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敏:認識你們真好!(送給筆會的朋友)
文章來源: 亞特蘭大筆會2009-11-12 20:41:20

                                                            

                                                               -------送給亞特蘭大筆會的朋友們

                                                                           

          我大約是在1年前,才開始看博客。亞特蘭大筆會博客是朋友向我推薦的。在博客裏,我認識了各位,尤其是很多事情就發生在身邊,倍感親切。

          開始寫博是受朋友的啟發,她在新浪開了博,寫給她的父母。我的母親現居住在中國,雖然,我每天都會打電話問候她,但有些情感用文字表達更有她的魅力。自從我開始寫博以來,我們談話的內容更多,更廣。這讓我看到文字的魔力。其實,母親更看重精神上的關愛。

          來美國17年了。一直忙忙碌碌,全職工作,賢妻良母,中文學校教師,三重身份已經讓我分身無術。2008年大兒子上了大學,我好好地喘了一口氣。有時間看看博客,看看喜歡的書。文學一直是我的最愛。記得當年我的每一篇作文都是各班的範文,更為學校拿下全區作文比賽第一名,語文老師為我留在理科班大為惋惜。因為我爺爺是醫生,我爸爸是家中的長子卻沒有繼承父業,所以,不論是爺爺還是父親都希望我們去學醫。也許是文革的衝擊讓父輩們心有餘悸,尤其媽媽是印尼歸僑,媽媽的家人都在國外,海外關係是當年很敏感的話題。爸爸說過一句話:無論世道如何變化,永遠需要醫生,治病救人是做善事。不過,可以讓鍾愛我的語文老師欣慰的是,現在我不僅教中文,而且又開始寫文章了。可惜的是,他已經離世很多年了。這讓我更覺得應該多寫一些文章,為媽媽,為那些愛我的人們和我愛的人們。我決定要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剛入會時誠惶誠恐,心中並不踏實。我既不是學文出身,又多年沒有動筆。隻是心中有對文學的渴望和當年選擇去理科班時心中對文科的不舍。當岑嵐姐告 訴我已經收我入會,真的很感激。筆會會員每一封歡迎的Email讓我感到溫馨。

         岑嵐姐總是在我最需要幫助時,伸出友情的手,雪中送炭的關愛,讓我銘記在心,謝謝你岑嵐姐!岑嵐姐是最辛苦的人,在我入會短短的幾個星期,親眼目睹她盡心盡力地安排每一次活動,仔細檢查每一個步驟,為這次李銀河博士來訪,嘔血瀝血不算誇張,我記得一位筆友曾說過,岑嵐累得快吐血了。這不僅是體力上的累,有時操心引起的心累,更累。岑嵐姐,你辛苦了!
          周日和大家相見相聚很高興!從筆談到麵談拉近了大家的距離。雜翁智慧,大度,寬容曾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多次在相爭不下的時候,他都能化幹戈為玉帛。遇到原則性的問題他還是據理相爭,寸土不讓,如關於中國人,美籍華人,我十分讚同他的觀點。他的細心,關愛也隨處可見,每一次鼓勵,每一次評論,都讓我燃起了自信心。謝謝雜翁!
          瀟湘遊子才華橫溢,還特別無私,每次活動搬設備,搬書,讓出地下室作為圖書室,為筆會作奉獻,令人敬佩。送給我的對聯,成為我的珍藏。特別令我感動的是,當得知我要參加雜翁家遊湖活動為搭車發愁時,第一時間給我發了 Email。雖然沒能成行,但心中的感激一直不能忘懷。在聚會時,得知曉衡曾在大連住過五年,提起青泥窪橋,129街,那麽親切。那是我出生的地方,童 年,少年度過10年的地方。可見世界真的很小。謝謝你,瀟湘遊子!

林黛是我入會前唯一認識的人。我們曾在中文學校共事,她又是我小兒子的中文老師。她的文靜,溫婉讓我聯想到“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她永遠是輕聲慢語,波瀾不驚。我入會時就想過,她那麽善良,我一定會得到她的善待。果然,她的話語體貼,溫馨,也讓我安心。

潘毅教授是亞特蘭大的名人,不僅是喬治亞州立大學的計算機係主任還培養了喬治亞州今年的女狀元令他驕傲的女兒。從報道中得知潘教授當年是77級的江蘇省理科高考狀元,狀元也可以遺傳嗎?想到笑微的那句名言:基因還是基因。這次李銀河博士來訪,潘教授功不可沒。看到他在百忙之中運籌帷幄,把每件事安排的有條有理。看到他的專訪李銀河的文章。你會感歎真有這樣的全才。周日見到他,並沒有想象中名人常有的清高和孤傲,倒是謙謙君子,玉樹臨風,儒雅和博學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想起有人曾說過潘教授的名言是:做最好的自己。我錯過了那場講座,也不知道背後的故事,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今天的成就一定和他的毅力有關。敬佩!

那天和曉梅坐在一起,故去的朋友,還有武漢,那座在我人生中彩繪重墨的城市,都是我們聊的話題。我一直欽佩她的美麗和優雅,常常看到她優美的舞姿,常常看到她的文章,快樂好像永遠伴隨著她。忽然想到她的筆名莫愁,果然如此。

笑微,美麗又率真的白族女兒,一篇《遙遠的地方》把我們帶入美麗的雲南。那句名言:“其實,愛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你奉獻越多,就會收獲越多。”我深有同感。在文中可以看到她既熱情如火同時又純淨如水,生活中的她風風火火,快人快語,卻總是掛著甜甜的微笑。不愧為笑微。

西虹,來自青島的美女,文筆如輕柔的精靈,她的遊記不僅讓我們看到別有風情的緬因州小鎮,那火紅的龍蝦可能更有魅力。巧的是,我也偏愛Ann Taylor,端莊又不失典雅的風格,經典的黑白兩色,一直是我的最愛。文中那句:“對美國,我永遠都是過客,來過,看過,欣賞過,感慨過,但時時牽腸的還是我那遠方的家園。”說出了我的心聲。西虹,如風雨過後的美麗彩虹,不論是容貌還是文字。

金歌兒,那天我一眼就看到了亭亭玉立的她,如此時尚,如此美麗。她的那篇寫父親的長文,曾讓我潸然淚下,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常聽人說:女兒是爸爸的女兒,兒子是媽媽的兒子。女兒對父親的感情深藏在心,應該像美酒越久越醇。聽說她的歌唱得很棒,難怪叫金歌兒。期待著聽到她美麗歌聲的那一天。

真小姐筆會年輕的一代,難得她小小年紀卻不辭辛苦跑來跑去為大家服務。都說80後的年輕人很自我。我們在真小姐身上,看到的是真誠,真心,真摯。真小姐很貼切。

親眼見識了劉繼傑的犀利,那篇《留得文字在人間》蕩氣回腸,為王小波的不幸早逝,為小波和銀河的完美愛情,為他們肝膽相照的兄弟情誼,我熱淚盈眶。真情,真實,真心換來這篇壯美的文章,繼傑果然不負東城牛大和小波兄弟的盛名。

意料之外的是見到同樣來自東城牛大的老禿筆,和我想象中出入太大。文章鋒芒畢露,調侃,辛辣,直言,博客中的知名人物,擁有百萬粉絲,原以為文如其人也是棱角分明,沒想到卻看到了一個很溫和的人。記得在講座結束後,我發現有個計算機的鼠標留在桌子上,我以為是曉衡的,就追了出去,可曉衡說可能是圖書館的。我正想再跑回去,應該是老禿筆說,我送回去吧。不經意的小事,絕對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修養和品性。入會前,我最怕老禿筆的筆,怕一不小心被他調侃,怕他對我筆下不留情。現在,我想說,他其實是:刀子嘴,豆腐心。看到他這次不辭辛苦陪同李博士奔波的表現了吧,就為了他對我的友善,為了他的辛苦,周日我一定拿出我的最高水平,奉上正宗的“宮保肉丁”。

玉舟,雖然我們初次相見,又隻聊了短短的幾句,但那份熱情和言語的投緣如相識多年的朋友。你的詩很美。“輕輕一個擁抱,我們不曾辜負這相識。”

還有許多筆友來不及相識,或來不及細談,在網上常常見到你們,如玲玲,伍加,戈壁紅柳,查維成,陳亮,鮑鳴,曉京,岑明發,孤鶴等等,(如果有遺漏請原諒)希望以後大家能有機會更多地互相了解。這個筆會的大家庭很溫暖,很溫馨,最後我告訴你們我的想法:認識你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