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David想家了...
文章來源: 楚天碧靄2006-03-02 06:36:28

    老David今天跑來對我說,

    "I am terribly missing my home, I wanna fly back as soon as I can."

    老David是個如假包換的Anglo-Saxon,而他口中的家卻在上海。David是個醫生,一個在人民解放軍八五醫院工作的醫生。老頭相貌堂堂,很有威嚴。認識他純粹是因為工作關係。他喜歡和我聊上幾句,尤其知道我是上海人,而且熟悉他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後。

    David告訴我他在一家Military Hospital工作的時候,臉上有著很可愛的神態,似乎是在等待看我嘴巴張大的樣子。當然,我配合得很好。於是,兩人哈哈大笑中,對話繼續。

    有點驚訝他將上海當家的那種自然的神情,與他認識並不久,不敢過於nosy,可是他這種毫不掩飾的思念情緒不可避免地將我拖入某種冥想中。

    我還來不及陷入思鄉的愁緒中,卻一頭跌進了有關文化衝撞和文化妥協的思維中。

    最近手頭在看一本名為"Almost French"的書,正是與此相關。書裏描寫的是一個有關不同文化撞擊的故事,寫一位澳洲Sydney-sider如何在法國習慣當地生活的心理曆程。狹義的故事講的卻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事實。

    生活在異國他鄉,文化認同,生活習慣絕對會有一個顛覆。然而,如何一步一步走出心理的孤島,卻是各人各異。而身陷其中,理解和學習文化很重要。

    從老David描繪他在上海的家的神態裏可以讀出很多東西來。對他而言,概念、思維、文化衝突肯定存在,可是他讓自己放鬆並且享受在上海的喧鬧生活。這是不是就是一種簡單的實質呢。

   當我們客觀地看待每一次conflict,而且絕不take it personally的時候,那就是一種海闊天空。

   老David說,"can't wait to go home"

   我在想,我的家到底在哪裏呢?好像心裏有了點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