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沙河》後記
文章來源: 樺樹2010-05-28 20:19:56

《夢回沙河》

後記

        2002年,父親去世,最親近的人突然沒有了,再也找不見,從那一刻起,我突然覺得生命缺乏意義,不知道自己每天如此忙碌究竟為了什麽?生命如此有限,難道一直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換取某些物質?低頭思忖,我這樣的人,從簡單生活中長大,隻有回到單純,才知道什麽是最好,而維持簡單的生活並不甚困難。就是那個念頭一閃,我立刻決定結束公司,光脫脫地變成了一個自由的人。

        接著有一段沉寂的日子,生命失去了方向,熱情不再,隻是渾渾噩噩地呼吸著,憂鬱著。一次電話中,老同學安延明向我介紹海外學人創辦的中文萬維網站,於是我就去那裏閱讀新聞和查看各行業人士發布的長短文章。終於有一天,我在那兒遇到了人民大學的同窗網友老禿筆,並在他的鼓勵下,寫下了第一篇《母親節憶父親》,發表在萬維的五味齋。後來,未謀麵的網友們結識得越來越多,他們的言談話語給了我很多感受,故斷斷續續即興地又寫了一些隨筆,其內容題材互無關聯。

            最近,這些雜七雜八的文字被陳鐵健老師讀到,他推薦給了中國文聯出版社,該社編輯蘇晶女士聯絡我,說社裏願意為之出一本書。我感動欣喜之餘忽覺慚愧,這些疏淺的文字隨便發在網上無人計較,但印成鉛字,就感到了責任。由於時間緊迫,不能重寫,我粗讀一遍,發現雖有幾篇未用真名實姓,但大多數是在回憶前塵往事,於是決定起名《夢回沙河》,取佛經中流沙河艱難理想之意。

            首先我感謝陳鐵健先生並請他為此書作序,因為他是個了不起的史學家,我年輕時就跟從他學史,懂得了史學家和文學家的區別。此書回憶記載的都是以往年代的真實,無渲染誇張的修辭色彩,請陳先生作序再合適不過。

        另外,隻有《謁墓者的神思》一篇寫於1982年清明,很久以前寫的,後又在五味齋發表,原因是大家談起了瞿秋白。

        如果沒有我的朋友湯立峰,這本書的製作過程不會這麽順利,在此感謝他。

        如果沒有眾多網上的好朋友,就不會有這本書,在此感謝他們。

 

樺樹

2010330日於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