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婚姻泥潭中掙紮的女人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12-05-25 23:17:29

[水月]

送給你(借個地方)


起來
幾行字
像南來的雁
匆匆掠過
卻溫暖了雨後的窗
和我戰栗著的心

揉醒迷離的眼
我看到一扇門
和一條通往海市蜃樓的路
不知覺
我走丟了自己
卻讓一個噴嚏
拉回到現實
隻剩一行清淚
繼續流浪


----------------------------------------------------------

過去水月經常向閨密們布道:

"男人閑了就抽煙,女人閑了就上網。"

誰知一夜之間她又更新了自己的理論,而且推陳出新:

"男人孤獨就抽煙,女人孤獨就上網。"

水月孤芳自賞地不斷問自己:"我孤獨嗎?"

承認自己孤獨就等於承認自己失敗,這是水月最不喜歡麵對的結果。出國前,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公司裏,水月都是人們談論的中心。更是男人們追逐的目標,女人們心中的偶像。且不說身邊總圍繞著眾多的婚前婚後好友,就連公司的老板也對她嗬護有佳,關懷倍至。在她的世界裏,到處是開滿鮮花的伊甸園。她善於應酬,精通人事加之慧外秀中的個人條件,讓她在各種社交場合遊刃有餘,左右逢源,因此想得到的東西總能垂手可得。她的虛榮心,在滿足中極度膨脹。正是這種盲目自信和自大,常常讓她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麽,她也懶得仔細去想,做什麽往往僅憑心血來潮,重過程,輕結果。就連結婚這樣的大事,她也處理的非常草率。她的驕傲讓她從不留意身邊男人們的愛情和審視自己的需要和感覺。而是在別人的介紹下嫁給了一個來自農村,在大學中當老師的博士張。博士張一心在學術上發展,對天上突然掉下來的林妹妹心滿意足,盡管很久以來還對其真實性,常常在夢中被自己所否定。但在現實中,還是對雖然任性妄為但每月拿回家用的錢是自己幾倍的嬌妻百般遷就,得過且過。而小月雖然身為人婦,但以往的生活軌跡似乎一點沒有改變,依然故我的我行我素,過著和從前一樣的天之驕女的生活。
 
這種情形在博士張拿到一份美國做博士後的機會,水月隨老公去了國外生活後才開始改變。水月在國內是學文的,到國外以後一時找不到合適她的工作,所以一直閑在家中。新鮮感過去後,水月漸漸被無所事事引起的孤獨和寂寞壓迫的透不過氣來。博士張每天忙得團團轉,還來不及適應新生活的變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和實驗中去了。而回到家後累得幾乎連說話的力氣都被榨幹了,對水月自然不像從前那樣有耐心,脾氣也一天比一天大起來。甚至在水月盼了一天好不容易等他回家,纏著他說話時,顯得很不耐煩。有一次,還因為一點小事衝著水月大吼起來。水月感到很委屈,由對這個婚姻很失望,變成後悔,即而想到離婚,一個人回國去。反正臨出國時,老板曾殷切地對她說過,公司的大門永遠向她敞開。最後在教會好心人的勸說下,水月才暫時打消了離婚的念頭,又在別人有了孩子一切就會好起來的建言中很快生了一個孩子。
 
從此,水月把全部的心事和精力都放在了照顧孩子上了,盡量不去想過去的種種,努力使自己的需求最小化,甚至漠視一切來自外界的誘惑,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水月不再打扮自己,一件從國內帶來的衣服一穿就是多年,連過去非常講究的化妝品也漸漸地疏遠淡忘了。博士張卻一年比一年滋潤,從大學跳到了公司,工資翻了幾倍,工作也比從前在大學裏輕鬆許多。已經步入中年的他開始發胖,看到老婆變成他一個人的老婆,看到老婆慢慢安心與賢妻良母的角色,看看自己每年都增長的工資條,真的是心滿意足了。
 
水月似乎也習慣了這種居家過日子的小女人生活,每天接送孩子上學下學,學漢語,畫畫,鋼琴,跳舞。孩子一天天長大,水月的心也似乎在時間中磨去了棱角,對身邊的一切都顯得漫不經心,麻木不仁。一天,水月洗臉時無意在鏡子中發現一根不知什麽時候偷偷生出來的白發,在默默湧出淚水中狠狠地拔掉了它。在水月的心裏它可不僅僅是一根白頭發那樣的簡單,還似乎預示著她的生命由一朵盛開的鮮花從此開始枯萎了。。。。。。
 
那天夜裏水月在博士張歡快的酣聲中哭了一夜,萬千的不甘也在內心深處掙紮了一夜,過去的生活像放電影一樣在她膨脹的越來越大的腦子裏不斷地演繹著黑白和彩色的片段。。。。。。
 
第二天,水月趁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在北美的一家網站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並寫出了她的處女作:[垂死]。本來水月隻是想發泄一下鬱悶的心情,不曾想卻引來了無數同情和唏噓感慨的回貼,水月的心似乎從中得到了一種滿足和慰藉。從此如決堤的河水般一發不可收拾,水月每天一篇,或詩或文,真實的感受和生活體驗加上學文的功底讓她很快就成為了這家網站上大紅大紫的人物,而且其中不乏一些狂熱的追求者,水月身上的光環再一次絢爛起來,一種重新覺醒的希望之火又燎原燃燒在她那顆荒蕪已久的心田裏,水月覺得自己又找回了生命的意義。
 
文章很快被海外各大網站相繼轉載,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國內的出版商通過朋友間接的找到了水月,並很快達成了出版水月的一篇在網絡界引起轟動的長篇小說[枯萎的黃玫瑰]的共識,小說在發行後的短短半年裏,又再版了兩次。不僅如此,國內的一個資深電影導演也看上了這部被國內廣大讀者接受並熱捧的小說,有意將它搬到銀幕上,並通過出版商找到了水月。當水月的心思從家務漸漸地轉到了她的"事業上",博士張卻自覺不自覺的被一種不安和嫉妒的情緒左右著,仿佛一夜間在國內時的那種盤桓在他心頭久久不散的烏雲,又重新籠罩在他的天空裏,以往在生活中的種種不自信和自卑感再一次主導了他的思想。他開始懷疑水月移情別戀,偷偷地查看她的每一個回貼和對話,並神經兮兮地限製水月的上網時間,對所有跟貼的人刨根問底,疑神疑鬼,甚至出版商和中間人也不放過。他們開始三天兩頭的為瑣事吵架,慢慢升級到冷戰,最後鬧到分居的程度。 

每次吵架,博士張總是口口聲聲嚷著離婚,不過雷聲大雨點小。其實在他的內心深處,最恐懼的就是水月和他提離婚。博士張為此曾暗地裏找律師谘詢過,如果離婚對他一點好處也沒有,不但工資會大部分劫流,他還得骨肉分離,到了不外乎人財兩空。他之所以敢如此虛張聲勢,是欺負水月不懂國外法律,借此嚇唬她罷了。而認真想過離婚的卻是水月,隻是為了孩子才一忍再忍,故當博士張恐嚇她時,也多采取默不作聲的態度。時間一久,博士張自己也信以為真,離婚是嚇住水月的唯一法寶,所以每每當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時,他就高高祭起離婚的大棒。終於有一天,小美在他咆哮完後,直視他的雙眼,用極其冷靜的語氣對他說:"我同意離婚!"博士張先是張口結舌地楞在那裏,然後臉色由青轉白,最後破門而去。。。。。。
 
水月在網上認識了一個網友,似曾相識的感覺一下子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他們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起初他們隻是在網上通過悄悄話進行交流,慢慢又開始互通電話,而且從最初的幾分鍾到後來一打就是幾個小時,再後來他們就在渴望中期待著能早日相見。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感情也日臻成熟,似乎已經到了水到渠成的時候。不僅如此,水月的寫作水平也幾近爐火純青的地步,隻要她的文章一發出,全世界各大網站和報刊都竟相轉載。水月的那篇長篇小說也幾易其稿,最後修改成為灸手可熱的劇本,她和那位導演已經簽訂了一份協議,隻等最後的細節敲定,和檔期來臨時就可開始拍成電影。她和網友不隻一次談論過有關婚嫁的問題,盡管都是以別人的名義探討的,但雙方明白,這隻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而擋在他們之間的就是一層薄薄的紙,捅破它就是時間問題,他們也共同討論過如再婚後麵臨的現實問題,當然都是借別人的故事演繹自己的思想。另外水月已通過各種渠道對國外的婚姻製度有了全麵的了解,她不再擔心孩子今後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以及她今後的生活問題。但畢竟夫妻一場,這是水月離婚決心遲遲沒有下的最後原因之一。而再一次爭吵,最終讓水月在博士張咄咄逼人的咆哮中,鎮定自若的說出了她同意離婚的決定。
 
博士張當晚沒有回家,可能是去他弟弟家了,後來他沒有解釋,水月也沒有再提起此事。水月依舊在做完家務並照顧孩子上床睡覺後來到書房,她一個人坐在燈下,看著熟悉的一切,想著可能發生的事情和過去的種種,真是感慨萬千,百轉千回。。。。。。
 
生活讓兩個原本不相識的人走到一起,又將他們最終變成完全陌生的路人,而且不會再互相牽掛,惦念,甚至在不遠的將來忘記彼此,不再有任何恩恩怨怨。難道這就人們爭先恐後,千方百計,飛蛾撲火般走進的婚姻生活?
 
一周後博士張才回來,卻象換了一個人似的,不但絕口不再提離婚的事情,還主動沒話找話的和水月搭仙,他開始外鬆內緊地注意水月的一言一行。有時水月一離開書房,他就象賊似的溜進去,鬼鬼祟祟地不知道做些什麽。一次水月接孩子回家比從前早一小時,發現博士張正在書房中偷看她的往來郵件。水月非常生氣質問他為什麽不尊重她的個人隱私,又在無比憤怒情形下追問博士張什麽時候討論他們的離婚問題。博士張突然跪在水月麵前,痛哭流涕,並不住祈求她不要和他一般見識,還狡辯說,他之所以這樣做完全出於愛她,他不想離婚,如果水月非要離婚他就去死。水月看到一個大男人如此屈尊,而且畢竟和這個人朝夕相處了近十年,沒有愛情總還有親情。側隱之心讓她再一次妥協,水月讓博士張先站起來說話,博士張卻說不答應他就跪到死。一個連離婚都不敢的男人敢麵對死亡嗎? 水月明白他的用心,但又同情他的苦衷,隻好答應他將離婚的事情暫時往後放一放。博士張這才象被特赦的囚徒一樣從地上站了起來,知趣的帶上門走了出去。等博士張的腳步走遠,水月才無力的癱軟在靠椅上,想安靜一下,當她閉上雙眼,突然看到網友殷殷期待的目光,她再也抑製不住失控的情緒,一任淚水洪水般湧出。。。。。
 
那天,水月除了去洗手間就沒有離開過書房一步,一個人默默地坐了一晚上,想了一晚上,最後決定不再提離婚的事情,也不再和網友繼續下去了。而能做到這些的唯一選擇就是戒網,水月第二天一早洗漱完畢後,就去廚房準備好一家的早餐,然後留了一張讓博士張送孩子去學校的字條就一個人開車出去了。她先去手機公司更改了手機號碼,又去市中心給那個網友買了一付名牌高級手套,然後去郵局按照記憶中的地址寄給了那個網友。她在包裝盒子裏匆匆放了一張字條,上麵用中文草草地寫到: "忘了我,和我們之間發生的一切。今生無緣,來世再會!"
 
水月如釋重負的離開郵局,她相信時間是醫治傷痛最有效的良藥。在回家的路上,水月的淚水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從此水月沒有再上過網,她知道那裏有她期待卻可望不可及的東西,有她的愛情和夢想。盡管有一根無形的線總是把她往書房裏拽,但她都毅然決然的克製住自己的欲望,沒有再走近計算機一步。她知道,如果上網就會想起那個網友,就免不了和他藕斷絲連,但她又不得不麵對現實,而這樣做的結果無疑會讓她原本就孤獨的心更加孤獨,長痛不如短痛。但每到這樣的時刻,小美的心都會流血,還會很痛很痛。。。。。。。。
 
有一年中秋節,水月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皎月,突然自言自語道:"女人因孤獨上網,也因更孤獨而戒網。"  很快水月的聲音就被博士張此起彼伏鼾聲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