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歌工程師談黑客攻擊穀歌細節-高尖端的網絡戰抑或好萊塢驚險大片素材
文章來源: StillH2ORunDeep2010-01-15 08:29:16


紐約時報今天載文,報道穀歌工程師調查黑客攻擊穀歌事件的情況。高水平的網絡間諜戰,頗具好萊塢驚險大片的素材色彩。

 去年12月,矽穀的穀歌工程師在發現有人企圖非法進入私人的Gmail 信箱後開始展開秘密調查。調查顯示,這是一次有組織的,高科技的行動。

穀歌工程師接受采訪時透露,他們最初確定攻擊源自台灣的一台計算機,但進一步的調查證據顯示,有33個公司受到黑客攻擊,包括Adobe SystemsNorthrop Grumman and Juniper Networks鑒於涉及到的範圍,穀歌向美國情報和執法官員報警,並與他們合作收集有力證據。證據表明,襲擊事件的主謀並不在台灣,而是在中國大陸。

穀歌的工程師懷疑一般的黑客不可能開展如此廣泛的和組織良好的行動,攻擊的複雜性強烈提示,這可能是政府機構所為,或是政府機構許可的行動。但穀歌的工程師承認,即使他們所采取的通過台灣服務器的反間諜行動,也尚不能提供嚴密的證據來確定攻擊者的真正身份。 

這種襲擊的不確定性並不奇怪。美國國家安全局和美國政府的其他機構一直在設圖解決這類攻擊的歸屬問題。這使得網絡戰爭有別於常規戰爭,因為常無法確定網絡攻擊源於何地,由誰發動。 

除了不能肯定攻擊來源,穀歌調查人員也無法肯定攻擊的目的:是為獲得商業利益,插入間諜軟件,或是打入中國持不同政見者的Gmail帳戶和美國的那些經常與政府官員交換電子郵件的中國專家的信箱,也可能是這三種因素都有。事實上,至少有一個與政府官員關係密切的重要的華盛頓研究機構受到黑客攻擊。 

這種網絡攻擊使得9年前發生的美國間諜飛機與中國戰機相撞時出現的緊張局勢,變得像毛澤東檢閱五一勞動節遊行的電影片一樣過時。但它暴露了中美之間的日常網絡戰-cyberbattles的程度,美國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的秘密戰爭。 

那些跟蹤每天對企業與政府的電腦網站發動的成千上萬次攻擊的電腦專家指出,大多數複雜的攻擊似乎是源自中國。但他們不能確定,黑客是代表中國政府或是受到政府的鼓勵與保護。

此次進行多起襲擊事件的服務器雖在台灣,穀歌首席執行官說:隻用幾秒鍾就可以確定,真正的攻擊地在大陸。

多年來,一直有對中國發出的私下警告,突出的是在兩年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的計算機係統受到攻擊之後。一位高級軍事官員去年12月表示,雖然襲擊敲響了很多的警鍾,但無法確定攻擊者。美國政府警告中方官員,針對國家安全領導的襲擊事件不會被容忍,據一位傳遞該消息的美國人士說。

 

摘譯自:After Google’s Loud Stance on China, U.S. Treads Ligh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