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通往白宮的成功之路(2)-競選新策略:打一場全麵的人民戰爭REGISTER, PERSUADE & MOTIVATE (圖
文章來源: StillH2ORunDeep2008-07-26 18:49:12


過去的一周,美國媒體的注意力幾乎完全集中在奧巴馬在阿富汗,中東,歐洲的訪

問。似乎在美國國內隻有共和黨的麥凱恩在各地競選。

實際上,奧巴馬在各州的競選活動正緊鑼密鼓地悄然展開。一周多前,為奧巴馬贏得南卡州勝利的地區總指揮來到本州,拉開了本地全麵競選的序幕。

當晚有近

300百名誌願者參加誓師動員大會, 了解具體的行動與組織計劃。這位地區總指揮曾參加過2004JOHN KERRY競選的總部工作,因此了解當年痛失城池的原因與教訓。在簡單回顧了2004年的失敗競選策略後,他勾畫了奧巴馬競選的戰略戰術藍圖。那就是打一場全麵的人民戰爭,將整個州按人口劃分為均等的十幾個區,每個區都有地區總指揮和競選分部,和2004年的集中兵力攻陷選民集中的大城市/縣的運動戰不同,此次是持久戰,陣地戰,每一城每一鎮必爭,從每一條街道下手,依靠本地的每個誌願者去征召新的誌願者,爭取在每個街區召開HOUSE MEETING,重點放在,REGISTER, PERSUADE & MOTIVATE,即,增加新選民的登記,說服舉棋不定的選民,激勵黨內的選民投奧巴馬的票。另外一點與2004競選的重要區別,是宣布奧巴馬競選總部將全力支持民主黨在本州,及當地的議員或其他公職的競選人,人力物力財力共享,力爭在贏得全國大選的同時,也改換州,市/縣一級的政府機構組成。長期的計劃是在八年內,鞏固並擴大民主黨的基層組織和影響,以確保奧巴馬政府的國策能順利貫徹。美國政界有句名言,“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性的,ALL POLITICS ARE LOCAL”。樹大,必得根深。這位負責全州競選總指揮的介紹,贏得了全場多次的掌聲與歡呼。

然後,負責本市競選的總指揮宣布了城市的具體地域劃分,以利於推動競選,介紹了經過培訓的各區誌願者負責人。這些負責人多在

20-30歲左右,女性過半,看上去以學生為主,且數名有亞裔,南美等少數民族背景,可謂極具代表性。

接著,與會者按自己所在住地,與本區誌願者負責人見麵,建立組織聯係,馬上準備投入行動。可以看出大家的摩拳擦掌之勢,恨不得立時去攻城陷地才好。回想

2004年大選時,在KERRY的競選總部都沒有見到過這麽多人和這樣高的士氣。當時的誌願者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外州,本州民主黨總部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姿態,實在令人不解。

這正是奧巴馬擊敗民主黨的其它候選人所采取的前所未有的競選策略,奧巴馬的做法是從一開始就把注意力放在基層社區,以招募誌願者開始,由這些人去在社區中擴大影響,爭取選民。雖然在開始時,人力與時間的投入要超過以往集會宣講的競選方式,但一旦種子撒在社區裏後,很快就生根發芽,雖然候選人講完話離開了,但其在當地的影響並沒有隨之飄散,而是在繼續擴展。由於有誌願者的持續努力,不但捐款人的數目不斷增加,而且他們捐款的次數也隨需要在增加。有近百萬人在奧巴馬的網站上注冊捐款,他通過此種方式收到一億元以上的捐款,超過全部捐款的一半。

雖然離十一月的全國大選尚有三個多月,奧巴馬在本州的競選總部已為調動其他州的誌願者來增援本州做物質準備,號召本地的誌願者提供居住,餐飲,交通的條件。今年春天,奧巴馬就是以這樣的策略出人意料地贏得象南卡這樣的州,幾條戰線同時作戰,常是一戰尚未報捷,軍師們已在策劃下一戰役,人馬未到糧草先行。待對手醒悟,已地盤盡失。與此相比,本地共和黨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競選總部成立,更未見招兵賣馬的舉動。當年,布什的連任很大程度上靠了教會的組織力量,現在,好像教會還在舉棋不定。

接下來,基層組織立刻投入行動。周日,舉行小組會為奧巴馬的競選綱領出謀劃策,添磚加瓦。以往都是政治家告訴選民該做什麽,這次,奧巴馬競選總部強調自下而上地獻計獻策,使得選民感覺介入決策過程。

類似的組織也在其他城市展開活動。

本周六,在市裏一社區的街道

FESTIVAL活動中,設點進行選民登記,募捐。與過往行人的交談很受鼓舞,幾乎人人都認識到,此次大選於國於民,於世界的至關重要性,為奧巴馬在柏林的演講得到20多萬德國人的歡呼感到歡欣鼓舞。僅2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差不多每個人都登記到至少3個新的選民。

一位蘇格蘭風笛的演奏者也來表示支持。

奧巴馬在柏林的講演。


Original Video - More videos at TinyPic

8月4日是奧巴馬的47歲生日,各地的支持者們在籌備生日聚會,一方麵為競選籌款,以47的數字作為捐款的數目($4.7,$47,$470),同時為社區援救無家可歸人的團體籌集食物與款項。這位蘇格蘭風笛的演奏者欣然許諾會再次到場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