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名牌包的親密接觸
文章來源: work&family2008-06-06 22:07:17

我和名牌包的親密接觸

我和名牌包第一次比較親密的接觸,大概有一米遠吧,是單位裏的一位同事回中國探親時買的新包。包是中等大小黑色的,細細的帶子掛在肩上,包正麵嵌著幾個銀色的金屬字母PRADA。我聽說過這個牌子,心裏瞎猜若是真的得四位數的價錢吧。我很困惑同事背這個包的目的是什麽。想讓人家覺得她在背一個世界名牌包?不可能,人家一看她平時的穿著打扮和我們大家一樣,不可能花大價錢去買這麽一個昂貴的包。那,不就讓別人看出她是在背一個假的名牌包嗎?那豈不是更糟了?

我既不是個有錢人,又不指著別人把我當成一個有錢人,所以對真假名牌包都沒有一往情深。有一次我們一幫中年婦女吃飯聊天,等我拿了一盤菜回來,好幾個人正在感慨人到中年,要想開一點,想要做的事就要去做,不要猶豫不決。我頻頻點頭,忽然發現她們說的是某人看上了一個$2000的包,正在鬥爭到底買不買。座中一片“買、買、買”的讚同聲。那是啊,反正又不花她們的錢。我鼓了半天勇氣,才敢提出不同意見:“為什麽買了這個包感覺就好了呢?我怎麽就不覺得呢?”

有一次在芝加哥開會,我住在中國城一個旅館裏。旅館很便宜也簡陋,三層樓沒有電梯,上上下下經過的同胞婦女,包括好幾位大媽,幾乎人人拎一隻名牌包,像BurberryLV之類,讓我大開眼界。

以為就要永遠和名牌包各走各的路了,誰知有一次到外地朋友家玩,朋友給我奉上一個名牌包。朋友是二十年的老友,人非常好,她告訴我:是她老公在紐約中國城給她買的,假名牌但做工很好,她和真的比較了半天認為接近天衣無縫。朋友有小小孩,平時出門帶個大尿布包,這包用不上想送給我,問我要不要。朋友是一片好心,這包也比我平時上班的包大,剛好可以放論文。再說這是個美國比較常見的牌子,不太貴,一般人買的不少,背出來可能不太突兀,於是我欣然接受。要提一下的是,中國文化咱華人沒傳播好,這買假包的信息到象鳥兒插上了翅膀,據我們單位一樸實的美國小夥子透露,他也是在紐約中國城給女友、老媽各購買了Chanel包一個。

回到單位上班,秘書一眼就看出來了,“啊呀,你有一個某某牌子某某款式的新包!”我心慌,隻好含糊其辭:“朋友送的,朋友送的。”下班以後我和家裏人反映,現在壓力大了,以前一進辦公室,就把包往牆角的地上一扔,現在不行了。我有名牌包了,怎麽能扔地上呢?那不像假包了嗎?隻好把它輕輕端放在一個椅子上。現在我每天和這個新寵同進同出,下班時帶幾篇文章準備晚上讀,第二天又原封不動地帶回,不好意思,這幾篇論文已經跟了我好幾個月了。

 

和美國朋友瑪麗安去吃飯,等在餐館裏的她一看見我就驚喜地說:“你什麽時候也開始有昂貴的口味了?”我想想還是坦白從寬吧,就老實交待:“我這隻是個假名牌。” 瑪麗安告訴我她非常喜歡名牌包,店裏的貴,電子灣上人家用過的便宜一些,她最近剛剛買了一個Marc Jacobs包。我問:“你怎麽能看出是真的假的呢?”她說她會調查賣家的信用,她也知道一些通過細節辨別真偽的方法,最後她說:“你必須相信別人。”信嗎?我老爹早就說過:隻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

這兩年回國,因為家裏有人生病住院,要多買些禮物潤滑人際關係,七七八八的東西買了一堆。想要送價錢貴一點的東西給女醫生,聽說國內的人特別講究美國大牌,我特地驅車幾十裏,到我的“名牌包”的專賣店采購。進了店,哇,怎麽這麽多人?大多數是女人,每個人都忙著挑選包,有人肩上背了好幾個去交錢,還有人和同伴竊竊私語:“The price is incredible!”氣氛這麽熱烈,我也覺得錢不當錢,再說還有30%40%減價的大幅標語,讓人心跳加快,我迅速加入了選包的行列。排隊交錢還且等了一會兒,因為人多隊伍比較長。我帶著幾個包裝好的包笑咪咪地出了商店,回家之後才慢慢醒悟過來減價之後每個包還是花了三位數字。

各位,這就是我多年來抵製真假名牌包的曆程,噢,是抵製未遂的過程。從素不相識, 到對仿製品不屑一顧,到今天和假名牌親密接觸,並親自到專賣店作貢獻。是名牌包的魅力大,還是我立場太不堅定?我在反思,請大家判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