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寂寞話人生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08-08-15 11:49:49

 

有時寂寞和孤獨會變成一個病毒,使人意誌薄弱,人性倒錯。在北美我就遇到過一個來自北醫,正在大學裏讀碩士的自費女生。交談中,她說了一句讓我感到非常震撼的話:   

有時我真覺得妓女都比我活的快樂。

我問她為何如此消極,她略微遲疑了一下便給我講訴了自己的親身體驗。她來加拿大讀碩士一年多,男朋友卻在美國微軟工作。她想去美國和男友團聚,但由於還沒有結婚,又沒有合法身份所以一直未能如願。長期以來,他們隻能天涯相隔,在電腦和電話上維持著岌岌可危的感情。他們常常因為時間上的衝突,或陰差陽錯,而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約定。由此產生的誤會和矛盾,發酵後變成一種可怕的毒藥,無聲無息地侵蝕著他們的愛情。原本美麗無比的倆人世界裏,已不再是晴空萬裏,相反經常會陰雲密布,雷雨交加。

由於她公開了她有男朋友的秘密,盡管她的美麗依舊,但有誰願把時間白白地浪費在沒有結果的故事上呢? 因此她的門前,清如白紙,無人光顧。她經常獨自佇立在宿舍樓的窗前,每逢周未,當看到一對對鴛鴦戲水般幸福離去的男男女女們(有很多都是她平時根本都瞧不上眼的),真是感慨萬千,悲從心生。她的未來將會是怎樣的呢? 誰也說不清楚 !

在國內時,隻有老人家才稱彼此為伴。而年輕人,甚至中年人也會覺得,老伴一詞對他們而言隻是個遙遠的概念,而這個抽象的概念離他們的生活遠之又遠。生活在海外的人們,由於種種原因,在不知不覺中淡化了感情,原先的愛情變成了親情,親情變成無情,從而讓那種伴的關係非常現實的擺在了人們的麵前。每個人似乎都需要一個伴,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的。因此同居,離婚,臨時夫妻現像層出不窮,人們借此來緩解生活的壓力,慰藉情感上的缺失。他們有錯嗎? 我以為沒有,他們都是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又在世俗路上苦苦掙紮的凡人!而究其原因,都是源於生活中的不盡人意和壓力帶來的寂寞和孤獨。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一旦離開了能夠安放情感的搖籃,人就如同枯木,會像龜裂的土地一樣,渴望雨露滋潤,更希望能握住一隻溫暖的手,來重新點燃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火。而寂寞和孤獨正是讓人們感情迅速攀升的溫床,同時也是人們對一切絕望的開始。

一個生理上的成年人,卻在異國他鄉從零開始,過著一種孩子般學習,掙紮,希望被認可的新生活。而又不能像孩子一樣容易被理解,還要承擔一個成年人的全部社會責任。誰能不倍感壓力呢?   自尊,歸屬感,思念國內的親人,文化上的衝突,語言方麵的障礙,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夫妻之間的齷齪,孩子的教育問題,人與人之間淡漠的關係。。。。凡此種種,哪一樣,哪一樁不讓人產生寂寞和孤獨呢? !

在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都是可憐人。讓我們彼此友愛,互相幫助,相互理解,挽起臂膀一起走完我們的人生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