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放個假
文章來源: 無法弄2019-10-10 08:35:23

小區發了通知,要有2天停電維修。我們這棟是今天,其他的過一星期,我就是這麽理解的。我家那位非說所有的樓都有2天停電。我知道那通知寫的有點繞嘴,可我能理解,非英語國家的人就這麽寫。拗不過他,我去物業問了一下,證實我是對的,他這才悶悶不樂地閉上了嘴。

 
一天沒電梯,沒空調,沒法做飯,健身房、遊泳池、公共客廳和場所都不開,大家都為這天早早做準備了。我早就想好了,去國家圖書館。每年他們倆boy’s trip時,我周末就去圖書館待兩天,開心S了,從早看到晚,直到嘴皮子凍紫了,眼睛看花了才肯出來。
 
今天早上把小孩送走,把髒衣服扔進洗衣機,然後趕緊把明天的衣服熨好,要不一會沒電了,瞎了。9:30的時候,我背著書包出門了,順便拎著一包回收的紙盒子、舊報紙,打算扔B1的回收垃圾桶裏。這時已經停電了,沒電梯了,我隻好拐噠拐噠走下去,可沒有直接去B1的樓梯,我隻好把那包回收品扔電梯旁的垃圾桶旁邊了,心裏直後悔,幹嘛非要今天扔垃圾?
 
國家圖書館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過去是工作,沒時間看喜歡的書,現在是我休假的地方,真希望還能有機會在圖書館裏工作,做夢吧。
 
一路不忘跟國內的圖書館同事聯係,把一道兒的風景傳給他們,特別是我們這兒國家圖書館的建築和環境,讓同事們千裏之外體會一下國外同行的工作環境。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2004年建成,是16層樓的玻璃建築,圖書服務區麵積1萬4千多平方米,館藏圖書與非圖書資料有53萬多。這個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無法相比,太年輕了,太小了,藏書質量更無可比性。可是我特別喜歡這家圖書館,隻因為它有一層中文參考書,有很多我想看的書。參考書在這裏就是比較有價值的意思,名人書、古籍書,或受歡迎的期刊雜誌什麽的,和平時流通的書不一樣。我平時借的書都是普通書籍,想看好書,隻能到國家圖書館閱覽。
 
國家圖書館靠近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通地鐵和汽車。周圍都是商業區,出去買吃的也方便,再遠點,坐在閱覽室裏能看到金沙酒店。寬敞明亮的玻璃牆,把閱覽室裝扮得幹幹淨淨、像露天一樣明亮,360度的風景,看書累的時候,眺望一下遠處,都市的樓宇霓彩盡收眼底。
 
我喜歡進去找個安靜、光線好的地方,把書包往地上一放,順著書架挨個看,沒啥特別想看的,趕上哪個想看就拿哪個,拿一摞5-6本,或7-8本,然後坐回座位,挑本最想看的,先過把癮,過1-2個小時再換一本,換換腦子。
(中國最早的地球儀是元代造的,今天大英博物館還收藏著一個明代的地球儀。地球是圓的,在中國這麽早就有了認識。)
 
今天我先看的是一個馬來西亞華人寫的華文集子。先看這個,是因為馬來西亞華人和新加坡華人感覺差不多,寫的東西有相似,我想看看他們的寫作。挑著看了2篇,有點失望。可能是他們的生活太平靜,或者太安逸,感受不到激情,也沒什麽複雜的情感,寫作那點活自然是平淡無味。也可能他們處在多種語言環境中,英語、馬來語可能更重要,所以這樣看似平淡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就成了鳳毛麟角。
 
第二本書是《書山蟲語》,挑這本書是因為作者是中國國家圖書館采編部主任,和我前後腳進的館,應該還見過麵,隻是不記得了。想看看他都寫了什麽。其實這是他的博客節選,因為博客的原因,他很少提及他人的姓名,我還是在裏麵找到了一些認識的人。他的語言文字比較流暢,還有一些典型的官方語言。怪不得有人說他的博客是國家圖書館的官方報道,他還不忿。
 
他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每天的工作,我想知道他每天都幹了啥。他的部門有200人,是全館1500人中比較重要的部門。他的工作比較雜,大部分是行政管理,隻有極小部分涉及圖書采編。這就是當初我要離開那裏的一個原因,圖書館真的沒什麽可學的,怎麽著都是在一盒子裏歸置東西,再飛快地找出來。記得每次我找不著東西,我老公就說:“這就是圖書館員的工作,藏完了找不著。”
 
當然圖書館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隻是每個人興趣不同,有人喜歡在家歸置東西,有人願意跑場,滿天跑。這位主任的館籍交流、國際組織交流活動還挺多,不過怎麽交流,不管在哪,圖書館都不是吃香的行業,但是交流還是有助提高。主任同誌去了不少國家,不下20多個,他這個差使在圖書館可是沒幾個這麽牛的。
 
如今圖書館比我們那時候牛多了,我那時候的工資大概是130多塊錢,現在差不多得8000塊,主任級別的怎麽也得18000 或20000了吧,他們還有單位分的房子,活得挺滋潤。說句心裏話,女的在圖書館工作還算可以,安安靜靜坐那,到點回家看孩子,收拾家。男的可別介,有幾個能混到主任的?全館又有幾個主任?一天到晚寫著書簽,即使是電腦編輯,也沒有成就感。但是老了,在圖書館工作、學習,真的很幸福,因為走不動了,因為終於可以隨心所欲地看閑書了。
 
我還不忘把主任的書給同事傳過去,那邊一陣沉寂,估計誰也不敢說領導的背後話,閑話微信害了不少人,大家都學會了閉嘴。
 
還有幾本是《中國文學史》,《王蒙講話匯編》和林語堂的書,這幾本我都是草草翻了一下,以前都看過,重溫一下。我還是喜歡老舍的書,感覺樸實、有厚度,人物塑造的貼切,廢話少。今天沒找著他的書,一個讀者老站老舍書前晃,我不好意思跟著她晃,就免了。
 
快5點了,去了趟洗手間,看見鏡子裏的自己,嘴唇都凍紫了,穿了件絨衣也擋不住這裏的低溫,我還是趕快撤吧。估計家裏來電了,休假結束了。
 
 
 
 
Sent from my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