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影集
文章來源: 綠珊瑚2022-06-18 13:14:37

父親英年早逝,在文革中去世時僅53歲,至今已近半個世紀了。

一直覺得自己和父親的情緣薄,隻一起生活了廿幾年,其中還有五、六年我不在他身邊,記得一次探親回家,姑姑說:你爸爸早早借了幾本書,準備你回來時看。可想他對女兒的關愛。

那個年代,親人之間有時有的話也是不能完全說透的。尤其是對像我這種紅旗下長大的一代,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和知識,隻會跟著報紙和學校宣傳瞎喊。但我記得在我去工廠報到之前,爸爸跟我談過話。他很鄭重地和我講:認真努力的學習向師傅學習技術和知識,不要盲目地服從,一定不要申請入黨。那年我18歲,我是聽從了他的話的。

父親留下了一些東西,比較珍貴的如派克金筆,勳章還有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佳能相機都傳給兒子了,還有幾本書,字畫,筆記本等由我保管。爸爸一生中留下的照片不多,僅有二本影集。嚴格說隻有一本,另外一本是由日本贈送的他們訪日期間的照片。

爸爸的影集中,一些是家人親戚的照片及戰友及他們家人的照片。還有一些是在戰爭年代拍攝的。七八十年前的照片,已經紙質泛黃,顏色褪去,照片背後,大部分都有爸爸寫下的備注。這些珍貴的照片,沉澱著歲月的記憶。

 

1: 二本影集

 

 

2

 

爸爸在照片背麵寫到:1946年攝於宣化,時年二十有七(注:應是虛歲)。當年照片,隻此一件,實在珍貴。

 

3: 1951年時的留影。

 

年輕時的父親,劍眉星目,是位英俊的軍人。

 

4: 年輕的爸爸和媽媽

 

 

 

圖五:

 

 

1972年時的爸爸媽媽。我照的,我和爸爸自己洗,放的。

 

圖六:攝於北海公園門外的河邊。那時北海公園已被江青、王洪文占據,不開放。我們自己洗放大的。

 

影集中有不少戰爭年代的照片。

有一張狼牙山三烈士塔的照片,這張80年前的照片,非常珍貴。

圖七:狼牙山三烈士塔

 

 

圖八:

 

父親在照片背後的記錄:

一九四一年兩月(注:指19418–10月)反掃蕩,我一團五名勇士堅守狼牙山,殺傷敵人五、六十名,最後摔槍跳崖,至死不屈。三人摔死,二人摔傷。四二年在此建立紀念碑。後保定敵人出來用炮將塔擊毀。但我軍的光榮永留人心。

57729再記

 

狼牙山五壯士是一個膾灸人口的抗日故事,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就有。在楊成武回憶錄中也有記述。現在可以看到的故事:

該連以第六班掩護主力轉移,英勇戰士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在班長馬保林同誌(黨的小組長)領導下,以高度的英勇頑強精神,固守陣地,與敵激戰五小時。敵人曾作四次猛烈衝鋒,均被我擊退,計殺傷敵寇五十餘名。最後因子彈、手榴彈全部用完,且眾寡懸殊,在最危急時,該班長馬保林同誌領導戰士葛振林(黨員)、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等四同誌,先將所有武器全部破壞,遂即跳萬丈懸崖。馬保林、胡德林、胡福才三同誌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二人光榮負傷。此次戰鬥計斃傷敵一百餘名以上,敵異常恐慌,全無鬥誌而退。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很快就傳遍了一分區,飛遍了晉察冀,飛遍了抗日根據地。第一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羅元發立即讓宣傳科派人到一團采訪。當天,宣傳幹事錢丹輝就背上背包出發了。1942年,狼牙山紀念碑落成後,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的鬥誌。

然而,敵人也更加瘋狂了。從1943423日開始,3500多名日軍帶領偽軍,在飛機、大炮配合下,掃蕩狼牙山地區。日軍以決戰之勢,向棋盤坨發起總攻,但是一無所獲,把我們在棋盤坨上的五壯士紀念碑炸毀了…”

 

圖九  抗大二分校

二分校的二下麵有個記號x,指的是我的父親。

 

 

圖十:

 

194231。抗大二分校一大隊在學校三周年時,拍攝於易縣杜崗村駐地。左二是羅元發,三是龍道權,四是唐凱。

 

圖十一:收複紫荊關

 

 

圖十二:

 

一九四五、春 敵從易縣紫荊關退走。圖是敵臨拒馬河修的堡壘。我曾於旁數次通過,穿插敵腹之間。57730又記

 

圖十三 

 

 

圖十四。

 

四八年進軍綏遠出萬裏長城

 

圖十五  煤窯工

 

 

圖十六  

 

四八年冬進軍綏遠過懷仁西吳家窯子見二人在窯下背煤骨瘦如柴,甚為可憐,特拍作紀念。解放了他們作了主人。

 

圖十七

 

戰友合影。父親在背麵寫下所有人名,寫道:出發前用繳獲的的照像機攝影留念。xxx在朝鮮xx房犧牲,xx倆同誌皆在五四軍任團長

前排中蹲立者為父親。

 

圖十八  

 

 

與朝鮮兒童合影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攝於朝鮮元山市。

 

那本厚厚的的大影集是父親訪日時的照片,由日本人贈送的。

大約是1963年,父親作為訪日代表團的一員訪問了日本。因為中日沒有建交,他們是作為民間團體訪日的。但其實都是政府官員。

臨行前受到分管貿易和農業的副總理接見,爸爸說還學了幾句日語,如:阿裏嘎多,夠雜一馬司什麽的。

圖十九: 訪日照片。

 

 

還拜訪了日共中央。

 

圖二十:到仙台市魯迅紀念碑獻花

 

圖二十一: 聶耳紀念碑

 

 

圖二十二:

 

 

圖二十三:

 

 

記得爸爸回來時說:他握手時腰一直直直的,不彎腰,和日本打了八年的抗戰,戰友犧牲。今天又談友好了

代表團中的優雅女性是北京市商業局的領導幹部,文革中被鬥得死去活來,自殺了。

我想把影集給兒子。雖然他未見過姥爺,但他有興趣老一輩的故事。他還記得小時候經常有人說他長得有像姥爺,我卻打擊他:你那裏比得上姥爺呀。

爸爸剛走那幾年,還經常入夢來看我。我哭著問他:爸你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麽騙我說你死了?。哭中醒過來,我知道父愛如山,爸爸不放心我。

我獨自麵對生活的磨礪,慢慢地從不諳世事的軟弱女,變成了有主見的堅強女人。當我在八寶山看爸爸時,我獻上鮮花告訴他:你放心吧。女兒是按照你心意成長的。您給我的生命打上了印跡。

 

來生我們定會再續父女緣。

 

致遠在天堂的父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