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soon 季節
文章來源: 無法弄2023-10-23 06:01:49

我老公讓我跟他去買鞋,我真不想去。他買東西直來直去,買完就走,那就自己去唄,他老拉著我。我不好回絕他,就說陪他買完鞋,我自己逛去,讓他回家。

自6月他因為夜間間歇性呼吸,做了手術,小時候因為摔壞了鼻子,這回也一起糾正了,他那天包地的牙,也正好向前拉一下,氣管就拉開了,大了。牙科醫生還拔了他幾顆牙,給他裝了牙套。這個手術看了好幾個醫生,最後都推薦Dr Eric, 我們這牙科手術最好的醫生。

手術進行了14小時,非常成功,術後休息了3個月,每星期都得去複診,減重了16公斤,期間身體特別不好,老有毛病。上星期又做了4個腳趾蓋去指甲手術,還有5個要下星期做掉。上星期二從單位回來就說不出話了,嗓子啞了,接著就發燒。我說你是吃藥太多了,互相作用了,要不然怎麽指甲都黑了呢?就給他約了家庭醫生,結果醫生說他得流感了,腳趾頭的事不知道為什麽。

腳指甲手術了,以前的鞋都不能穿了,足底醫生讓他去Ecco 買鞋,那的鞋寬。他早看好了,就讓我跟他去。

我們倆自孩子上了大學,每天都閑得要命,他吃不了飯,每天喝肉湯,我就買的和自己燉的交替給他,我就懶得做飯了,每天多吃水果和生蔬菜就是這一個多月來我的主菜,體重也下了2公斤。通常我倆沒啥話說,剛一張嘴,就知道對方要說什麽,就都沒興趣聽。空巢就這麽無聊著,可還要天天在一塊兒待著。

坐地鐵去Orchard ION, 我們這的王府井。他聽說人家沒有測量腳的,就不高興了。這人就這麽死性,哪有說家家鞋店有量鞋的啊?不就Clark 有嘛,沒有就一個個試唄,啥時候合適了啥時候算。要是沒我,他什麽都幹不成,就不知道湊合。在我耐心的詢問後,選中了一雙鞋。其實他也能湊合,這鞋要是以前他看都不看,現在沒能穿的了,能套上就是好鞋。

出來又去了M&S, 給他買了午餐,我就一個人走了。

一個人shopping 最省時間,不用和誰商量,一分鍾都不耽誤。

從Orchard出來,就去plaza Singapura 的方向,一路名店多著呢,LV、F1,Burberry, channel, 我都懶得看,先不說貴,就我每天大褲衩,何不能買個LV大褲衩吧?我要去Yamaha 店給小孩買鋼琴考級的書。

買了書,翻過對麵Ford canning park, 就是The Central 購物中心。我們這有一個特點,一個主建築物有個名字,旁邊跟它相連的、相關的都這名字,要不就改一個字,鬧得讓人糊裏糊塗的。我以前的公司就在這,其實跟這個shopping mall隔一個主幹道呢。我就在這幹了8年,對這一帶了如指掌。



新加坡河畔

 

沿新加坡河一直走,在河道拐彎的地方我就出來了。進了一個大樓,上樓梯,穿陽台上的小橋,沿樓邊就上了連接主幹道的過街橋,進入了我們公司這邊的the Central。新加坡有個特點,很多樓群、購物中心都是首尾相連,有的是地下有通道,有的是這多一個翅膀,那長出一個菱角,總之能躲開毒辣的太陽,還有不可預期的稍雨,大大方便了出行。可這樣的福利隻有熟悉地形的當地人才知道,我就是同事一天天帶著我打飯、逛街領教的。

連接樓群的過道


過了過街天橋,就進入我們公司的轄區,這裏正在裝修樓麵,幾棟大樓都被圍起來了。新加坡有個傳統,大樓過多少年就重新粉刷或裝修一次,這大概是租戶的福利,業主的麵子,隨後房價就漲上去了。

主幹道過街天橋上照的



我工作8年的辦公樓。這家公司和我那家英國公司同一個名字,兩家是兄弟公司,名字是一家,financially 沒關係。我就在這家公司兩個國家一共幹了16年。

 

大概10年前左右,我老公他們公司搬到我們公司附近了,跟我隔2棟樓。每天我倆都約著吃飯。約著約著我就煩了,因為我同事老跟著,我誰都不好意思拒絕,就這麽忍了2年,直到他們公司搬出去,到了他們業務圈的地方。

我對這裏輕車熟路,雖然我離開有5/6年了,這裏變化是微觀的,我可以不假思索地走秘笈小道,順順當當找我熟悉的小店,這進那出,一會兒功夫就完成了任務。買了個mask, 就是專業護發素。我每天用一次護發素,每星期一次mask, 所以頭發特服帖,要是不用,頭發就跟草一樣,幹枯的草,滿頭亂飛。

再過一個過街天橋就到了牛車水,就是我們這的唐人街。買幾個叉燒包、咖喱角、麻團啥的,回家就不用做晚飯了。這裏有好多中國飯攤,我基本每家都吃過,知道哪個好。最喜歡的是一家四川煮炒,主打菜經濟實惠,是上班族和打工族特愛光顧的攤。

旁邊有個白家肥腸粉,也是出了名的好,5塊錢一份腸粉,比疫情前漲了5毛錢,還是排長隊,我懶得排,繼續走。那個腸粉的男主,是個帥哥,比以前稍胖了一點,還是帥,女主跟村兒裏是的,小眼睛,皮膚黑糙,當然不會打扮了。不知道他倆是不是一家子,挺不般配的。男的愛幹淨,手裏總拿著抹布,盛一碗麵,互擼一下桌麵,擺一下碗盆。女主一般在煮麵,有時會上前幫著加麵加腸,她加的腸總是少,本來腸切的就薄,她就加3/4塊,所以每次遇見她,我都要另加腸,後來索性看見她就不過去了。

再往前走有牛肉麵、烤冷麵、麻辣香鍋,到這來就怕肚子小:),好吃的太多了。旁邊一排是賣小吃的,有四川涼菜,各種麻辣蔬菜、肉菜。我以前很喜歡這些,後來發現他們用棕櫚油做涼菜,就不買了。棕櫚油吃多了對心血管不好,我買東西都要查看成分的,有棕櫚油就不買。

還有一個叫“溫家飽”,這家是賣饅頭、包子的,真敢起名,我以前買過幾個大包子,我兒子說不好吃,我就再也不買了。中間的攤有賣鴨脖、哈爾濱紅腸,我從來不敢吃鴨脖,那淋巴多啊,多容易吃出病啊。紅腸我愛吃,一根6塊錢,有點小貴,德國香腸也沒這麽貴啊。

還有賣肉餅、醬香餅的,肉餅挺好吃的,以前我吃過好幾次,後來發現他們用特肥的豬肉做的,就不再買了。那個醬香餅不怎麽樣,就是醬,沒啥味道,沒肉餅好吃,但比肉餅吃著放心。還有煎餅果子,不過很少有人買,我也不想撞槍眼上。

到裕華國貨超市買了點佐料、小核桃、瓜子,這趟就算結束了。

出來就是瓢潑大雨,趕快進了地鐵。終於進了Monsoon季節,濕熱要結束了。熱帶的福利要到了,要涼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