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冬天的尾巴
文章來源: 蘇貝冬外婆2008-04-09 10:07:50


踩著冬天的尾巴

那是改為夏日製的第二天 , 時鍾已經指向下午六點。蒙特利爾高等法院那堵巨大的絳色有機玻璃牆仍然沐浴在金色的夕陽之中。



我帶著女兒送給我的數碼相機,來到老城。我的住所對麵就是蒙特利爾市政府,那棟大樓的照片我拍過無數次了,但透過光禿禿的小樹林,在冬日的斜陽之下攝下它的倩影,還是第一次。




所以迫不及待地來老城,是因為白天在街頭奔走時,發覺腳底下到處流淌著烏黑的小溪,融化後的白雪夾帶著泥沙和煙灰,七曲八彎地緩緩流入下水道。姍姍來遲的春姑娘,先聲奪人,從冰雪打開缺口,破了冬的圍城。

走出圍城的我,卻依然留戀冬的潔白,冬的晶瑩。於是匆匆來到老城,最後踩一踩冬的尾巴,將那冬日殘老的美,留一抹在我的鏡盒之中。就如給一位年老色衰的美女作告別留影一樣。

夏日熙熙攘攘的老港,如今幾乎渺無人跡。曾經停泊過萬噸巨輪的港灣表麵依然冰凍著,夏天用來泛舟的湖水成了天然溜冰場,有一些冰球愛好者在那兒切磋球藝。



我沿著聖勞倫河岸徘徊時,遇見一個中國男子,他背著沉重的背包,頭緊緊裹在帽子和圍巾裏,臉凍得通紅,鼻子下麵掛著清水鼻涕,也不擦一擦。如果在這種地方看到如此形象的老外,我一點兒好奇心都不會有,因為這樣的流浪漢司空見慣,但一個中國人,使我頓生好奇心,我決定與他聊一聊。寒暄過兩句後,他就跟我走了。當他知道我已退休,可以衣食無憂地到處閑逛時,他表現出衷心的羨慕。

“我現在最想的就是退休。我真的受不了現在的生活。”

一般來說,總是老年人羨慕年輕人。年輕人前麵還有那麽多美好的歲月,可以拚搏或者享受。可是聽了這個人的遭遇,我覺得他前麵的路真的太艱難了。他作為獨立移民來加拿大已經五年多了,在溫哥華落戶,  因為一直找不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隻好在農場打工,他的主要工作是扛土豆,由於長期幹搬運之類的重體力活,他的腰部傷得厲害。才35 歲的人,就對生活完全喪失了信心,對未來沒有長遠的打算,也不敢成家; 來蒙特利爾, 隻為碰碰運氣, 還處於居無定所的階段。我問他有無考慮 過“海歸” , 他說考慮了 , 也去中國實地勘察過 , 覺得現在回去立足也很不易。

我們沿著聖洛朗河往西走,已經到了 LaChine 運河地段。聖洛朗河因為水流湍急已看不到大的冰塊,但運河還是部分板結著。看到運河,小夥子滔滔不絕地講起關於 LaChine 運河的知識,我發覺他比我這位老城的老居民懂得還多。這說明他是個愛窮根問底的好學的人。



我建議他去上政府為新移民舉辦的法語培訓班,上全日製至少可以領取七個月的生活補貼,學習法語的同時也乘機把自己過度勞損的腰養養好。

“就怕拿了政府的錢學不好法語呀,聽說法語特別難學。”

“隻要肯努力,沒有學不好的東西,何況你還是個很有鑽研精神的人!”我鼓勵他。
 


老港鍾樓上的時鍾已經指向七點,天色也暗了下來。我告別了小夥子回家,他說他還要去河邊逛逛。我想可能流浪漢之家接待的時間還沒到,他無處可去吧!離開時我心裏沉甸甸的。但願他能時來運轉,在蒙特利爾為自己闖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