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陳雲之子)為何強調江澤民的反腐前瞻性?
文章來源: StillH2ORunDeep2013-04-11 15:30:57


 
人民日報近日發表陳元(作者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的文章,極力稱讚江澤民的“重大貢獻”。文中提到,“金融電子化對
遏製腐敗發揮了重要作用”說“江澤民同誌敏銳地洞察到,現金的大
量使用和管理不嚴,是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不搞金融通
信網,現金管理不嚴,人們可以從銀行提取大宗現金,如果他要搞歪門
邪道,就可以用現金這裏走門子、那裏走門子,這裏送‘紅包’、那裏
送‘紅包’。所以,這是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可以利用的一個很大的
‘防空洞’。

的確,原來送現金‘紅包’的都改成送卡,送房子,送車了。也不知道
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是如何腐敗的。如果腐敗不是變得更變本加厲,
習主席也不至於一上任就大聲疾呼,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
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台,其中貪汙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
警醒啊!20121119日《人民日報》)

文章出現的時間頗有意思,習主席剛上任要大展宏圖,這年頭有多少人
還為江主席唱頌歌呀。網上有報道說,陳元在〝烈士〞公墓,為薄一波
獻了個大花籃,上寫〝無產階級革命家薄一波同誌永垂不朽!〞同時還
為毛澤東獻花籃,而且落款都注明〝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耐人尋味。

 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的一項重大貢獻
——重溫江澤民同誌《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有感

2013-04-11
 
摘要:江澤民同誌敏銳地洞察到,現金的大量使用和管理不嚴,是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不搞金融通信網,現金管理不嚴,人們可以從銀行提取大宗現金,如果他要搞歪門邪道,就可以用現金這裏走門子、那裏走門子,這裏送‘紅包’、那裏送‘紅包’。所以,這是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可以利用的一個很大的‘防空洞’。


1993年6月1日,江澤民同誌在視察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時,發表了《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的重要講話。今年恰逢視察和講話發表20周年,同時也是金融電子化國家重點項目金卡工程啟動實施20周年。重溫這篇重要講話,仍然感到它有很強的前瞻性和震撼力,對20年來我國金融電子化的跨越式發展,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以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這個講話仍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江澤民同誌高度重視親自推動金融電子化


1993年,信息化浪潮開始席卷全球,各國紛紛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金融現代化水平,發達國家已經普遍使用金融通信網和信用卡。而我國金融電子化水平十分落後。一方麵,大量金融業務還使用手工處理;另一方麵,銀行卡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發行規模有限,功能單一。經濟運行中大量使用現金,過度依賴現金,以至於在1992年底、1993年初,當信貸過度投放、通貨膨脹高企時,我國一度出現現金供應緊張的局麵。現金的大量使用及體外循環,不僅對居民個人造成諸多不便,而且難以監督,帶來逃稅漏稅、走私、洗錢、腐敗等違法違規現象,擾亂了國家經濟金融秩序。


  在這樣的形勢下,江澤民同誌明確提出要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這是建立在他一係列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之上的。1993年5月29日,江澤民同誌找我談推進信用卡建設以減少現金使用的情況,我向他匯報了剛剛參觀的一個信用卡內部展覽,並拿出些樣品給他看,也匯報了人民銀行建立金融衛星通信網的情況。他明確提出我國也要加快實現金融電子化,加快金融衛星通信網的建設,在全國推廣使用信用卡,減少現金的使用,盡快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這次匯報僅兩天後,6月1日上午,江澤民同誌就來到位於北京沙河的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進行實地考察調研。那天,我陪同江澤民同誌考察了金融衛星通信網中央主站的應用係統控製室、衛星站通信機房、主計算機機房、小站試驗機房、中國證券交易係統終端室等五個點。


 


在考察之後,江澤民同誌隨即作了一個精彩的具有很強前瞻性的重要講話。他把金融支付發展政策擺到國家經濟政策和宏觀調控的重要位置,提出構建非現金支付體係、大力發展銀行卡、建設全國統一的銀行卡市場等設想。他指出,金融電子化是實現我國金融管理上的一次革命性變革,既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也有利於法製建設、製度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金融電子化建設的最大阻力不是技術障礙,而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不統一。因此,首先要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充分認識減少現金使用和金融電子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強調要克服本位主義,要搞矩陣式管理,調動各方力量,把這項大工程搞好。他要求電子工業部等部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金融電子化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全力以赴
地組織力量,抓緊實施。


  在江澤民同誌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以銀行卡聯網通用和推廣普及為核心的金融電子化國家重點項目“金卡工程”迅速啟動。10月,中央成立了由電子工業部、郵電部、人民銀行等五部門組成的國家金卡工程辦公室,負責推動金卡工程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1994年6月,成立了由11個部門組成的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胡啟立同誌任組長,我和其他幾個部門的負責同誌任副組長,從製定規劃、設定標準、開展試點、推廣應用等幾個方麵推進工作。與此同時,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也加快了支付係統的建設步伐。


  二、我國金融電子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經過20年的努力,我國金融電子化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一步追趕上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


  一是金卡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促消費、擴內需、惠民生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超過35億張,人均擁有銀行卡2.64張,而在1993年,平均每300人才有一張卡;2012年全國共發生銀行卡業務346.2萬億元,日均發生額近1萬億元,銀行卡刷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之比(銀行卡滲透率)達43.5%.現在銀行卡不僅實現了全國聯網通用,還可以在境外141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隨著金卡工程的推進,智能IC卡蓬勃發展,總量超過80億張,包括電信智能卡、社保卡、加油卡等,給生產經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二是基本建立了符合國情特點、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的支付係統。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以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係統為核心,銀行業金融機構行內支付係統為基礎,網上支付跨行清算係統、票據支付係統、銀行卡支付係統、境內外幣支付係統等為重要組成部分,清算機構和支付機構支付係統為補充的支付清算體係。其中,人民銀行建設運行的大小額支付係統、網上支付跨行清算係統和境內外幣支付係統,日均處理支付業務550萬筆,金額接近8萬億元,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參與者資金往來的“高速公路”,為加快社會資金周轉、有效傳導貨幣政策、支撐金融市場發展及滿足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其他非現金支付工具以及新興支付工具蓬勃發展。電子支票、電子匯票的使用不斷增多,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等發展勢頭迅猛,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斷湧現。我國的支付體係建設已經從最初的支付係統“主幹線”延伸到覆蓋全社會和千家萬戶的零售支付網絡,為廣大公眾提供了高質量、全方位、全天候的零售支付服務。


  四是金融電子化為企業和個人征信係統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網絡環境和技術支撐。目前,征信係統已為國內每一個有信用活動的企業和個人建立了信用檔案,成為全麵反映企業和個人信用情況的“經濟身份證”。截至2012年末,企業征信係統為1858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建立了信用檔案,個人征信係統為8億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征信係統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在防範信用風險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至2012年前三季度,累計預防高風險客戶信貸業務申請金額5186.7億元、預警高風險貸款金額4348.5億元。


  五是規範了市場秩序,增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實行金融電子化,使大宗資金往來都要通過支付係統,接受央行的監控,大大減少了現金流通量。1993年流通中現金M0占廣義貨幣M2的比重為16.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7.1%,到2012年這兩個指標分別下降為5.6%和26.4%.這使市場經濟的運行更加規範和透明,大大增強了國家對經濟金融的宏觀調控能力。


  綜觀我國金融電子化的發展,可以看出,江澤民同誌20年前的這篇重要講話猶如一場及時雨,開啟了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的新時代。


  三、金融電子化有力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


  江澤民同誌提出金融管理電子化,正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起步,還處在新舊經濟體製的交替時期。他的這篇重要講話,實際上已經從頂層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金融基礎架構作出了規劃和設計。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其中專門提到要實現銀行係統計算機網絡化,積極推行信用卡,減少現金流通量,這表明金融電子化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的重要內容。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無論支付係統還是信用卡係統,都是市場經濟的重要載體和平台,既為整個市場經濟服務,又規範和管理市場經濟。特別是金融電子化的發展,推動了征信係統的建立,從製度層麵約束和規範市場主體的信用行為,為改善金融運行環境、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電子化既是金融基礎設施,又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礎和骨幹。江澤民同誌把金融電子化建設看成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一件大事,他提出要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辦一些關係經濟全局的大事情。金融電子化就是亟待解決的大事情之一。江澤民同誌所說的“經濟全局”,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全局。他抓住了問題的核心和關鍵。


  我對金融電子化的認識經曆了一個逐步提高和深化的過程。剛開始隻認識到金融電子化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是國家整個基礎設施體係中最尖端、最核心的部分,對其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和骨幹,則是後來在實際工作中逐步認識到的。這完全受益於江澤民同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深刻、透徹的認識,他對金融電子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全局中地位和作用的準確把握,以及他在轉軌時期及時果斷作出的堅決扭轉大量使用現金局麵的重要決策。


  四、金融電子化對遏製腐敗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製經濟,必須用法製、製度和紀律作保障。1993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起步,製度和管理上還有很多漏洞,容易滋生腐敗。江澤民同誌敏銳地洞察到,現金的大量使用和管理不嚴,是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不搞金融通信網,現金管理不嚴,人們可以從銀行提取大宗現金,如果他要搞歪門邪道,就可以用現金這裏走門子、那裏走門子,這裏送‘紅包’、那裏送‘紅包’。所以,這是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可以利用的一個很大的‘防空洞’。那些搞腐敗的人,是不會歡迎搞金融通信網的。為了防止腐敗,同腐敗作鬥爭,我們就必須盡快把金融通信網搞起來,越快越好。把這項大工程搞好,一些偷稅逃稅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你們現在已經把大賬監控起來了,如果小賬再監控起來,
嚴格控製現金流通量,對於遏製和克服腐敗現象一定會起重要作用。”


  推進金融管理電子化,並將其納入法製和製度建設,既建設了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也建立健全了金融法製、製度和紀律,使其在防治腐敗和不正之風方麵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顯現。


  金融管理電子化,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科學管理理念,完善反腐倡廉的技術基礎、製度基礎,為防治腐敗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一點無論對當前還是今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比如,近年來,我國在中央預算單位推行公務卡,用現代化的金融手段控製現金使用、職務消費,堵住小金庫,用的也是這個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繼續全麵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建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不能腐的防範機製、不易腐的保障機製。繼續推進金融電子化,將為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提高防治腐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撐。


  五、學習江澤民同誌思想方法,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


  我國已經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這為金融電子化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遇,也對加強金融創新、增強金融的科技支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這個講話的重要曆史意義和前瞻性、指導性,體會到其中閃爍的戰略思想、包含的工作方法、體現出的精神作風。我們要以當年江澤民同誌帶頭倡導推進金融電子化的魄力、勇氣和決心,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服務。


  一是統籌全局,規劃先行,大力開展金融創新。我國金融電子化之所以取得跨越式發展,關鍵在於江澤民同誌的高瞻遠矚和果斷決策。他敏銳把握全球信息化發展的脈搏,深刻洞察世界經濟金融發展的大趨勢,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戰略全局的高度,果斷作出推進金融電子化這一重大決策。可以說,在當時條件下,推進金融電子化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重大創新。當前,麵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曆史重任,我們要進一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好科學規劃,促進金融與科技結合,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


  二是自上而下,協調各方,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金融電子化的推進過程中,江澤民同誌協調各方,親自推動,為我國金融電子化健康順利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在江澤民同誌的大力推動下,金卡工程整合了部委、銀行乃至國防科技等方方麵麵的資源,自上而下推動,用20年的時間追趕上了發達國家。下一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需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深化金融改革,對於改革中那些關係全局的大事,涉及麵廣、矛盾集中的難事,更要統籌各類資源,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勢。


  三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江澤民同誌始終關注金融電子化建設,除了親自考察沙河人行清算總中心,他還多次召開會議聽取匯報,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江澤民同誌這種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抓住關鍵帶動全局、攻堅克難一抓到底的精神和作風,非常值得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認真學習。


http://ndnews.oeeee.com/html/201304/11/46329.html 


  (作者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