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對付一日三餐的
文章來源: 美麗的人生2020-05-06 01:12:53

雙職工家庭,全日製工作,一日三餐是個問題。

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這個吃飯的問題,實在是個天大的問題。

不吃就餓,吃就麻煩。從買到洗到燒到吃,到再收再洗。如複一日,餐複一餐,考驗人的耐性。

平時裏還有個外出討巧的機會,眼下疫情嚇人,不敢隨意亂動。自己懶了,出門也找不到開門的好飯店。思來想去,最經濟實惠,最安全踏實的辦法就是自己做。

像我們就倆人,消耗量不多。但是開門營業期間,吃飯時間不好保障。我的法寶就是煮湯。

撿著空閑就拿高壓鍋煲上一鍋湯,內容排骨牛尾牛肉牛腩羊肉輪流換。中間的菜碼或海帶或蓮藕或蘿卜,或芹菜土豆包心菜胡蘿卜,根據肉類品質自由發揮隨便搭配。

我煮飯的風格,就跟寫文章一樣,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即興發揮。甭管煎炸烹炒,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快。不然一到忙的時間,客人接連進門,我這飯就吃不上了。

常常有準備妥當,正要開炒,卻被客人橫空打斷,一口氣做下去,午飯變晚飯的事情。所以我的竅門就是永遠都有一鍋湯。實在不行了,緊急抓瞎,兩勺湯,抓一把菜,放一把麵,就是一頓快速解決肚皮的熱乎餐。

前幾天豔姐送來一大盆新鮮的薺菜,多少年不吃了,好解饞。美國野地裏長的薺菜我還是第一次見。青青綠綠的新鮮。她不但送貨上門,還特意來幫我洗好燙好。我們約好了等哪天有空包個薺菜水餃。

在包水餃之前呢,剛好有一鍋牛肉湯煮出來,忙裏偷閑我也來不及弄別的菜,一眼看到那鮮綠的薺菜。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抓起來丟進湯裏,加上一把烏冬麵,滴上幾滴香油辣油,美美的成就老板一頓午餐。

還是急了,回頭想起還有蘑菇,還有雞蛋,要是都加齊全了,味道就更豐富。不過工作餐顧不上講究,拍照也是急匆匆。熱氣嫋嫋呢,也不知有沒有把我的蘋果11鏡頭糊住?

店裏頭我真是難得有閑情拍照的,急就章,湊合著看吧。

 

問題是有時候,飯做好了擺在那兒,卻就是沒有時間吃。所以我已經摸索出經驗,如果午餐時候不忙,自己的午飯一定要早吃。三點半之前解決最好。不然一旦忙碌起來,一開始還行,還能撐。往往忙著忙著,一兩個小時過去,肚子咕咕叫,體力明顯不支了,那就慘了。

前幾天我順手炒了一個蔬菜蝦仁,也是豔姐送來的大蝦。看著柔軟有彈性,本想做個椒鹽大蝦,一盤算時間,隻有十五分鍾歸我。還是炒青菜快,菜碼都早切好的,抓起來炒就是了。

我也越來越圖省事。所以我炒菜的原則就是兩個字:簡單。

調料盡量簡約,蔬菜蝦仁就是鹽味精,酌量一點點。這個年紀對鹽的攝入特別敏感,稍微過量就積水浮腫,睡起來難看。甜味也是,搞不懂以前的廣東師傅,做個蛋花湯也弄得甜甜的,真享受不了。

忽然想起,那天到了飯時兒,走進冰櫃找,看有什麽新鮮的材料可以換個花樣的。因為往常除了去大小老美超市進貨,還時不常的去韓國店亞洲店買點特色東西。最近不行了,人忙轉不開,也不敢往擁擠人多的地方跑。那些青江菜啊,水蘿卜啊,大豆苗啊啥的,都不湊手。

好在我們守著一個餐廳,出餐的菜碼雖然單調,卻總有的混。那就來個炒土豆片吧!曉青領導一個勁兒鼓動吃土豆的好處,我也同意。營養豐富,又物美價廉。醋溜土豆絲?切絲太麻煩!嘎嘎嘎,三刀兩刀切成片,找找看,剛好有Costco新買的貝肯,放兩片青椒添綠,成了。

我們餐廳出的餐,都是古老肉芥蘭牛這樣的美式中餐,樣式單調又程式化,不如我自己隨意神來之筆胡亂炒的大雜燴來勁兒。再說中國的胃,油炸也不能吃多,不好消化。青菜湯麵稀飯是必備的。

不忙的時候呢,我真是閑不住,也會插空和一盆麵。那個星期,一連和了兩盆麵。一盆炸了油條,一盆蒸了大包,把我累的。當時想咬牙拍個照片,隨後一收拾,精疲力竭就忽略了。

都說在餐館蒸大包省事,一大鍋蒸出來,兩籠,白生生圓滾滾的好生可愛。吃起來也香甜美滿,皮兒軟餡兒鮮。就是洗起蒸籠來費事兒,好在現在領導看出我體力下降,竟然在我收拾別的事情的時候,那倆難以handle的大款頭蒸籠,人家就洗完上架了。看到這就不由得暗呼,我可熬出來了!

由於工作性質決定,吃飯時間難以保證。所以我的竅門還有一個,就是必備零食。各種糕點糖果巧克力,隨手抓來就能吃的。在最忙最餓最無法脫身的時候,一顆小餅幹都可以緩解血糖濃度,抵製饑餓感。

賺錢不易,在這個特別時期,有個幹活的機會,仍然對神充滿感激。

早餐的體會,中西餐混雜。以前我愛花時間煮茶葉蛋,早起做pan cake之類。後來發現最頂時候頂餓還是牛奶雞蛋。最近我倆早餐也不喝咖啡了,麵包混著牛奶麥片,一直撐到下午三點多的午餐時間,綽綽有餘。而且,西式早餐,營養搭配比中式更均衡豐富。就像前一陣子那個上海醫生張文宏說的,別吃煮粥,要喝牛奶,很對。

每家每家的習慣,我的就這麽點經驗,貢獻出來,僅供參考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