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甲·菊花台
文章來源: 楚天碧靄2007-01-13 05:22:54


    在上海的某日,和朋友互相慫恿之後,偷得浮生半日閑,紮進電影院裏看了一個下午的電影。
    許久許久沒有去影院看電影,更別提是國內的電影院。坐在還是很新的和平影院的小放映廳裏,感覺有點新奇,也有點點愉悅。

    先是一番猶豫,然後在《黃金甲》和《傷城》裏選了後者。
    劉偉強的魅力就那麽大過張藝謀一個肩膀,老謀子生氣否?

    劉偉強和麥兆輝這對打造了《無間道》的搭檔雖然沒有將《傷城》編製得如同前者那般奪人心神,劇本的功力卻仍舊顯而易見。和朋友一起看得意猶未盡,於是決定繼續觀看《滿城盡帶黃金甲》。

    說來不怕人笑話,張藝謀之前的電影我隻看過一部《活著》。這是一部我非常非常推崇的片子。藝術上、人物上的刻畫很圓熟,是部難得一見的好片。
    然而一直以來都覺得奇怪的是,《活著》理應不是張藝謀曇花一現式的傳世佳作。偏為何他一直掙紮在所謂的商業大片裏自娛自樂。
    《黃金甲》除了開頭還有點意思外,越看越乏味。
    除了血腥、仇恨之外,眼裏就是那大到空洞的場麵、那豔到土氣的色彩。看到一半,我實在忍不住對一旁的朋友說,老外一定不會喜歡這樣的電影。

    我知道這話必定武斷。而我偏就武斷一把了。
    在李安的《臥虎藏龍》之後,張藝謀一直將目光瞄準著海外市場。我沒有看過他的《英雄》和《十裏埋伏》,可是看了這部《黃金甲》之後,伴同之前瞄過幾眼的影評,我大約能感覺出他的片子的味道來。
    沒有內容,鏡頭先行的片子如何能和《臥虎藏龍》比啊。我本來也沒有覺得《臥虎藏龍》怎麽怎麽個好法,可是有張藝謀的這些武俠片墊底,李安的手法就高出很多來。
    什麽道理呢?
    底氣。
    文化底氣。

    把個文化二字拿出來說事,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兒多餘。可是,老謀子玩的是武俠,玩的是宮廷權謀,上下五千年裏的這些事全在太陽底下曬著呢,而這曬的就是文化。
    他把武俠玩成血腥,把權謀玩成仇恨,把禮儀玩成場麵,隻取一點,隻著一墨,以偏蓋全,把觀眾當獵奇者。老外再獵奇,也會獵出品來。一而再,再而三,是人都會有審美疲勞。
    反正看完這片我很累。眼累,心累,精神累。以為去看一個唐朝故事,沒想到是一個唐朝版雷雨。真的很納悶,都已經砸了那麽多錢下去了,為何就不能砸出個合適的造反故事來呢。真夠難為周董在那裏蜉蝣撼大樹,看得我時不時走個神,以為自己是在看電腦遊戲。
    
    劇本蒼白無力,也就看演員的功力了。可是鞏俐、周潤發、劉燁、周傑倫都好像使不出勁來。從頭到尾的恨壓過了靈光一閃的愛和憐惜。
    一部沒有清楚主題的電影,色彩再鮮豔,場麵再大又如何能贏得觀眾的心。
   
    反而是片尾周傑倫的“菊花台”深得我心。
    有那麽點兒意思。歌曲好聽,詞也不錯。電影的片花來作MV到是正合適。
    老謀子,得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