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就是要把家當成一個旅館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09-06-05 12:01:36

 

作者: 平凡往事
 
許多女人都對她們的老公喊過: "你把家當成旅館了?"  麵對女人們的咄咄逼人,男人早已麻木的神經,會自然而然地把它當成女人的一句老生常談。問題是把家當旅館有什麽不好呢? 住旅館是要付費的,這是一種易貨的交易,是現實社會中負責任的一種具體表現。而除了責任還必須遵守規矩和秩序,從而保證旅館裏的人彼此之間能相敬如賓,和平共處。夫妻之間如果能在現實社會的壓力下仍然還能做到相互體貼,理解,相敬如賓,相安無事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我們常常會讓自己誤入到一個怪圈裏去,就是寧可去理解一個和我們生活毫不相幹的人,而不願意去理解我們身邊的親人;去思考他們的需要;和我們能為此做些什麽。如果連這也做不到,我寧願去住賓館,那裏起碼不需要希望 (因為人們往往對親人的希望總會更高,如果得不到滿足,失望也會最大。),也沒有壓力。
 
夫妻是社會存在的最小集合,當然有其私密的個性,但更有其社會的屬性,因為人首先是社會的人。夫妻之間也要保持相對的距離,有距離才會產生美感,才不容易有審美上的疲勞,就像一付油畫,隻用在一定距離下才有美輪美奐的效果一樣,感情更需要距離,有了距離才美好,才可能長期持有。感情也是一種物質,是物質就有生命,它要呼吸,要一定自由的空間,這是自然法則,誰破壞它,想把愛情抓的太緊,誰就得不到愛情(得到了也會失去)。懂感情的人,就像一個牧羊人,他們知道圈養的羊一定不好,而放生在自由中的羊群(隻要控製得當),才能長成最好的。感情在理論上就好比放養的羊群一樣,讓自由,距離,控製有機的結合起來,才會變成一種完美。
 
夫妻之間除了粘粘糊糊,還要鬆鬆垮垮,這是保持感情健康發展的秘訣。把家當成旅館,除了應盡的義務外,還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包括肉體和精神兩個方麵。太黏,對方就有壓迫感,就想逃,先是一種下意識,慢慢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太鬆,別人又會想你不在意他(她),從而產生臆想,變得神經兮兮。而距離的把握沒有統一的模式,隻有在長期共同生活的磨合中才能體會和總結出來,更何況人和人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有太多的差別。如果太把家當成家(刻意),就會自覺不自覺的把家變成一種自私,和占有的溫床,讓感情像室內的盆栽一樣經不起風雨和生活的考驗。隻有尊重家的社會屬性,才能更好的保持她私有性的本質,這個貌似矛盾的辨證關係,是你真正擁有一個家的基礎。
 
我不是一個好的牧羊人,更不善與把握這太有學問的距離。我是個很感性的人,生活經常就是一種慣性,一次隨心所欲的發揮,我喜歡美國人常說的一句話:"take it easy!",我始終都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生活態度。看看那些年紀輕輕就走了的人(比如才48歲的羅京,那些在地震中無辜的受難者,和法航的9個中國遇難者),生命如此脆弱,我們有什麽理由再給我們身邊的親人,除了她們必須承受的社會壓力以外,附加更多的生活壓力呢?   記住,家應該是一個減壓,給養,療傷的避難場所,而不是互相折磨為的第二戰場。
 
我想要的家,就是和旅館一樣可以讓身心自由,輕鬆,出入的一個棲息地,簡單而溫暖,而不是受教育的學堂,更不喜歡別人拿個鞭子在我的精神和肉體上不停的抽打(盡管它們多數都是善意的)。
 
朋友,仔細的想一想我的話,也許有些道理。
 
瑞典Kiruna冰旅館
瑞典Kiruna冰旅館預覽圖 點擊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