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鮑 談笑古今係列
文章來源: 亞特蘭大筆會2008-09-05 20:17:45

中醫,還是西醫?

西醫和中醫,就像一對歡喜冤家。有時,他們攜手合作,共抗病魔,流行語叫中西結合;有時,他們又互相貶斥,誰也不服誰。西醫說:中醫的理論,沒有科學根據,陰陽五行,五髒六腑是一派胡言。中醫則反駁說:你們西醫就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有我們中醫好,標本兼治。

爭論歸爭論,它們的目標卻是一致的:中醫崇尚懸壺濟世,西醫要治病救人。但是,兩種醫學的基本理論,診病方法,乃至對人體髒器功能的理解,卻大相徑庭,各說各的道理。總的來說,西醫處於強勢地位,占盡資源。中醫無法與之比肩,雖不服氣,也無可奈何。

對於中國的草根百姓來說,則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偏愛西醫;也有人篤信中醫。大多數人則信奉“白貓黑貓”理論,認為“能治病就是好醫”。當他們認為西醫治不好他們的病時,通常就會轉向中醫,拿幾劑中藥回家,然後皺著眉頭,把那碗又黑又苦的液體喝下去。

事實上,中醫從來都不乏鐵杆支持者,在他們看來,中醫不是一個它能否治病的問題,而是一個你信不信的問題。有不少人,特別是上些年紀的,對中醫中藥深信不疑,那碗黑色的苦藥和那根細小的銀針就是他們的治病良方。而中醫每每也能不負所托,展現出藥到病除,妙手回春的神奇效果。在市井坊間,流傳著許多某某中醫聖手的傳奇故事:幾服中藥就令癌症病人起死回生;幾輪針灸就令癱瘓病人重新站起…

中醫的神奇,有時確實令人歎服。過去,經驗老到的中醫,憑著“望聞問切”四招,便可診病。爐火純青的,連問都省了,正所謂“不需病家開口,便知病情根源”。頂尖高手,更隻憑一根連接女病人手腕的細繩,就可把脈斷症,治病之餘,還能守禮教,端的是神乎其技,《紅樓夢》中便有此描寫,信不信由你。還有神農嚐百草和華佗刮骨去毒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中醫,就這樣在真實與傳說的交纏中延綿了數千年。

西醫 - 或曰現代醫學 - 的曆史,則要短得多,但得益於西方的科技文明,發展迅速。1628年,哈維發現人體血液循環,奠定現代醫學基礎。1796年,詹納發現種痘免疫現象,人類開始掌握對抗傳染病的利器;1902年,血型被發現,無數人因輸血技術而得救;1980年,世衛組織宣布天花在全球絕跡,人類第一次戰勝傳染病… 西醫的發展曆程,正是人類不斷探索的精神寫照。

中西醫的初次交鋒,始於一百多年前,西學東漸之時。西洋醫學跟隨著洋槍洋炮打進中國,古老的千年醫術遇到了真正的挑戰,就像隻有土炮和大刀的清兵水師一樣,難以招架,步步退卻。之後,在不斷經曆戰亂,混亂和動亂的中國,中醫就像一棵千年老樹,在大時代的風暴中風雨飄搖,掙紮求存。幾千年的盤根錯節使它不斷從中國老百姓當中獲得生命的營養,始終屹立不倒。

反觀西醫,也並非總是戰無不勝,近年也麵對著種種問題和挑戰。濫用藥物,抗藥性,環境汙染;SARS,禽流感…, 不斷地向現代醫學發起挑戰。人類千辛萬苦,終於戰勝了天花,還沒高興多久,又出來一個更可怕的惡魔 – 艾滋病。人們困惑之餘,也開始反思了。科技的進步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被濫用的話,對人類和他賴以生存的環境,將會是一場災難。

古往今來,人類都夢想著能征服自然,戰勝疾病,從而讓自己活得更舒適寫意。我們在不斷地取得進步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犯錯,付出慘痛代價。現在,我們開始明白了,在大自然麵前,我們需要的是謙卑和敬畏。人和自然,必須保持和諧平衡,共生共榮的關係,有道是:“順則相生,逆則相克”。其實,這些道理,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告訴過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