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遺產太糟心
文章來源: 美麗的人生2020-05-16 01:37:47

秀英嫁到美國,是兒子幫忙在網上認識一個退伍軍人。

兒子略懂英文,看了那老頭的資料,對母親說,這個好。

那老頭確實好,人品好,經驗好,學問還好。其實對秀英來說,什麽好都算不得好,隻有金錢好才是真正的好。

一開始當然不能那麽說,但是認準一個半路上的同伴,經濟基礎還是需要著重考慮的。不然六十歲的女人,萬裏迢迢嫁到美國,圖個啥呢?

秀英在中國也是個能幹的女人。她廣西柳州,做過不少買賣兒。販賣汽車輪胎的活兒也幹過,飯店裏切菜剁肉的活兒也幹過。頭半輩子的謀生,也嚐過了酸甜苦辣。

她沒有文化,但是在社會這所大學裏混的,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八麵玲瓏。前邊的男人死了,五十多歲趕上自由時代,得以上網嚐試涉外婚姻。

算她幸運,她所嫁的這位老頭子,是個好人。除了年齡大些,其實也不比她大多少,也就七十多歲。算起來還是挺般配的。

老頭的經曆,在嬰兒潮那代美國人的經曆中,屬於普遍又比較典型。年輕當兵,退伍後進大學,拿到碩士研究生學曆。此後一直在軍中供職,做過不低的職位。就是說,退休之後的薪水豐厚。

個人的婚姻狀況,不必說,肯定是離婚過。而且不止一次。第一次婚姻早年結束,沒有子女。第二次婚姻,太太帶給他兩個前夫的孩子。老頭視為幾出。

當秀英來到這個家的時候,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老頭的這倆孩子。她以為,又不是自己生的,並且和他們的母親已經離了婚,幹嘛還天天讓他們叫爸爸?還整天電話視頻的,動不動就跑去郵局給他們寄東西?

老頭名字叫塔德,他很和善。他就是不明白為什麽秀英容不下他的兩個子女,不止一次在我麵前表示過困惑。我想,這就是中美文化的衝突了吧!

中國人認為,不是自己親生的子女,就不是自己的子女,法律意義上的子女都不算。而美國人認為,隻要是自己收養的子女,法律文書確認的關係,都是自己的子女,可享受與有血緣關係的子女同等的待遇。

這可成了秀英的心事。塔德的財產怎麽辦?

嫁過來兩年,綠卡到手,她對塔德的態度逐漸生硬。遺產的問題,也敢提到當麵了。聽說塔德的遺囑,兩個子女都有份兒,秀英心有不甘,憤憤不平。

剛來為我工作的時候,秀英每天都是老頭送來上班。老頭對她百依百順,非常體貼。隻是不明白,為什麽放著好好的居家太太不做,偏偏喜歡出來打工。他不懂得秀英需要錢,需要自己的錢。

在廣西窮慣了,雖然塔德負責她的所有衣食住行,過年過節還有首飾送,但是秀英要的是現錢。好幾次秀英讓我幫忙給塔德解釋,聖誕節不必買禮物了,她寧肯拿一半現金。現實。現金可以攢起來留給兒子,金銀首飾掛在身上頂什麽呢?

有一年的4th July,我們正在外麵自駕旅遊,忽然接到秀英的電話。那一頭她很急切,急切地詢問怎樣才能逼迫塔德修改遺囑。

我也很不理解,老頭還健康著呢,她倆的好日子也才開個頭。塔德的意思是找個溫柔和順的妻子,在不愁衣食的狀況下,好好享受生活。在經曆了兩任令人絕望的白人妻子之後,他把希望放到亞裔女性身上,期望有生之年,有個好女人好好陪伴。

塔德對秀英可謂一心一意,餘生的全部的愛都給了她和她在國內的兒子。因為是兒子在牽線,所以塔德對這個繼子非常滿意,也非常信任。從心理上,並不比對他前妻的兩個子女差。

但是秀英極不滿足,也不滿意。她想獨吞。

我是說,我不理解,就是在現有的條件下,先過好眼前的日子,天天為這個遺囑吵什麽呢?塔德又不是說死就會死的?

可顯見得秀英不放心。遺囑兩個字簡直就成了壓在她心上的一塊大石頭,沉甸甸的,讓她睡不著吃不下,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我真替她愁死了!嫁來美國,為的就是老頭的遺產嗎?我更為老頭害愁,娶來個老婆,惦記的隻有他的錢。

沒過多久,塔德就決定賣掉新買的房子,再搬回到德州奧斯汀去。

最終的結果,我就不知道了。秀英究竟有沒有如願以償,迫使塔德修改遺囑,全部歸她和兒子呢?不清楚。

不過據我熟知美國律法的先生說,那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塔德受脅迫修改遺囑,將全部遺產統統留給秀英,那兩位塔德的法律子女還可以去打官司申訴爭取。

就是說,秀英雄心勃勃,獨吞財產的野心,是不那麽容易實現的。

這事兒 我不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