然喜歡吃兒時的口味,什麽肉凍啦,涼粉啦,吃不到就心癢難撓。。。但她現在越來越不喜歡去廚房,聞那些油煙的味道。教會的朋友知道後,就給她出主意,讓她找個鍾點工,並給她介紹了一個,是一個教友的母親,也是湖南人,兩人還談得非常融洽。從教會回來,潔就對伏在案頭是寫東西的康說 :

“康,我和你商量個事。”

“什麽事,你說吧。”

“你看,最近我總加班,回來的很晚,反應又強烈,搞的我們常常連飯都吃不上,所以我想請個鍾點工,幫我們做頓晚飯,你看如何 ?”

“那得多少錢啊,再說別人做的飯能好吃嗎 ?” 康顯然舍不得錢。

“我已經和教會的一個朋友談過了,她母親來探親,平時閑著沒事,又是咱老鄉,我在教會裏也見過的,人非常好,我想請老人家幫幫我們,錢嘛,她說不計較。”

“不計較是多少啊 ?”

“一小時, 10 美元。每晚兩小時, 20 元。三菜一湯,一葷兩素如何 ?”

“這。。”
“我們身體垮了,不是更不值得嗎 ? 更何況我現在還懷著孩子。”

“好吧,這次就依你。”一聽到孩子康心就軟了,雖然是個女娃,但也是自己的啊。

潔看康不再反對,喜出望外,立即給朋友打電話,說定此事,還特意強調是求人家幫忙,生怕人家沒麵子。 20 元一天,一個月下來 600 美元,對一個來自國內, 60 歲的退休女人也是不錯的了。主要是輕車熟路,時間短,又不拖累人,平時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還落得個助人為樂的好名聲。

朋友母親說明天就可以來,潔連聲道謝,這事就這樣說妥了。


康顯得很配合,主動提出明天早點回來開門,再配把房門的鑰匙給老人家。潔嘴上沒說什麽,心裏卻很感激康。從此,他們每天晚上回來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了。康有肉吃,而且每頓都吃得舒舒服服的,還不用自己洗碗了,慢慢就不再心疼那 600 元錢了。但他有時還是會想,如果這個做飯的人是我媽該多好啊。

日子一天天過去,平平淡淡,無風無浪,雖然兩人還是時不時的吵嘴,但總算不是太僵。隨著肚子裏的孩子漸漸大起來,潔的注意力開始往孩子身上傾斜,如選購一些孩子出生後的必需品,如衣物,小孩推車,小床等,和康則得過且過,遇到不稱心的事就盡量裝糊塗,或幹脆視而不見。比如康不洗澡就上床,,吃飯還是總忘洗手,衣服有味了也不知道換,頭發亂得像個鳥巢也不去理一理等等。

一個周日,潔從商場滿載而歸,康正在家修著他那條從國內買的舊皮帶,已經係了幾年了,可他總是那句老話:“修修就能湊合。”

潔忍不住拿出新衣服,在穿衣鏡前比試。康問:“又是新買的?” 潔敷衍說:“以前的,忘了穿。” 康不高興地說:“你的衣服多得每天都能換新的!”
“在美國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潔很少給自己買衣服,但在美國公司上班的人,每天換衣服穿好像是不成文的規定,潔總不能標新立異,天天就穿那幾件從國內帶來的衣服吧。潔已經很省了,即便如此,每次潔一買新衣服,康就會旁敲側擊,嘮叨個沒完沒了。潔隻好每次從商場回來時,要麽趁康回家之前把衣服藏好,要麽把包裝丟掉,把衣服塞在包裏進門。

康還是非常不悅:“這個月你已經買了幾百塊的衣服。”

“你看清楚,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給自己買件衣服,還不到100美元,其它都是孩子的。”
潔更生氣了,這次是因為她過生日,一年才奢侈一次!

每次,一件小小的東西,康都會扯到物價上漲、房貸、攢錢買新車,還有未知的、將來的小孩、老人的贍養……總之,到處都需要錢。潔真的受不了了!

也難怪,康上高中時才第一次吃雪糕,那時,雞鴨魚肉潔都吃膩了;他工作前,連雙皮鞋也沒穿過,而潔已經開始在國貿認識國際名牌……

潔想,即使他的月薪賺10萬,生活質量還是會停留在1000塊。他就是想不通,沒有高質量的生活,掙錢還有什麽意義?


我還不曾從昨天的影子中走出
卻不得不麵對
現在的你
可我已老眼昏花
年華如槁
雖也想振臂一呼
還我妖嬈
但在現實麵前
卻讓我變得那麽的言不由衷
最美的誓言
在生活的旋律中
都變得無力和蒼白
昔日的鉛華
也隻是今天放在角落裏化石的驕傲
那些魂牽夢繞的理想之歌
最終也隻是南柯一夢

我曾帶著滿城的芬芳
回到記憶的溫床
想給明天留下些花香
我選擇忘掉一切傷痛
用曾經的輝煌
去裝飾歲月斑斕的麵龐
和那些璀璨無聲的唏噓
就當全世界的人還都在夢裏
好讓記憶擁有訴說心事的權力
繼續無畏的掙紮
直至滅亡
但結果卻是滿目瘡痍
癡人說夢

在你的眼裏
我的文字滿是憂傷的痕跡
宛若沙灘上的腳印
那麽明顯的破壞
讓美都來不及炫耀
就黯然失色

生命多麽虛偽
又何曾為自己活過
孜孜以求的總是海市蜃樓般的奇跡
但生活的真實
又總讓矯揉造作的我
遍體鱗傷
體無完膚
  但你何曾想過
鍍上憂傷的過去
卻也耐人尋味
種種美好的曾經
化為一爿春夢
在每個生命過程中綻放
我知足了
因為我還活著
活在一個
不要明白
不要哲學
不要是非
不要深刻
不要明天的容器裏
做個掩耳盜鈴的英雄
在自己的掌聲中
偷生苟活
繼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