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效書生亂解禪(十二)修行與密宗的基礎
文章來源: 淡淡微風2006-08-10 06:41:27
莫效書生亂解禪(十二)修行與密宗的基礎   修行的目的,就是找到生命的本原,自己控製自己的生命。   真正的修行之路,並不好走,再把前麵曾經摘錄過達摩祖師對二祖神光說的那段話重複一遍:“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   我們一般人可以反思一下的地方,“精勤”、“行”、“忍”、“小智”、“小德”、“輕心”、“慢心”。    當我們覺得自己明白什麽、掌握什麽、精通什麽的時候,想想自己有沒有為此付出了那些努力,有沒有把想法和實際行動“知行合一”,有沒有忍受忍耐過別人受不了的,你覺得自己是聰明?小智慧?還是大智慧?品德呢?小品德,還是大品德?敢不敢說自己擁有這些?有沒有輕視的想法?以為那個東西就那麽簡單,自己琢磨一下,就“悟”了?以為自己真明白了真懂了?有沒有自己覺得自己對了,就看不起別人了,看不起古人了,看不起別的修行人了?   樣樣都做到了,也還隻是基礎而已,離上路子,還遠著呢,更別說目標和結果了。   重複一遍的意思,不是想嚇唬誰,而是想強調一下,要有多大的勇氣,和下多大的決心,才能接這個茬兒。接了這個茬兒,又要做多少的努力,才有可能有所收獲——所以,寺廟裏的大殿,都叫做“大雄寶殿”,不是大英雄,做不了這個事。   禪宗裏有句話叫“如刀鋒上走冰淩上行”,差之毫厘謬以千裏,稍微有所不慎,就可能喪身失命,墜入未知。   所以,在密宗裏,要先把你的身心都布施出去,才能開始修行——想修行?先把自己的身體當不是自己的,這個頭腦思想也不是自己的,不然,沒戲。   修行這件事兒,就象那首歌唱的:“愛一個人真的好難。”   當然,如果隻是沐浴一下“陽光”,玩一下裏麵玄之又玄的東西,潤色一下短暫的人生,讓它多一些迷幻色彩,又不用吃迷幻藥,也不用受苦去真正解決問題,那就沒那麽麻煩,也沒那麽危險——反正你就隨波逐流,過一天算一天,晃到哪裏算哪裏罷了——“六道輪回”,還有比這更危險的麽?至於六道輪回有多苦,這個就不方便說太清楚了,淺了,容易被誤會成迷信,深了,太嚇人。佛曰“不可說不可說”啊。   然而,修禪,實在是太誘人的一件事,能搞明白生命和宇宙本源,能控製自己的生命,無疑是太巨大的誘惑。一悟之下,頓超三界,就解決了所有問題,對一個普通的生命個體,一個在人類世界裏經曆了無數苦痛、無奈、折磨,而且可能永遠無休止的那麽苦難下去的人,就更不用提了。   這其中的風險有多大呢?   楞嚴經裏大致的列出了五十陰魔,其實,豈止!——任意一點疏忽和變化,都可能出現連鎖反應,導致萬劫不複,可以這麽說,萬裏無一。“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鱗角”。——那怎麽辦?   那麽,怎麽能在這麽大的誘惑,和這麽大的風險裏,求一個盡量穩妥的解決方案呢?   答案就在我們前麵提到的,弘一大師和印光大師的對答裏。   有句話叫:“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又有句話說:“真僧隻說家常話”。   家常話裏往往最深的道理,隻是我們沒有在意,輕輕放過。   印光大師被稱為“乘願再來”的大菩薩,麵對被譽為“三百年來一人者”的弘一法師,不談“妙有”,不談“真空”,不談那些玄之又玄的怎麽聽都不懂的深邃道理,隻談眾所周知毫無玄妙可言的“念佛”,為什麽?   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這麽難、這麽危險的修行之路,怎麽樣才能走的穩妥些、安全些呢?   按照通俗的說法,有些什麽前提條件,才能走的通呢?   兩個字:福、慧。   世間的洪福,出世的清福,世間的聰明,出世的智慧。   常常看到現在的人用智慧來稱呼生意人,隻能無語,如果那也算智慧,古往今來的那些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孔子老子等等,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智慧這詞兒,還是用來稱呼形而上比較好些。   當然,在現在驕傲自豪不分,高貴與性感不分的時代,讓人去區分這些,難度也大了些。   話頭回來。   沒有修福修慧的基礎,修禪,那是空中樓閣——說到這裏,想起了,這個成語也是出自佛經。   禪學,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空啊有啊,就沒事兒了。   基礎工作,一樣也不能少。   福怎麽修?慧怎麽修?   修福的重點,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行善積德——嗬嗬,不是迷信哦,不信的話,你走走看!:)   為什麽我們總是心裏不平,想修,總是不得力,不是這裏有問題,就是那裏有毛病,要不然有人騷擾,要不然自己靜不下心——往往不是定力不夠,不是功夫做的不足,不是苦頭吃的不夠,多半兒是福德不夠。   不舍得自己,不犧牲自己,不布施別人,沒有行善的基礎,沒有德行的基礎,想得心安,想有理得,那又是“顛倒夢想”,做夢也不可能。   修慧的重點,就是法布施,一個人躲在小屋裏貢高我慢,就是自己很牛,看不起所有人,“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秋冬”,自己覺得自己不錯,那沒有用,要把自己的心得貢獻出來,讓更多的人能得到好處,也明白你明白的道理。道理是大家的,不是你自己的,藏在心裏,用來作為看不起別人的工具,想得到智慧,也是做夢。   所以,佛法裏常常提到“無我”,連我都看不開,看不破,舍不得,還能得個什麽!      現在比較流行密宗。   佛早就說過,到了末法時代,最流行兩種法門,一種是密宗,另一種就是淨土宗。   密宗的流行,原因很多,比較容易看到的原因,一則因為看起來神奇,現在這世道,都講究外在的包裝,那麽外在內在看起來都很玄乎的密宗,自然就容易吸引人的好奇心,何況還有個說不清道不明的“雙修”歡喜佛。   另外一個,密宗看起來不太枯燥,不要去學習那麽多枯燥的基本道理,可以偷懶。請上師灌個頂,就解決很多問題,自己就省事了,老師教個密咒,有神奇的力量,念念,就如何如何,不用盤腿又疼又活受罪了。   而且還標榜“即生成就”——這輩子就可以解決問題,多好啊!   可是,哪有那麽便宜的事?   想一本萬利,想一蹴而就,還是想占盡天下便宜?   學佛人常常有的毛病,就是“偷心不死”。   平常人竊名偷利,修行人偷什麽?   偷懶啊!   真學密宗,想有成績,比禪宗還苦——你不是想“即生成就”麽?你想把很多輩子的事情一輩子解決,自己就要把許多輩子的苦一輩子全吃了——不吃苦的方法,不是假的,就是基本上就沒什麽大用處的。不信?先去看看“密勒日巴尊者傳”,看看真正密宗有成就的大宗師,是怎麽修行的。   密宗的修行法門,是有比較快的效果,然而,並不見得穩妥,尤其對大部分人來說,沒有合格的上師在旁邊看著,一點一點給你提點,和走鋼絲差不多,隨時有危險。念咒的方法如果不對,不相應,那也是事倍功半。   和顯宗的三皈依略有不同,密宗要多一個“上師”,因為密宗更多采用修身和觀想為主,都是很微妙的方法,些許的差別,就是迥然不同的結果,需要老師隨時在旁邊指點迷津,沒有一個好的老師細心切實的教導,想求個真諦,或者不出問題,也是難上加難。   當然,有大智慧大因緣的人除外。   然而,這世界上有幾個人有那樣的因緣和智慧啊。   據說,著作“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密宗劃時代人物宗喀巴大師,就是到了中陰身才成就的。   我們何德何能,能做到隔陰不迷,有定力到中陰身成就?   當然,現在的密宗法門,也根據時代和具體情況做了很多改變和改進,比如有些就是告訴你如何持咒,再加上一些觀想和儀軌,深入的東西,和需要下死功夫的東西,都不講,這也就基本上與顯宗的修行方法換湯不換藥了。   其實,本來就是換湯不換藥的事情,隻是不了解內在規律的人,看起來有大不同而已。明眼人看來,禪宗就是大密宗,密宗也是大禪宗,一而二,二而一,殊途同歸,同樣,淨土宗也是大禪宗、大密宗!歸根到底都是一回事,就看你能不能看明白了。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說到底,都是那幾招,無非在“眼耳鼻舌身意”上下功夫,能有多少花樣——還真是有不少花樣!能把你玩兒的團團轉,頭昏腦漲。外行欺負內行,實在是太容易了。   你喜歡玩兒花樣兒,自然就有人給你玩兒,玩兒來玩兒去,玩兒了誰呢?!   那麽,這麽多的法門,這麽多的危險,這麽誘惑力的結果,怎麽辦?