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館倒閉的原因
文章來源: 美麗的人生2017-08-07 22:27:13

前晚睡前瞥了一眼我中國博友寫的熱爆文章《中餐館的致命弱點》。當下就有些感想。我發現我中國博友談到的是目力所及的一些現象,今天得閑我想從業者角度談談中餐館倒閉的原因。一管之見,難免偏僻,或可拋磚引玉,引發高見。

在美國的中餐館頻繁倒閉原因;

一,接手就是爛店

有的餐館什麽餐都做過,哪樣都不成。最初和房東簽約的業主,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濟於事,隻好轉手,請別人來做。這種店,一般業主能找到接手的人,已經不易,有些是免費不要錢的,有的象征性要個三萬兩萬。可實際上拿得到拿不到值得懷疑。為什麽?白白給人家一個店?因為簽約。生意不夠付不出房租,或者倒閉關門, 房東會拿著租約找你算賬,一輩子跑不掉。有人願意接過繼續幹,原業主也就虧個本錢,沒有了被追的憂慮。

至於白撿個店的人,本來就是有棗沒棗打一竿子,盡心盡力挽救生意的少。一看不行,立刻撒手。所以就出現一家店不停換東主的現象。

二,地腳不對

在美國買賣房子有句金言,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幹生意也一樣,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隻不過開餐館的地腳不一定非要繁華,要看人群。有的明明同在一條街,道南道北天壤之別。

和我家同類型同招牌同菜式同價格,甚至有一陣子同用一個炒鍋的店,在我這個城市有五家。好生意的月營業額七萬八萬,一般般的三萬兩萬。差別在哪裏?Location!

經濟危機那幾年,開發商業房產的公司造出太多商業店鋪,空著,閑置。招商?先找餐飲店進駐。有一個開發商找到我們,給出絕對誘人的條件。就是一分錢不掏,交給你一個嶄新的餐館。和我現在做的一模一樣。家裏領導十分十分動心,所有的細節都談妥了,就等簽字。本人堅決說No!

因為那個地段,麵臨交通要道,車水馬龍,十分繁華。但,不是居民區。周圍三萬多工人工作,長途卡車停留站,倉庫,貨站。一到周末死靜。一個隻靠午餐的餐館,是沒有前途的。中午排長龍忙死你,也白搭。每人消費幾塊錢,夠不到高額房租。

事實證明我們做了對的決定。那家店,後來被一個朋友經營,三年不到就關了。他從洛杉磯來,雖說不付任何投資,但鍋碗瓢盆總要買的。三年基本沒賺任何錢。後來又改成越南粉,又改成泰國餐,直到最近招牌換成西式糕點。

三,炒鍋難請

好的餐館對炒鍋的依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好的炒鍋,就算有手藝,脾氣大得很,業主也頭痛。那天我在本地群裏,看到一位經營高檔中餐的老板娘發出雇人短信,說請炒鍋,不會可以教。不會可以教?我們笑了半天。隨後又搖頭無奈。幹餐館的都到什麽地步了?是個人就行啊!可好的優質的飯菜,並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做出來的。

從國內浩浩蕩蕩走下飛機來美國打工找黃金的人,一頭紮進中餐館,要錢的多,想幹活的少。總體來說,從中國來的民工階層的人,職業訓練和職業道德都極差。階級鬥爭意識強烈,他們認為,聯合起來對付老板是正確。就這樣一群人,你指望他們做出什麽好飯菜?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中餐館的服務員臉色難看。端盤子這職業,在國人眼裏不是職業,是恥辱。

國人難伺候,那就請老墨吧?美國的熊貓餐廳大多數炒鍋都是老墨。別說老墨,好好炒的話,水平不錯。但要求多高,就難了。畢竟他們炒不出正宗的中國味道。

我用過一個台灣來的大廚,手藝很高,認真做得時候,真是飄香飄香。而且肚子裏貨多,就是見識多,隨便什麽料,馬上就能對火出像樣的餐。但是,這種人,不但要價要得離譜,而且絕對不是時時都給你盡力的。客人一排隊,立馬撂挑子。你說老板請這種人,哪裏伺候得起?

這就是為什麽一家店,有時候好吃得不得了,下次再去就完蛋的原因。有可能換人了,有可能耍大牌亂來給老板臉色看了。

四,門檻兒低

開個餐館賺錢,是低端生意。隨便什麽人,有幾個存錢,少量投資,端個炒勺,就開門營業賺錢了。這類老板以前是廣東人,近年是福建人多。福建人尤其熱衷開不肥店。孰知不肥店如今運營成本超高,維持最難。兩樣就殺死他。一個人工,一個食材。以前食材成本可以忽略不計,牛雞肉蛋都便宜。這些年,年年增高,不肥店要盤盤碟碟都填滿,客流量不夠,晚上收工嘩嘩倒進垃圾桶,都是錢。損失。

人工方麵,這種形式不可能少用人,後廚前台,一個蘿卜一個坑。人工是大頭。現在到處嚷嚷最低薪,有的不肥店不出薪水,是違反行為。前幾天報紙報道,有一個這樣的老板被人告,搞到證據,坐牢罰款。何苦來?

我臨近小區,前幾年聲勢浩大開一個不肥自助餐。當時我的大廚還表示擔心。據說光裝修就七八十萬美金,據說就連地板上的貼邊都是高級材料。那又怎樣?滿打滿算不到兩年,關門大吉。

說到長長餐單,這家就是。我偶爾得到一份他家的menu。哎呀天,包羅萬象,應有盡有。仿佛把整個城裏所有中餐日餐韓餐的菜式都囊括進去。犯了經營生意的大忌。

但凡做開店生意,對顧客都有個定位。你要吸引那一個層次的客人?你周圍最多的人是收入什麽檔次?一概不管,隻求全席。這是中國人的貪心,貪婪,既不懂經營之術,又不懂客人心理。你想討好所有的人,其實就是得罪了所有的人。因為你失去了特色,失去了質量。

不過也別對這類業主吹毛求疵了吧,本來就沒什麽教育。別說很多發財的都是小學沒畢業,但人家至少有那個命吧。經商也需要才氣的。

現在這類不肥店越來越少了。我這個城市,原來不得了,雨後春筍啊。大概如今就一光杆司令。

再補充兩條。

五,老板小氣

經營者隻想著往口袋裏劃拉錢,不想出錢,對客人的合理要求過於苛刻。由此丟失客源。

另外,壞掉蔫掉不新鮮的食材不舍得丟掉,混在一起摻給出餐,都是大忌。要知道客人是最聰明的,你自己覺得不好的東西,難道別人吃不出?偶爾一次難免,常常如此的話,看哪個傻瓜去你家掏錢吃飯?

六,內部紛爭

合夥者或夫妻入股的兄弟意見不一致,導致分道揚鑣關門歇業,比比皆是。我認識一韓國華僑,開青島餐廳。太太做前台,老公掌勺。常常一言不合,老公發怒罷工,來了客人沒人炒菜了。要不老婆生氣,前頭電話沒人接來客沒人理了。這種店不關怎麽可能?

 

好不容易有倆小時空閑,拉拉雜雜劃拉一通。希望能解釋一點關於中餐館的疑問。

興之所至,毫無章法。各位指教。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