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廢墟
文章來源: 美麗的人生2020-08-24 09:55:26

時光流淌,汩汩湯湯。許多事過去了,不再回想。許多事經過了,卻納入收藏。回望來路,常感夢幻迷惘。一個個拐角,一個個坡度,一個個暗道,一個個坑窪。一路顛簸,波瀾起伏。

自從來了美國,與中國大地的關係,就如白令海峽上那座淹沒在海底的大陸橋,似無還有,欲連還斷,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前些天,微信裏沉寂的高中同學忽然熱切起來,接連發來信息與詢問。原來他聽聞微信的大限將至,預感到橋梁的中斷,趁此多加交流。

高中在我的一生中,似乎是最短暫最跳躍,恰如流星劃過的一段。因此那段時間同窗的人們,幾乎沒有過深的印象。

試想都還是些半大的孩子,十五六歲,內心波濤洶湧,外表木訥寡言。從活蹦亂跳的初中走出來,來到陌生的校園,麵對陌生的人群,在刻板沉悶的新學堂,待了隻不過兩個學期,就被逼迫選擇是留守普通班,還是去文科班?這仿佛是人生開始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抉擇。

當然是文科班。家族有文墨傳統,祖輩外祖輩不是教書先生,就是行醫郎中。本人對文字自小有著天然的熱愛,而對數理卻是怯怯的懼怕。

我的高中是在濟南三中上的。三中,在省城四大名校裏麵,排不上頭魃,也輪不到二座。大約第三第四吧!總在和一中爭高低。實驗中學和師大附中集中占據了優良有利的資源,人才濟濟。

其實我是心儀實驗的。青春初期的女孩子,滿懷理想。選擇三中,是我個人苦思冥想的結果。不管怎樣,她也是個名聲在外,內涵深厚的學府。特別是她寧靜質樸的校園,那種素雅靜謐的氣氛,令人向往。

一年級就在懵懵懂懂中度過。那座木質地板的舊樓,有著石頭砌成的外牆,沉著穩重。長長的樓宇,東西向鋪開,與經六路平行一側。臨街的教室,老師講課的聲音,常常被街上收破爛的吆喝聲蓋過。窗子是日式的推拉式,課餘課後,我喜歡站在窗前,對著那條不算寬大的街道凝望。

有時候會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一個年輕的身影——那個外校的高中生,騎著自行車飛馳而過。單車上的人時常穿著軍綠的衣服,或同伴或獨自。有同伴的時候,我幾乎能聽到歡快的說笑聲。

那身影帶來的,是一天的喜悅。微微的歡愉,絲絲的甜蜜。

是我的秘密。

這個秘密在豆蔻年華的心裏,既是憧憬,又是傷害。

當初選擇高中學校的前夕,鄰座的男孩子靦腆地道出來他的心聲。他要考實驗!實驗中學何嚐不是我的夢想?

想到即將來臨的學習生涯,深淺不知。如果為情所困,耽誤了前程,豈不是罪過?年紀尚小的我,顧慮重重,迫使自己用理性來做人生的決斷。我選擇躲避。

可是深藏的夢裏,那一所又輝煌又霸氣又有著情係之人的校園才是我的真正所想。於是,每一個與那所鄰校有關聯的人和事,都存放在我心裏最靈敏的地方。我甚至跟隨報考實驗中學的夥伴一起,趕在發榜的第一天去看榜。在那一大片密密麻麻用黑墨紅紙書寫出來的名單裏,尋找自己在意的名字。

當知道自己的考分遠遠高過實驗中學的錄取分數線,卻自願選擇放棄,而好幾位比自己考分還低的夥伴歡欣鼓舞地考入名校,那種失落感持續了好久。

其實我選三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離家比較近。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一輛自行車是全家的重要家當。實驗中學比三中的路程多出二十分鍾,至少五裏路。去三中,可以走路上學,去實驗,就必須騎車了。

可是開學後過了沒多久,我就向父母提出來,我需要一個代步工具。徒步上學,單程三四十分鍾。中午隻有兩小時休息時間,趕回家半小時,趕回校半小時,疾步匆匆。好多次回到家裏,冷鍋冷灶,沒吃沒喝。那個不爭氣的蜂窩煤爐子,常常半死不活,甚或幹脆死掉。一家人像打仗似的,和爐子鬥爭勝利了,時間也到了。肚子餓得咕咕叫,卻必須再趕回去上班上學。

父母答應買輛自行車給我,可是沒有錢。一家四口,父母雙雙工作,除了粗淡的飲食,簡易的居所,竟然沒有多餘的錢。媽媽想起她有個親戚在工廠當差,境況好一些,便厚著臉皮上門借錢。遠房的大伯一口答應,當場就搜羅他幾個成年兒子的工資,交到我媽手裏。

於是我有了此生第一輛車。

心中愛戀著的男孩子,他的家有做軍人的父親,有做機械工程師的祖父,狀況比我兩袖清風的教書父母好一些。想必他的自行車,得來就不費周折。

從窗口上眺望他騎車飛過,成了我功課之外的功課。

他很安靜,有著白皙的膚色。看我的眼神,雖然似有所感,卻並不知道是我青春初夢時情感的寄托。現在想來,那一時的幻想,隻不過是一個孤獨女孩對溫暖的渴望。猶如一片浮萍,那單純的感情,飄忽在青春的水麵上,承載了一段短暫的時光,終究敵不過生活的重量,下沉了。……

守候秘密的時光,總有一種負罪感。少男少女的情懷在那個剛從嚴酷動亂中走來的社會,是不受包容的。人性,是一個罪惡的字眼。那時的人們,隻要革命,不要感情。台麵上流行的劇碼,男人沒有老婆,女人沒有丈夫,都沒有家庭。

但是人性如何是能被壓製住的?該開的花兒照樣開,該冒出的芽兒照樣冒。人類的情感是文明的基礎,沒見過哪個無情冷酷的民族能繁榮出文明的果實。

才知道並不偶然。急匆匆和我聯絡的那位高中男生,他在發給我一段視頻的同時,坦白了他心中深藏的秘密。原來那時的男孩子也有他心中美麗的女神!

哪個少女不善懷春,哪個少年不善鍾情?少男少女的夢,朦朧又純真,是人世間一切美好中的至美至好。可惜,他當年心儀的女生,始終失聯。多少年過去了,沒有一位同學知道她的下落,沒有人掌握她的聯絡方式。

我隻記得,她是一位活潑開朗天真無邪的女孩子,有著明亮的眼睛,有著燦爛的笑容。苦苦尋找她的那位男生,當然懂得從我這兒不可能獲得任何信息,但是他仍然坦白了他曾經的夢。

他給我的聚會視頻,令人吃驚!視頻中滿座的華發,難道瞬間就邁入老年?這驚人的影像,提醒我人過半百的事實,也提醒人時光如逝水,歲月不可逆的無奈。從青春到白頭,四十年!

舉目當年的少年人,我不由得向他坦言,就算你們終成眷屬,結局未見得圓滿。他點頭稱是。是的,中學時代純真的感情隻不過是幼稚心靈生出的萌萌嫩芽,在日後的風雨吹打中,漂泊不定,很難壯大。

欽佩那位勇敢追夢的男生,在走過風霜雨雪的心裏,仍然葆有一份純情。可是我也婉轉相告,走散的人不一定非得找到。假如真的有一天,失落天涯的彼此素顏麵對,往往會比陌生人還要陌生。你會失望,會懊惱,會遺憾,會更加悔不當初。還不如回歸老巢,守住秘密,安生安分地過日子!

透著前同窗打開的一扇窗,我看到遙遠的過往那一片青翠的綠,也看到身旁不遠處一片金色的光芒。……

 

【前幾天寫成一篇散文,一直不十分滿意。感動朋友們的惦念和關愛,今晨奉上,以饗眾友,並致謝意!恭祝各位親們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