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國際話語權
文章來源: 謝盛友2009-02-07 09:45:55



胡錦濤的“不折騰”:先折騰國際話語權


謝盛友:折騰國際話語權


“不折騰”出師不利,溫家寶在劍橋演講被人折騰,被扔鞋子。昨天深夜做了一個夢,今天把它記錄下來,便成了這篇文章。夢見溫家寶從容地把那扔來的鞋子穩當地準確地接住,並且麵帶微笑大度地說:“不錯,這產品不錯,Made in China,謝謝你為我們中國人的產品做廣告,昨天我才跟布朗說呢,我們都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你們應該多多進口中國的產品。不過你扔鞋的功夫不夠熟練,應該到中國少林寺練習練習!”

中國官方電視台CCTV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播放了溫家寶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講的時候被人扔鞋的畫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是,“這種卑鄙的行徑是不得人心的,也阻擋不了中英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潮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還說,中方對這個事件表示強烈的不滿,英方已經深表歉意,並且承諾依法處理。
一則網絡留言道:大國威嚴,豈可為一隻英狗(筆者按:扔鞋者是德國人)狂吠所玷汙,有大國自信者,可笑看此狗拙劣表演,應磨快匕首,以期有日一劍穿心,刺中其後台主人之痛處。

新華社主辦的《國際先驅導報》2009年2月3日刊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胡百精《細解中國國家公關路線圖》的文章,該文表示,鍛造國家公關的第一種武器就是媒體外交。胡百精說,強化中國媒體的傳播能力,首先要讓中方媒體成為焦點議題的“一傳手”而非“二傳手”,尤其不能一出現負麵事件,就首先責令自己的媒體閉嘴。輿論場就像一個大容器,你公開注入的信息越充分,其他人的意見空間和回擊餘地就越狹促。就在國際媒體揶揄中國新聞完全不提總理溫家寶2月2日於英國劍橋大學演講時遭遇示威者拋鞋的事件之際,收視率最高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3日晚詳細報道並播放現場畫麵。新華網的一篇特稿強調,這條報道“打破了中國媒體不報道本國領導人被抗議的慣例”。 新華特稿稱,《新聞聯播》的報道顯示出中國的自信和繼續改革開放的決心。《國際先驅導報》2月3日的另一篇報道說,今年是拉薩“3•14”騷亂、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達賴喇嘛流亡50周年、六四天安門事件20周年、中國建政60周年,加上經濟危機導致失業率上升、群體性事件高發等諸多現實問題,都考驗著中國是否有效掌握國家公關話語權。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去年底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講話,說了一句北方方言“不折騰”,引來與會官員會心一笑,但如何將這三個字譯成英文卻讓海內外媒體傷透腦筋。各種英譯後來陸續出現,有“別走岔路”、“不躊躇”、“沒有重大變化”等意思,但就是不夠“不折騰”,後來國務院新聞辦定調:“不折騰”不翻譯,幹脆根據漢語拚音念出“bu zheteng”。

謝家大哥(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謝正觀)思路敏捷,一言九鼎:走出國門的中國文化當然首先是帶有中國符號的文化產品,中國元素、中國概念、中國故事采用漢語拚音表達才能使中國文化保持民族性,從而建立起“中式話語”,在世界話語權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京劇不再是Peking opera,而是Jingju;相聲不再是Cross talk,而是Xiangsheng ……

中國部署對外宣傳戰略,逐步建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宣傳格局,準確樹立中國海外形象。2008一年,中國經曆了大悲大喜,經濟掘起,拉薩事件,四川地震,北京奧運,三鹿毒奶,動蕩起伏。在重大事件麵前,中南海認為,西方輿論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看法,固然有不信任的偏見,但中國解釋和說明自己的能力,也受到西化語境的製約。受挫感讓北京高層沉思,如何發出自己有效的聲音,讓中國說話擲地有聲,準確樹立中國的海外形象,中國的對外宣傳必須加快加大“走出去”工程。

對麵的中學跟浙江省某中學校際交流交換,交流的一部分是參觀見習德國中學生的業餘時間環保作業,浙江學生親眼看到了德國的中學生如何護鳥,他們立誌回去後也要學習德國成立護鳥協會。
先護鳥,再護人,把你們的學生個個變成了胡佳,怎麽辦?
(德國這邊的中學生班裏很多人知道胡佳,浙江來的學生沒有一個人知道胡佳是誰。)
中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並不需要關心政治!

團長老師跟我說,明天就帶同學到特裏爾參觀馬克思故居,進行愛國教育。
為什麽參觀馬克思故居是愛國教育的一部分?
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指導的政黨,愛黨就是愛國,愛國就是愛家。在國外不能讓學生有任何損害黨和國家的言行!

另一種問答:
明天開始我們沒有德文翻譯了,特裏爾那裏講英文行嗎?
行!2030年開始,全世界沒有“哈囉!Hello!”,隻有“你好!Ni Hao!”。
為什麽?
2030年中國超過美國,屆時沒有China 了,隻有Zhongguo 。也沒有Made in China,隻有“中國製造”!


寫於2009年2月7日星期六, 德國班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