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啊,日本(十二)利休之死
文章來源: 淡淡微風2022-12-21 05:01:16

日本啊,日本(十二)利休之死

 

 

  回到千利休本身。

  

  千利休不是簡單的茶人,日本的朝堂關係也與中國後來那種純粹的中央集權皇帝與臣子的關係不同,倒是有些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模式。

  千利休出身大阪的富豪之家,不是首富也是前三吧,這給了他學習茶道的先決條件——無財不足以養道,培養一個愛好,尤其是特別花錢的愛好,沒有實力充沛的經濟後盾是不可能的,比如你看早期歐洲大陸的各種大家多出自富貴之家。  那時候的日本可不是現在科學昌明物質發達的日本,而是物產貧瘠之地,所以日本雖然在各方麵都在努力學習與發展,但還是遠遠落後於中國,要等到千利休橫空出世以後,才算是開創了突破老師的界限、自成一派獨立發展的局麵,還要等到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當政以後,德川幕府持續了三百年,才把從中國所學真正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體係。

  在千利休的時代,日本茶道還崇尚“唐物”,就是中國進口的茶具,想想那個以木帆船為運輸工具的時代,就知道中國的瓷器到達日本有多難了,有多貴就可想而知了。

  沒有錢想學茶道?

  千利休有錢,有很多很多錢,這給了他兩大便利。

  一個是可以花大價錢買好的“唐物”,有了好的茶具,才有與當代一流茶人交流與學習的機會,他也是因此才能與當時茶人第一的村田珠光學習。

  二是因此結交了“戰國三雄”第一人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為了實現“天下布武”的終極夢想,看中了大阪商人的錢——無財不但不足以養道,也不足以打天下——也看中了茶道這最高文化代表對皇室階層士人階層武士階層等等各界人士的影響力,他也要把最高文化的發言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於是,從各方麵看來,千利休作為大阪商人與茶人的雙重代表,就與織田信長成了天作之合。

  於是千利休就成了織田信長的入幕之賓,頂級幕僚。

 

  於是才有了他與豐臣秀吉半師半友糾結一生的恩恩怨怨。

 

  那時候的豐臣秀吉,因為出身貧賤,連姓都還沒有,直到因為把織田信長的草鞋焐在懷中,以使織田信長穿的時候不會覺得腳涼,而引起了織田信長的注意,才有了自己的姓“木下”。

  英雄不問出處。

  豐臣秀吉就是那種出處是奴隸的最底層,卻憑個人努力與才幹成為統一日本的曆史第一人。

  而豐臣秀吉一路登頂的過程中,少不了千利休的影子,可以說,沒有千利休,就沒有後來的豐臣秀吉。

  因為,千利休曾經救過豐臣秀吉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