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話與廢話
文章來源: 謝盛友2008-01-22 01:17:45

謊話與廢話
作者:謝盛友

我們人生說的話百分之九十九是廢話。窮的時候, 見麵就問:“吃了沒有?”,富的時候,見麵就問:“忙什麽?發達了沒有?” 這些都是廢話。
在快餐店裏,明明客人吃得幹幹淨淨, 收碗碟時,一定問:“好吃嗎?”客人回答:“好吃!”這些都是廢話。明明看見客人沒吃什麽,碗碟裏剩下一大堆,問:“好吃嗎?”客人回答:“好吃!”我問的是廢話,客人回答的是謊話。

以上是家庭小事。以下是國家大事。
“我們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的民族”,那麽世界上哪個民族是“不勤勞不勇敢的民族”呢?再如“我們中華民族是不屈不撓的民族,愛好和平的民族”,那麽世界上哪個民族與我們相反呢?
沒有人跟我說,所以以上是廢話,若高一層更高理解,上綱上線,那就是謊話。

小的時候,林副主席告訴我們,偉大領袖的話句句真理,一句等於一萬句。現在我明白了,林副主席的話是謊話,偉大領袖的話很多也是廢話。
長大以後,大學畢業分配時,黨委書記要求我們“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現在我明白了,黨委書記的話是謊話,我“服從分配”的話是廢話。
現在啊,我明白了,一個謊言說出去後,需要另一個更大的謊言來加以掩蓋。“你有能力一時欺騙所有的人,永久欺騙部分人。但是, 你絕對沒有能力永久欺騙所有的人。”

謊話通常被定義為“故意使人誤解的陳述”,說謊就意味著表達者希望接受者相信自己所做的某個陳述。從原型語義學的角度分析英語單詞“lie”,我認為謊話是一個程度問題。說謊可能是欺騙的一個原型,說謊的行為經常被當作顯性與隱性欺騙性交際的概念化手段之一而加以使用。
所以,一句陳述要成為謊話通常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表達者認為該陳述是假的;(2)表達者做出該陳述的目的是為了欺騙接受者;(3)事實證明該陳述是假的。
簡而言之,所謂“謊話”,就是虛假的陳述;許多時候,表達者使用謊話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表達者自己的麵子,逃避責任,誤導、欺騙接受者,為自己贏得某種優勢,等等等等。

各位讀者朋友, 不好意思, 其實我這篇文章也是廢話, 占用了你寶貴的時間。你就當我放屁(廢話)!

寫於 2008 年 1月22 日, 德國班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