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司的華人同事
文章來源: 無法弄2018-03-06 06:19:55

2000年初我在倫敦一家建築工程公司工作,眼瞧著它從300多人,到了後來1000多人。辦公室從市中心的小樓搬到了高大上的新建築。剛入住那幾年真風光,家具一水的新,高檔,開會可以到星巴克叫飲料,動不動就小組用餐,全公司每年1000多號人,陸海空到歐洲旅行。


建築公司一般是partnership, partners在公司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據說我們公司是為全體員工的福利著眼,所以特別寬宏大量,福利好。我就看到手比較鬆,大把花錢,可福利倒沒看出來。不過我也沾著點,當初我們頭非叫我去讀master, 我不喜歡那專業,想著學個別的,一走了之。可後來因為孩子的拖累,就隨了他們。上學公司報銷,考試公司給假,但簽了合同,畢業後2年不許離開。不過,大多數人2年之內都走了,公司也沒找麻煩。

那時候,我們大頭老開全公司大會,我怎麽覺得跟在國內機關是的,動不動就是總動員。老大跟矽穀大伽是的,穿襯衫,不打領帶,在台上走來晃去,一臉的威嚴。 台下也都摘了領帶,我們都特緊張,因為老板厲害的樣子,令人望而生畏。

我們這個公司外國人特別多,哪的都有,啥口音都有。亞洲人大概有40個左右,其中華人占快30了,大陸的有6個,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剩下的差不多都是馬來西亞的。馬來西亞到英國不用簽證,可以待6個月。在氣泡吹起的時候,建築行業大量需要人,隻要專業合適,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5年後,公司幫著辦入籍,好些人就這麽入英國籍了,美名其曰:優秀人才。

我們這公司,普通職員朝九晚五到點就走,不用跟誰打招呼。partner一般來的早,走的晚,中午有免費熱午餐,因為他們沒時間休息,中午也接著幹。我們這些亞洲人全是最底層員工,幹活的,再加上沒人家嘴皮子利索,就沒想過升遷,所以換工作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我的組有幾十人,裏麵有幾個華人,馬來西亞的A小姐20幾歲,長得特別瘦小,跟12/3歲小孩是的。她幾個兄弟姐妹都在英國建築行業工作,都是老大念了書,找工作供老二,然後老大老二供老三,然後老五老六。A小姐性格好,隨和,腦子也好,挺招人喜歡,現在中東做項目。

清揚也是馬來西亞華人,我不記得他的名字了,隻記得發音。我跟他最好,他是個挺有情趣的人,20多歲,中等個,說話文質彬彬,走路有點扭捏,特別是後來他留了長發,更覺得他像......。他幹活累了就愛找我聊天,我們倆老愛貧,有時相約一起去吃飯。一次我問他:“你怎麽不愛穿白襯衫啊?老穿藍色的。” 他說:“白色的穿著穿著就洗不出來了,藍色沒事。” 我心說他心眼真多,就為這個少了個顏色。有一次我們倆逛商店,他說:“你吃什麽米?” 我說:”日本米,你呢?” 他說“糙米” ,“糙米是什麽啊?”我那時還土著呢,就知道日本米好吃,還沒聽說糙米呢。“糙米就是碎米。”他說。哦,碎米?肯定就不好了,我還煞有介事地想呢。

我隱約聽清揚說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我就特意不提他家人。知道他有個妹妹在讀書,媽媽很關心他,他也是老惦記著媽媽。問他為什麽不找女朋友,他說沒有,讓我介紹。我覺得他沒那麽簡單,可能...

忽然有一天大老板跟全體員工說,清揚打算離開公司,並且決定馬上走,不來辦公室了。就這麽一個email,全公司炸了窩了,不知道清揚出了什麽事,有人跑來問我,我說我也不知道,他一點兒跡象都沒有,就消失了。我老公說,這種情況有一種可能,就是他犯事了,要馬上清理時間。進局子了?我懷疑。不過清揚會不會有同性伴侶給他找麻煩呢?那時候同性伴侶是受歧視的。這個事到現在還是謎。我還是很想念他。

我們組還有一個新加坡的S小姐,她應該和我很好,她的座位就在我對麵,後來我們又一起在新加坡公司工作,可我從來就沒和她近過。因為和她一起進來我們公司的其他兩個馬來西亞女的,以前她們仨都在一個公司,可是那倆個都不跟她說話,誰也不說原因,這個讓我一直警惕。特別是後來,我們組的partner 找她談話,有勸她離開公司的意思。

後來我們又在新加坡辦公室工作,我還是對她沒好印象,小事不值得提,其實我都忘了,但那種警覺一直跟著我,直到有一天她終於換公司了。

公司發展了,招了一幫人,連辦公室都沒地方了,我們真有那麽多項目嗎?香港的馬小姐就是個很有想法的人。她20多歲,長得細皮嫩肉的,說話很誠懇。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麵,她說她也是中國人,我問:“哪裏的?” 她說香港的,我心裏咯噔一下,當時香港對我們來說就是國外,能大方說自己是中國人,我非常敬佩她。馬小姐很坦白地說:“我不是富有家庭,我爸爸是開電車的,媽媽不工作。” 她不知道,她這樣坦白,更讓我敬佩。

馬小姐對公司的發展很擔憂,這麽多人,又沒那麽多項目,肯定是個問題。她很快就申請加入奧林匹克組,至少這個組的工作能持續到2008年。她還真猜對了,金融風波後,我們亞洲人基本上全走了, 盡管有英國護照,也在下崗行列。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那個上海W小姐,28/9歲,她很精明,長得平平,借了姨媽的錢來英國學習,上班一年就還完了學費。她基本上中午不吃飯,或吃辦公室桌上的吃的,或她老板給她一口免費三明治,很辛苦。一次她跟我說:我今天沒飯吃,跟我去那邊桌上拿點吃的。我說我不餓,我陪你去。遺憾,我倆過去了,結果桌子空的。我猜她老蹭吃的,人家看見她來,就把吃的收起來了。我們辦公室每天都有過生日的,每天都有各種理由吃東西。她看見我吃飯,過來就把薯片拿走吃了。我老板看見很不高興,說:她怎麽吃你午飯?我嘿嘿一笑,說中國人就這樣,見麵分一半。

W小姐的精明還表現在EQ上。她看上他們學校一英國帥哥,可人家沒看上她。W並不氣餒,她先跟帥哥合租房子,然後一點點感化他。洋人比較懶,還愛沾便宜,吃了人家的嘴軟,漸漸地他習慣了,也懶得去泡別的妞兒了,還得花錢。結果他倆還真結婚了,現在小孩都上小學了。我老用她的例子鼓勵大齡青年,得想辦法去爭取,不能閑著。

我們每個亞洲同事都有故事,現在除了一個馬來西亞的女的,一直留在那公司,我們都走了,一些人留在英國,一些回到了亞洲。別看我們在英國是平民,到了亞洲都混了個驢蹄馬掌。

前兩年,我們那家公司賣給了美國人,partner們賣了好價錢,然後這個傳統的英國公司沒了,大伽們不滿美國人的管理,三三兩兩跳糟了,這回是partner們、老板們,沒底下人什麽事。老板們還自籌資金,開了幾家影響不錯的公司。不過英國那個行業,還是美國人搶頭份,拿大項目。

現在我們的同事也就在Facebook 上見見麵,五湖四海的。一次一個馬來西亞同事說:我還有過去公司的名片,各個階段的,他居然亮出6/7張名片。從那名片我看出他跟我是同一時期的。

非常感謝Facebook ,讓我們曾經有緣的人,不管在什麽地方,都能有機會瞟一眼朋友的今天。回憶總是美好的,比現實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