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懺悔-隨俗北美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11-01-16 20:54:44
 
隨鄉入俗,作為生活上的一種變通無可非議。但一個人的價值觀,卻像慣性一樣會影響人的一生。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心中一定會很糾結,很痛苦。
 
在國內時,我們東北人的交友之道好像都被一種習俗潛規則過。即:
 
官大的和官小的人在一起,官大的花錢。
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時,男人花錢。
年長的和年輕人在一起時,年長的花錢。
高個子和矮個子在一起時,高個子的人花錢。
 
所以一工作,我就是那個走到那裏,就花錢到那裏的人。因為我得天獨厚,占據了所有花錢人的必要條件,而且這個習慣延續了近二十年。這裏我要說明一下,不是我多麽高尚,而是為了所謂男人的麵子。為此即便打腫了臉,也要充胖子。這就是我們東北人,愚蠢且固執,但也算得上一種義氣。
 
剛出國到加拿大時,我尚能繼續保持這一革命的優良傳統,但兩年後我一到美國就晚節不保了。為此,我一直處在深深的自責之中。雖然十多年過去了,但隻要一想起我的那個朋友,就會情不自禁地感到萬分羞愧,更是無顏相對。記得在出國前,母親就囑咐過我,做人要助人為樂,你有修電腦的手藝,如果有人需要幫助時,你一定要好好待見人家,且不可收人錢財。我做到了,對朋友,凡求到我的人,我從來不收錢,隻幫忙。
 
來美後不久,我就開始做起了電腦生意,在此期間我結識了一個好朋友,他在國內時是山東醫大的一名內科醫生,當年在美國還沒有一份固定的工作,靠他太太做生意維持家用。但他來美國的時間卻比我久一些,而且在許多方麵已經入鄉隨俗了。有一次,他的電腦壞了,想找我修理,我想都沒有想一下就答應了他。我修好後本來不想收費,但他來取機時卻堅持付款,而且及其誠懇的對我說,你是開店的,收費是很正常的,再說誰都不容易,而且這是在美國。在他一再要求下,我象征性的收了點錢。送他走後,我就像偷了人家的東西一樣無地自容。
 
後來他回學校讀了個碩士,然後在大學裏找了份工作。可能由於大家都很忙,加之我一直對收了朋友的錢不能釋懷,所以我們之間的來往自然少了起來,再後來慢慢地就信心全無了。但我總卻忘不了自己曾經的貪婪,絕情,而且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今天我去中國城吃早點,無巧不巧是我這個朋友一家也在這裏用早餐。我激動的上前用手在他琉理一新的頭發上轉了一圈,沒有辦法,雖然十年沒有見麵了,但心裏的感覺卻像魚兒見到水一樣的親切,心裏的芥蒂也理順了些許,那些原來就虛設出來的堅冰,仿佛遇到了陽光一點一點的被融化了。
 
這時我才注意到平時熱鬧非常的餐廳裏,此刻卻隻有我們兩家。朋友夫妻熱情的和我們寒喧起來,我重新要了他們的電話,並約好等我從國內回來,再找時間聚一聚。
 
在回家的路上,我反複告誡自己再不要重蹈覆轍,朋友的錢一分都不能掙。否則我的心永遠都不會安寧。而人活著,求的就是這份安寧和淡定。
 
而有些事可以入鄉隨俗,但有些事卻萬萬不能,因為如果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即使是對的也不行,就像我們這代人對兒女要孝敬長輩這一傳統觀念不容含糊一樣。孩子的價值觀我管不,但我可以管好我自己,去遵循我們自己的價值取向。
 
我忍不住給朋友打了電話,堅持要送他一台電腦,不是矯枉過正,是想求得自己心裏的那份坦然,這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但朋友不給我這個機會,而且堅持說,我過去收他的錢是對的,剛出國的人,都不容易,如果我不收他的錢,他也會感到不安的。麵對朋友的坦蕩,多少讓我有些釋懷,但我還是要找機會補償他,就算是我小人常戚戚吧,否則我將不得安寧!
 
我這人活在世上,生來就是付帳的,而不是為討債而來的。我可以記不住那些偉人們的語錄,但我就是忘不了母親的教誨,有些東西還是傳統的好!不信你可以設想一下,幾個胡子拉碴的哥們湊在一起喝酒聊天,結帳時,卻在眾目睽睽下拿著賬單互相傳看,然後你掏十元,我掏十元的湊份子,搞什麽AA製,你們說滑稽不,再說這讓男人的麵子往那擱啊?
 
 
欠 書法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