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落 長 河 遠 (五) --一個王朝的崛起
文章來源: clearskies2012-07-24 19:10:26

 

第五章 一個王朝的崛起

 

 

 

 

一切準備就緒,初入商場,王安也沒啥高招,隻有老老實實地對著黃頁按圖索驥,打COLD CALLS,沒人聽電話時就按地址寄一份傳單。由於早先做磁芯研究和一些大學搭得上線,他就先聯係大學。這些招數都不能馬上見效,他就琢磨弄一個有應用意義的電子儀器去展覽會參展。

六百塊的存款在第一個月就用掉了兩百,王安不禁有些心慌。沒想到第三個禮拜,就來了第一個訂單!王安做一個磁芯,也就是一個位元(1BYTE)就能賣4美金。現在儲存一個億單位的記憶晶片也就那個價,技術更新發展之快真是不可思議。連王安後來都忍不住笑自己:“價格可說是高得可以。”

開業最初那兩個月,隻要一天能賣掉四個磁芯,就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大日子。王安會興高采烈地回家,一邊磴蹬蹬上樓,一邊跟文藹大聲嚷嚷:“咱們今天接了四個磁芯的訂單!”

在第一個月就能有收入,加深了王安自力更生闖出一條路的自信心。他開始請公司的第一個員工:一個在BU念藝術係的畢業生。這個時薪五毛錢的小夥子身兼數職:前台接待,打電話,繞電線,參加商展,還抽空幫王安公司設計了第一個商標,一直用了二十年。當時常有衣冠筆挺的空軍大員去找王安談生意,王安不在,小夥子震驚之餘 , 隻好端上咖啡 , 抖擻精神 , 用自己博覽群書的一點薄底 , 天空海闊地和他們瞎聊 , 直到王安趕回到辦公室 .

王安公司的最初十年 , 都是在做政府項目,和一些小打小鬧的電子產品 , 雖然名氣不大 , 技術研發能力和品質卻一流 , 在小範圍很受專家和用戶尊重。 1963 年 , 公司以朱祺瑤博士牽頭 ( 他是王安的交大同學 , 很早就被王安遊說加入公司 ), 做出了第一個熱賣的產品 Linasec ,可是因為當時王安公司名不經傳,被合作夥伴 Compugraphic 出招占了個大便宜,以他們的名號推出市場。王安雖然小賺一筆,可是明明是自家辛苦研發出來的產品卻貼上別家的商標大賣,當然心裏老大不忿。

真正讓王安產品第一次廣為人知的 , 還是靠了王安的靈氣和巧手。

米勒是王安公司的年輕會計,不懂技術,可是他沒事時,或中飯休息時,總愛把玩正在研發中的LOCI,一邊自言自語:這東東要能給我用就好了。

說者無意, 聽者有心。 王安正好在一起吃午飯,聽了以後心念一動:LOCI是一個專門給工程人員使用的計算器,使用者要懂對數,操作不易。要是能把過程簡化,鍵盤簡單易用,是不是就有更大市場?

說幹就幹! 王安親自動手,重新設計程式,重做鍵盤,又煞費苦心研究出一種稱為“複式傳輸”( Multiplexer )的裝置,允許好幾個人能用不同鍵盤,卻能同時使用同一台主機。這又是一個沒有前人做過的專利產品。米勒全程參與,不斷提出修改意見,而王安努力從顧客的角度加以考慮,一樣樣地實現這個非技術員提出的各種使用要求。

結果就是一個轟動市場的第一代LOCI,它最卓越的革新是將本來是電腦大型機才擁有的計算功能,轉移到這隻更快,更精密,更易用,卻不需要大操作大容量的小型機子上去。大型電腦當時的售價為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而LOCI隻賣 $6500 ,當然大受歡迎。1966年,王安公司順勢推出第二代計算器產品WANG300 Calculator ,使用者不需要懂對數就能進行操作,而且體積更小,功能更強,使用更易,並能4人同時使用。300型一上市就受到校園師生和各行各業人員的熱烈追捧,王安公司終於擁有了WANG品牌的優秀產品,從此一發不可收,連年呈爆發式增長。1964年,公司營業額僅為一百四十萬美元,員工總數為35人;WANG300推出後第一年的1967年,營業額急升到六百九十萬,員工激增到400人。

WANG的名字開始傳播。傳銷員泰德回憶他在加州橙縣推銷王安產品時,總不忘提及王安是個“神秘的中國紳士,偉大的天才”,“哈佛博士,發明了電腦磁芯,又賣給了IBM的那個人” ----- 提到IBM讓他們對公司放心,提到哈佛則讓他們對這個人放心。當然,產品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促銷,具有劃時代意義的300型計算器係列 , 是王安公司日後一長串價廉物美,貼近用戶的優秀產品中的第一個。

公司飛速擴張,對資金需求甚殷。一直對王安公司提供資金支持的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建議王安把公司弄上市。1967年8月23日,王安公司上市,本來打算融資兩百五十萬,發行股價為每股 $12.50 。沒想到上市第一天,王安股票飆升到每股 $40.50 ,公司從一天前價值一百萬的小不點,飛升到紙麵價值七千萬的中大型公司,王安本人的身家也一下漲到五千萬。一夜之間,王安公司成為華爾街的寵兒,所有持股員工一夜至富。

1968年,集中了當時頂尖軟件人才的麻州公司PHI被王安買下,因為老板漢金斯一見王安就覺得他是個人物,本來他見誰來都不要賣的,卻當場拍板決定餘生要為王安工作。被動的PHI員工一開始很不以為然,心想: 不就是一家做計算器的公司麽,我們可是參與了阿波羅計劃和雙子星計劃(美國NASA第二次載人升空計劃)的團隊啊!幸運地得到PHI,是王安一生中最棒的交易之一,他從此擁有了最珍貴的也是公司最稀缺的軟件人才。這些人,和後來加盟到PHI門下的幾員虎將,成為日後研發王安電腦的中堅力量。

1971年, WANG 計算器係列穩占高端市場的領導地位 , 收入占了當時公司全年營業額的75%,正是做得風生水起 , 勇挑公司賺錢重擔的時候,王安又作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逐漸退出如日中天的計算器業務,全力轉向微電腦業。

這又是一個不尋常的決定!

王博士卻自有看法,他看到了來自其他大公司的競爭,來自低端市場的衝擊 , 甚至看到了來自日本公司的威脅,感到這一領域的利潤會大幅修窄,賺大錢的好機會已然過去了。

果真,不久之後,計算器引用新的電子版技術,成本大降 , 競爭激烈 , 漸漸成為一種大眾化的薄利產品。這一次出其不意的華麗轉身,王氏又贏來了高瞻遠矚的美譽。

而王安博士 , 在經過了二十年的耐心等待和實力磨練之後 , 終於突出重圍,回到了讓他成名的起點 : 電腦業。二十年間 , 多少風雲變幻 , 多少技術換代 , 而他終於和他一直期待的強勁對手 IBM ,靠近了大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