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鶴:吟酒
文章來源: 亞特蘭大筆會2008-11-16 07:44:28

杜康誤把瓊漿釀,玉液本應屬彼蒼。

龍蛇沾醉尋詩思,俗子浮白忘憂傷。

佛語眾生皆無相,道曰萬理具法常。

世事艱難因命去,不如借酒斷愁腸。


 昔閱伍加先生之諸酒文,不禁作此雜詩以和之,見笑了。
 至於頸聯一節,恐諸公多有疑義,小生鬥膽解釋一番:
 此聯自是言佛道兩家之理論,前者無相,乃是眾生皆同之義;後者之常,乃指道法也。識此二者,方可語至樂。至樂,關鍵在於“忘”字。
 樂分兩種,一曰相對,二曰至樂;自由發揮人之本性,則可得相對之樂。言相對者,皆因生老病死之所限也。而至樂也者,則需超越自我,然後超越事物之差別。即忘己與忘物並行,故曰俱忘。能俱忘者,再無物累,而飄飄似登仙界。 
 何以忘之乎?以識大道也。何以識大道?以理、以情也。理者,所謂科學知識也,格物致知可得,而眾理法常;情也者,可擾內之外物也,終歸於無相。

 酒也者,達至樂之捷徑也,何也?皆因酒,可忘也,故名之曰掃愁帚、忘憂物。是故以詩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