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啊,日本(十三)利休之死
文章來源: 淡淡微風2022-12-22 05:56:36

日本啊,日本(十三)利休之死

 

 

  如果沒有日本曆史上堪稱第一迷案的“本能寺之變”,豐臣秀吉怕是永遠沒有機會登頂。

  沒有織田信長開拓出的局麵,曆史上連豐臣秀吉這個人名都不會出現。

  “超級大魔王”織田信長不死,他會安心在其手下做一個大名。

  而千利休,大約也可以安享天年。

  然而曆史是不能假設的。

  不隻是他們沒想到,以一己之力改變曆史走向的織田信長也想不到。

  ——而豐臣秀吉也不會想到,自己死後,天下終於還是落入了自己最擔心的德川家康手中,而自己的兒子與妻子也都死於非命。

  距離統一天下隻有一步之遙的織田信長長歎一聲:“無關是非”,從容切腹,結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千利休見證了豐臣秀吉從寂寂無名到天下第一人的全過程。

  開始有提攜、救助、指點,後來基本上算是文臣第一,差不多與姚廣孝參差,甚至高於姚廣孝,畢竟姚廣孝沒有千利休在商業上的影響力,更沒有千利休在茶道上的造詣和無冕之王的影響力。

  豐臣秀吉為什麽一定要殺了千利休,至今還是一個迷。

  雖然有明麵上的理由,以及各種合理猜測,但畢竟隻是猜測。

  還有豐臣秀吉後來非常後悔之類的說法,雖然也許是後人牽強附會,也許是殺人之後才會有的良心發現,畢竟劉邦在韓信死後也是“既喜且憐之”。

  幾十年的恩怨情仇,說是沒有複雜的情感糾葛,那是不可能的。

 

  其實,即使到了最後一刻,千利休也不是沒有生的機會,豐臣秀吉也沒有真的一定要千利休的命。

  因為帶隊來監視千利休切腹的豐將領一再提醒千利休:隻要您低頭,我就可以據此回報,您就可以不用切腹。

  千利休沒有接受。

 

  茶屋之外,大雨如注。

  千軍萬馬安靜的仿佛不存在。

  千利休又不會逃,一人一言即可做到的事,何必興師動眾,作此無用功。

  無非是告訴千利休,時移世易,我已經執掌天下,亦非好殺之人,我要的無非是你低頭的一個姿態。你一介茶人,又沒有力量威脅我的統治,我看中的,無非是你與你背後的那些人對我支持的一個姿態。

  畢竟,對我最大的心腹大患德川家康,我也是連蒙帶唬讓他低了頭,還讓兒子去他那裏做了人質,以示平等。

  你真的不明白我的所思所想麽?

 

  茶屋之內,安靜祥和。

  千利休一如既往按部就班地,品完生命中最後一次茶湯。

  在那之前的很多日子,他就已經把自己一生所收藏的各種茶具古玩字畫等價值連城的寶貝,都分贈給了弟子與朋友們。

  想必那時候,他心中早已暗暗下定了決心。

  也是向豐臣秀吉暗示,自己不會妥協。

  他要的,也不過是一種超然物外的姿態。

  權力並不是一切,也不應該是一切,更不應該主宰一切。

  世俗功名利祿之外,還應該有另外一個精神的世界,值得每個人去追求。

  天下已經打打殺殺了幾百年,無數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如今你已經達成所願,成為了天下第一人,正是改變遊戲規則,偃武修文,讓天下人都可以安居樂業的時候。

  你真的不明白我的所思所想麽?!

 

  白首相交猶按劍,或許兩個人幾十年過往,互相都對對方的心跡了如指掌心知肚明,也都暗暗無奈:你怎麽就不能按我的希望做呢?

  可惜的是,終於沒能走向我們都希望的結果。

 

  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文天祥獄中三年,矢誌不渝,忽必烈等了他三年,許以宰相之位,也不能挽回他決意殉道的決心。

  文天祥的遺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千利休臨終遺言:

  “人生七十,力圍希咄,吾這寶釼剱,祖佛共殺。”

  古今中外仁人誌士,相差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